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教老舍的文章《猫》,讲到猫的性格时,我板书了两个字“古怪”,要求同学讲讲这个词的意思。我话音刚落,“唰”,一下子有20多个同学举手。其中有个同学平时较少发言,这次也举了手,而且与众不同,手臂伸得很直,手指不断招动,嘴里还发出轻轻的“哎哎”声,脸上充满着自信的微笑。看他积极性那么高,我应该满足他的要求,于是我就请他回答。 “古怪的意思是古代的妖魔。”他声音响亮,语调十分肯定。 我一听,不对,刚要表示否定,但转念一想,  相似文献   

2.
学生答问卡了壳怎么办?我听到过一件感人的事例:某特级教师任教初一,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但只说了两句就支支吾吾地说不下去了.这时,班里许多同学都高举着手,叫嚷着:“老师,让我说吧!”但老师并没有请另外的同学替他回答,而是耐心地诱导启发他继续讲下去,终于使他基本上回答了那个问题.这位学生十分感动,后来在一篇作文中写道:“………那时,我真恨自己,站在那里,低着头,慌得不知怎么好…….这时,我听到老师亲切柔和的声音:‘不要紧,你冷静地想一想再回答.’我抬起头,正遇上老师向我投来的信赖、鼓励的目光,我平静下来,有了勇气…….”  相似文献   

3.
我清楚地记得,那次学校听课,我讲得挺卖力,学生配合得也是相当默契。为活跃课堂气氛,我一再声明,请每个同学都大胆地举手,答错了没有关系。当然,我的选择目标仍是那些尖子生。在一次次的提问中,我注意到东北角的一个学生频频举手,碍于情面,我只好提问了他。每一个尖子生的名子都脱口而出,惟有他,我用了“那个同学”四个字。言毕,众目睽睽之下,我不禁脸红了,我竟然不知道那个乐于回答问题的同学的名字,因为他不够优秀。我想,当时这个同学该多么遗憾、失落,老师竟然不知道我的名字!我伤害了这位同学的自尊心。其实,我何止…  相似文献   

4.
在计算题的复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组练习题:⑴0.3÷3+3÷0.3;⑵0.3+3÷3+0.3。先由同学们独立完成,同学们就写完了这一组练习题。我先请一名学生回答这两题的结果是多少,这名学生回答的结果是:第一题得20,第二题结果是1.6。当他说完结果之后,又有持不同意见的同学站起来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他说,我计算的第一小题的结果10.1,第二小题结果是1。这时,又有一名同学举手表示有不同的意见,老师马上请这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不同意见,这位同学紧接着说,我计算的第一题结果是10.1,第二题结果是1.6。当这位同学讲完自己的观点后,老师接着问同学们,还…  相似文献   

5.
教学《情绪》时,我顺手从一位学生的桌上拿起一支喝了大半的矿泉水,问:“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瓶中所装的水?”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瓶里装着小半瓶水。”“瓶里装着水。”“瓶里只有小半瓶水。”“瓶里还有小半瓶水。”接着我请学生点评一下,此时教室却静了下来,无人举手。我把“只有”和“还有”写在黑板上,“现在,发现了什么没有?”我问。终于,一位男生发言了:“我认为他们都说出了瓶中有水的意思。”“还有吗?”他摇摇头。“大家觉得他的话对吗?”“对!”学生们齐声答道。“那么,回答得好不好呢?”他们又沉默了。我在“只”和“还”下面加了黄色的着重号。“请大家再仔细想想,有没有新发现?”又一位男生举手了。“‘只有’和‘还有’是有区别的,‘只有’的感觉比‘还有’要少。”“你说得很好,那么请你结合本课内容用另一句话来表达一下,我相信你能说好的,也请其他同学想一想。”他低头看了一下书后,轻声地说:“‘只有’好像有点悲观,而‘还有’则很乐观。”我请他再大声地重复了一遍。问:“大家认为他说得好不好?”“好!”这次我也在喊,倒让这位男生显得不好意思了。“既然大家都说好,那么好在哪里呢?”思维的大门一旦打开,学生们又兴奋起来。我选择最先举手的一...  相似文献   

6.
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说说“两端凿进法”和“中部凿井法”的不同施工方法。许多同学举手要求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一位同学的手举得特别高,我请他谈谈。他要求说:“老师,让我到黑板上画个图,再说  相似文献   

7.
让我从一件小事谈起吧。初一年级的一个学生,在一次语文课上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但只说了两句就支支吾吾说不下去了。这时,班里许多同学都高举着手,叫嚷着“老师,让我说吧!”这位学生感到思想压力很大。但礼出老师并没有叫他坐下,也没有另叫别的同学替他回答,而是制止了同学们的喊叫,并耐心地诱导启发他继续讲下去,终于使他基本上回答了那个问题。这位学生十分感动,后来,他在一篇作文里与道:“……那时,我真恨自己,悔不该举手来着。我站在那里,低着头,慌恐地不知怎么好,心里真盼老师让我立刻坐下,但又怕老师真的让我坐下……忽然,周围同学争着回答的喊叫声  相似文献   

8.
新学期开学,我接了一个新班,好多学生的名字都还叫不出来,但这并不妨碍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几天来,我发现教室的角落里坐着一个小男孩,看起来挺腼腆的,不爱多说话,上课时似乎很胆怯,一般很少举手回答问题,间或有一两次想回答问题,手也是似举非举,低着头,显得非常自卑。一次,在他刚想举起手的时候,我就果断地请他起来回答问题。小男孩站起来了,可回答问题的声音跟蚊子似的,我站在讲台上根本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周围的学生也哄笑起来,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落在了小男孩的身上。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他可笨了,什么都不会。”“老师,他是个不算分的学生。”我顿时一愣,因为我知道“不算分”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注视着这个小男孩,这时,他惊慌地望了我一眼,我感到那慌乱的眼神中有一种委屈的神情,他的脸红了,头也垂得更低了。于是,我连忙制止了同学们的喧闹,大声问道:“同学们,有谁告诉老师,他回答得正确吗?”同学们都默不做声了。这时,有一个女孩勇敢地站起来说:“老师,他答对了。”我便又一次鼓励男孩:“请你再大声回答一遍。”男孩又回答了一次。这回我听明白了,便格外大声地对全班学生说:“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他和我们大家一样,是一个非常聪明的...  相似文献   

9.
一、设置情境,认识空气占据空间师:老师这里有两个套在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已经消毒了,请两位同学上来,比一比,看谁吹得大?(学生纷纷举手。)师:请这位男孩子,再请一位女孩儿吧。(两名学生吹套在瓶子里的气  相似文献   

10.
小议so与such     
so和such在汉语上都有“如此……”、“这么……”的意思 ,但在用法上却有区别 ,正确使用它们的关键是看被修饰词的词性。1 .so修饰形容词、副词或分词。如 :Thebookwassodifficultthathehadtoputitaside .那本书太难 ,他只得将它放置在一旁。HespokesofastthatIcouldnotcatchhim .他讲得如此快 ,我跟不上。2 .such修饰名词 ,既可修饰单数或复数可数名词 ,也可修饰不可数名词。单数可数名词前需加不定冠词a或an ,在所修饰名词前还可加形容词 ,其主要用法有以下三种 :( 1 )such +a +形容词 +单数可数名词Itissuchagoodgirl.多么好的一个女…  相似文献   

11.
藏糖游戏     
星期天,我和表弟小轲在家里玩藏糖游戏。糖必须藏在自己的身上。糖藏好后,由另一方来寻找。游戏开始了。表弟先藏糖,由我来找。他藏好糖后,兴奋地大喊:“哥哥,你快来找呀!”我立即跑过去,开始在他身上进行搜查。我想,口袋里最容易被发现,他自然不会把糖藏在那里。我从头到脚把他全身都找了一遍,就是没有找到那颗糖。“你会把糖藏在哪里呢?”我自言自语道,这时表弟露出得意洋洋的样子,说:“我看你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吧!”表弟迅速从口袋里拿出那颗糖,高兴地说:“哥哥你输了。”我拍了一下头,“哎!想不到你竟然敢冒险把糖藏在最危险的地方。”表…  相似文献   

12.
先看一个教学片断片段。在一次公开课上,执教的老师提问学生:“你们看,老师的眼睛里有什么?”有个学生看了老师的眼睛很长时间,然后举手回答:“老师的眼睛里有个我!”这位年轻的老师生气地说:“什么有个我?坐下。”于是又问另外一位学生,这位同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回答:“老师眼睛里有眼球。”老师大大夸奖:“这个小朋友观察仔细,回答准确。”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相似文献   

14.
有一次,我在班上举行分小组简便计算比赛。一位同学把13.76-6.65-3.35错算成13.76-(6.65-3.35),课后,小组成员个个埋怨他,这位同学垂头丧气。这时,我拿出5元钱请这位同学到服务部买一瓶浆糊和一盒订书钉。我问他两样东西单价多少?他说:“浆糊一瓶一元五角,订书钉一盒二元五角。”  相似文献   

15.
多问一句     
我在教《坐井观天》一课时,课文有这么一句“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一位学生举手朗读:“天———不———不过,井———井口,那—————那么大。”他的结巴逗得学生哄堂大笑。这时,旁边的一位同学说:“他上课经常捣蛋。”我愣了一下,问那位故作结巴的学生:“你为什么要这样念?”那位学生说:“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青蛙长时间呆在井底,没有人与它讲话,久而久之,它连话也说不好了。”回答得多么好啊!幸亏我多问了学生一句,不然就会毁灭这个独到的新思维,也可能会伤害这位学生的创造之心。多问一句@成素贞$山东省邹平县第二实验小学…  相似文献   

16.
案例某教师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教师重点抓住了“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也没发出一声呻吟”这两句话,让学生体会这位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同学们讨论了之后,有的说“:他的牺牲可不是被一颗子弹射中,而是被烈火活活地烧死,他还一动不动,邱少云真了不起。”有个学生说:“我想,邱少云肯定像电影中的英雄人物那样,在心里高喊:祖国万岁!共产党万岁!”一位同学说“: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被开水烫过一次,那种疼痛实在难忍,当时我什么也没想,就是挺着没有哭。大火在邱少云的全身燃烧,他肯定没有想那么多,心里保证只有一个念头:挺住,挺住,再挺住!坚持,坚持,再坚持!才一动不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发出一声呻吟。”教师为学生精彩的发言感到自豪,立即表扬了这位同学的独特见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时,又有一位学生举手说有疑问,教师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让他站起来发言,这位同学说“:当时火势很大,邱少云身上带有子弹的枪,可能还有手榴弹……火烧了那么长时间,如果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的话,那这些一点就着的易燃物,怎么没有爆炸呢?”...  相似文献   

17.
黄丽娟 《江苏教育》2005,(1B):47-47
当学生们读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刚说完,有个同学接口说:“是形容一个人老呗!”其他的同学听了,好像有不同的意见,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前两天,我让同学们写了“猜猜他是谁”——描写人物外貌,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而且写得很成功。  相似文献   

18.
我教《郑成功》时,发现刘涛同学在郑成功肖像画的眼睛下画了几滴“眼泪”,还颇为得意地展示给同学看,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我正津津有味地给学生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见此情景,十分恼火。但转念一想,何不顺势引导学生深化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呢?“请同学们安静一下,老师觉得刘涛同学画得不错,他这么画也有一定道理。”学生们很快安静下来,惊奇而又不解地望着我。“大家想想看,郑成功这位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为什么会流眼泪呢?”学生们若有所思,似有所悟。“郑成功收复宝岛台湾,这是激动的泪水”;“郑成功让汉族人民和高山族…  相似文献   

19.
一天,听初一的语文公开课《看云识天气》,看到有老师来听课,孩子们显得兴奋而激动。当同学们认真地朗读完课文后,教师提问道:“文中提到了哪几种看云识天气的方法?请同学们举手回答。”很多孩子都迅速地举起了手。“好,现在我就抽一位同学起来回答,其它的同学仔细听,我们大家一起来看这位同  相似文献   

20.
幽默甜甜果     
●评分语文老师生气地说:“有位同学不满意我给他的作文评‘乙’,竟自己在旁边批了个‘甲’字,太不自量了。”这时,李明羞怯地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是那个意思,我觉得您那个‘乙’字写得太好了,可以得‘甲’。”●没作弊化学测验后,教授不满地来到教室,对所有的同学说:“80份答卷,有80份答案。”一名学生在下面嘀咕:“这至少说明我们没有作弊。”●通知语文老师要一位同学口头通知全班:背诵蒲松龄的《狼》一文。这位同学最怕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就趁着教室没人,在黑板上写下“请同学们背狼”几个字后,匆匆走出教室。过了一会儿,进教室的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