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说     
《中国传媒科技》2011,(11):12-15
(新华社照片。台北)2011年11月18日,台北故宫举行前瞻数码科技应用成果发表会,观众们可以欣赏《古画动漫》影片,观赏由台北故宫院藏《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所衍生的人物生活动画,或是通过网络观赏3D版《国宝娃娃入宝山》短片。书画多媒体室中的互动桌则展示了故宫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的“十亿象素文物摄影”成果。图为参观者在台北故宫欣赏长达十公尺的《古画动漫》影片。  相似文献   

2.
被推崇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台北故宫,它与北京市同名的博物院,两院所收藏的中华文物,根本是系出同源的一批东西  相似文献   

3.
被推崇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台北故宫,它与北京市同名的博物院,两院所收藏的中华文物,根本是系出同源的一批东西  相似文献   

4.
震惊全球考古学界的四川广汉三星堆文物终于让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首肯破例提供场地首度展出这些考古遗址出土珍品该展是由﹃故宫﹄中国时报系太平洋文化基金会主办从今年3月27日起至6月30日止展期三个月展出198组件精彩文物包括高达二点六...  相似文献   

5.
1993年4月     
4月1日新闻出版署、国家物价局联合发出《印发<关于加强古旧书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4月3日新闻出版署办公室发出《关于启用“新闻出版署出版物鉴定专用章”的通知》。△由香港、台北两地商务印书馆联合出版的集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中国历代文物精品大型图册《国宝荟萃》首发式在北京举行。共收录文物152件。  相似文献   

6.
1982年9月,在台北办了10年之久的书评杂志《书评书目》停刊了。3年后,台北的另一家知名书评杂志《新书月刊》也正式宣布倒闭了。于是,书评界哗然。1986年书评家应凤凰写了一篇题名为《现代文学的‘书评’书》的文章,台北《自由青年》第76卷,介绍了50年代至70年代在台湾出版的书评别集。这就是司徒卫(祝丰)的《书评集》(中央文物供应社1954年版)和《书评续集》(幼狮书店1960年版,后合集为《五十年代文学评论  相似文献   

7.
现代意义上的台湾书评,始于50年代。1954年9月台北文物供应社出版了最早的一部图书评论集,即司徒卫的《书评集》,共收入书评24篇,评论对象覆盖了整个50年代的台湾文坛。《书评集》揭开了台湾现代文献评论事业的帷幕。  相似文献   

8.
10年前台北联经书店开始将杨柳青年画当作图案,印成贴纸或藏书票,现在了解和喜欢藏书票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已经变成出版社出版图书的延伸,用来当成礼品赠送,以促销图书。时报文化出版村上春树小说《舞、舞、舞》时,附赠两张藏书票。先智出版社为推广各地文物收藏书系时,也以文物为图案,赠送给读者一套6张的藏书票。最近、普音文化公司在报纸上作广告,促销愚溪的畅销新书《阿密利多》,随书附一张藏  相似文献   

9.
那天来到捷运台北车站转车,走在人行道上,目光设墙上一幅画作“法象威仪”(释迦牟尼怫坐像)吸引,原来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所典藏的佛教文物复制画,再仔细一看,旁边还有四幅小复制画,有翠玉白菜、青瓷莲花式温碗、碧玉瓜辫杯及四库全书,遣四幅画镶在墙壁中,每一幅画有三面,可以转动,观赏翠玉白菜时,用手转一面,就可以看到翠玉白菜文物的介绍与出处。  相似文献   

10.
台湾当代书评业发展概貌●郑建明当代意义上的台湾书评,始于50年代。1954年9月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出版了最早的一部当代图书评论集,即司徒卫的《书评集》。《书评集》共收入书评24篇,揭开了台湾当代文献评论事业的帷幕。台湾当代图书评论事业可以根据其特...  相似文献   

11.
台湾公共图书馆之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振鹄 《图书馆》2003,(6):18-19
台湾在明郑及有清一代 ,图书的搜集与利用多集中在府、县儒学、书院与民间私藏 ,其中如全台首学的台湾府儒学 ,藏书最称充实。其他如噶玛兰厅的仰山书院、鹿港的文开书院、台北的登瀛书院等均有书藏 ,或附设文库 ,搜集古今图书供教学参阅 ,兼供修志之需。光绪年间台北府试院设在台湾通志总局 ,搜集参考图书万余卷 ,为一与台湾有关文献的集藏文库。至于民间方面 ,自乾隆以降 ,台湾人文蔚起 ,私家藏书亦不为少。其中彰化吕炳南 ,策新第宅 ,置书二万余卷 ,称筱云轩 ,较书院藏书尤胜一筹。当时 ,由于文化教育事业尚未普遍开展 ,而图书文物例需由…  相似文献   

12.
闻香识书店     
到台北,有一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这就是重庆路的台北书店。我不知道国内有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够像台北一样,由书店布局成一个路段的。台北的书店多已经是公认的,而台北的书店有特点也是有目共睹的。从大的成品书店,到小的儿童书店,都有  相似文献   

13.
媒介景观:台湾电影中的台北城市意象研究(2000-2017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7,(11):2-9
凯文林区提出城市的意象观点,城市具有"可辨读性",在城市里,我们几乎所有感官同时运作,这些感知综合起来便成为城市的意象。李清志曾对1950-1990年代台湾电影中台北的城市意象进行专门研究,但21世纪以来台湾电影中的台北城市意象却未有专门研究。2000年以来,台湾电影在全球化浪潮、电影票房全面复兴、政党轮替引发本土精神回归、电影与城市营销和观光密切结合等背景下,形成了台北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城市意象。藉由2000年至今台湾电影中台北的城市意象,可研究分析21世纪以来的台湾电影记录了台北城市由西向东轴线翻转的城市记忆,建构了不同时间、空间的台北地景,将台北打造为具有人情味、温情和在地精神的特色城市,描绘了台北的都会环境,展现了台北的人文地图,构筑了关于台北城市的集体记忆与空间想象。  相似文献   

14.
沈津 《图书馆杂志》2002,21(11):77-78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出版的有关版本学或版书的专著,无不提到元代所刻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因为这是一部中国现存最早的朱墨套印本。然而,由于这件国宝现存台湾中央图书馆,故专著的作者们因为两岸的政治因素,都无法见到原件,所以在叙述时,多泛泛而谈,人云亦云,且多有讹误。即使台北中央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编》中一百余字的简单叙述,也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件极有价值的重要文物。  相似文献   

15.
一个学子在台北的行走,大概总是离不开那一张台北书店地图。  相似文献   

16.
2010年6月2日,为期五天的2010年台北国际电脑展在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南港展览馆和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球1700多家电子厂商参展,电子书、云运算、3D科技、平板电脑等成为展会亮点。  相似文献   

17.
台北值得夸耀的不是她看得见的硬实力,而是看不见的台北人的文化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第18届台北书展于2月1日闭幕,据统计,6天参观总人次达52万,破了去年50万人次,成为历年新高。台北书展基金会董事长林载爵表示,数字证明台北书展多功能书展的定位成功。  相似文献   

19.
台北一行匆匆几日,很难说有个全面准确的印象,但无论你在街头徜徉,还是坐车驶过道路,你对这座城市繁华景象注目之外,总觉得处处都有一种难以抒怀的惆怅。像许多经济发达的城市,台北也面临着发展的困扰,开车在台北不是一种文化和地位的象征,而真真切切是苦涩难言的感觉。 台北是在过去日据时期旧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百多年前的规划显然与后来社会发展、城市人口膨胀等需求不相称。以交通为例,台北有铁路、捷运(高架铁路),公交巴士等多种交通工具,但许多生活富裕后的民众,为出行便利,仍然选择了自备交通工具,小汽车、摩托车几乎成了每个家庭之必备。 在台北,家用小汽车和摩托车数量非常庞大,台北警方几  相似文献   

20.
1946年10月21日下午,蒋介石夫妇乘坐"美龄号"专机,飞抵台北松山机场.当天的台北浓云密雨,阴沉沉地看不见一丝阳光,但蒋介石的心情却是异常的舒畅.时任台湾省行政长官的陈仪用一辆敞篷汽车来接蒋介石.从松山机场到台北市区,长达数公里的路旁挤满了迎候的人群,蒋介石频频向台北市民微笑致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