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节选自《环球时报》驻外记者的一篇文章。该文列举了西方媒体在过去一年里对中国的种种误读,并分析了中国屡被误读的原因,发人深思。尽管西方对中国并不乏“正常的解读”,但这样的声音还是太小了。随着西方希望了解中国的兴趣日益增长,“如何避免中国被误读”是对外传播人士需要积极应对的长期课题。  相似文献   

2.
聚焦     
《职业圈》2014,(1):11-11
“环球对望·中国与世界”高峰论坛暨“2013环球时报总评榜”颁奖典礼日前在北京丽晶酒店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3.
作者试图从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构建”的角度切入,去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媒体对塑造国家形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可促使人们思考:“中国形象”是如何被国外媒体建构的,中国应如何重视通过外国的媒体塑造自己良好的国家形象……大众传媒成为中国城市居民了解美国“第一渠道”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和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公众愈加需要对国际社会有一个真实、全面和客观的了解,以减少在国际交往时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风险。公众对别国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体的作用。这种作用到了2005年,《环球时报》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4.
2009年底的《环球时报》英文版年终回顾,我访问了一系列中外知名学者,问题之一是“谁是2009最亮丽的国家”,答案毫无悬念,众口一词是中国。自此两年来,“世界围观中国”不再是中国人的假想。如今假如哪家国际媒体没有中国版面,不关注中国话题,它一定彻底out了。  相似文献   

5.
资讯     
《职业圈》2013,(1):10-10
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日前,“2013: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环球时报主题年会在京召开,500多名学界、军界、商界、产业界以及文化界人士齐聚环球时报2013年会,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a出席此次环球时报主题年会的嘉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崔立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解放军少将彭光谦、杨毅,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知名学者吴稼祥等。  相似文献   

6.
《环球时报》英文版上海编辑部自2013年底2014年初开始,由笔者策划,启动了对各国驻上海总领事的专访项目,请总领事们回顾去年展望来年,同时对于上海乃至中国政府提出建议,以便在新的一年可以让生活在这个国家、这个城市的居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采访内容会在来年年初最早出版的一期《环球时报》上刊登。  相似文献   

7.
王文 《对外大传播》2011,(12):32-33
为庆祝中奥建交40周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奥地利总理府、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共同举办了“感知中国”系列活动,其中的“中奥媒体研讨会”是重要内容之一。2011年9月14日,近百名中奥两国资深媒体人和专家在维也纳的奥地利总理府大厅,就中欧相互认知与两国媒体责任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以下是《环球时报》编委王文在会上的发言以及相关的讨论内容。透过这些对话,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中欧媒体认知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期我们选取新加坡《海峡时报》的《中国农村的“现金牛”——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农村市场》和香港《南华早报》的《昂贵的医疗费用令穷人不堪重负》作为重点案例。作者分析了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外资银行如何抢滩中国农村市场和境外媒体聚焦我国新医改方案及他们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9.
在《环球时报》关于“您认为哪种行为最损害中国国际形象”的网络调查中,“部y)-官员的贪污腐败”连续三年(2007年、2008年、2009年)位居榜首,2009年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9.2%。当公众普遍把官员贪腐上升到影响国家形象的高度的时候,官员素质与国家形象的关系问题已是不言自明。实际上,由于官员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官员素质对于国家形象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人民画报》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几十年来她形象.真实记录了共和国社会变革的步伐,向世界介绍了一个古老而在发展的中国。她曾经以23个种发行至世界上180个国家和地区,最高发行量超过百万,创造过历史的辉煌。而近些年,期刊的繁荣与读的小众化分割了市场;电视、报纸与网络“诸侯纷起”,又对期刊形成强烈冲击;中外之间信息沟通的便捷,也给外宣刊物带来需求淡化。在时代的演进中,画报渐渐“从绚烂归于平淡”。如何顺应时代,探求市场,设计形象,贴近读,办好画报,就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汪早容 《职业圈》2007,(11S):64-65
文章根据实际教学,围绕如何讲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指出教师在“讲”功上要有新突破,提出了“添油加醋”法、“谈‘情’说‘爱”’法、旁征博引法等一些“活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讲课方法。  相似文献   

12.
如今,连摆地摊的小商小贩们都敢信口给顾客说:“我这是品牌货”。这就说明如今的生意与市场是品牌的天下。谁的牌“品”,谁就持了生意与市场的牛耳。何谓“品”?按老百姓的话说,不就是名牌吗?既然名牌的魅力这么无穷,人们何不创立自己的名牌,得名牌得天下呢?然而,话好说,事难办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老、少、边、山、穷县,一个苗、瑶、侗、壮、汉5族共存,仅有16.7万人口的小县,如何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我们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几年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外宣办、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和中国外文局的肯定,2000年在《宣传与文明》、《对外大传播》上先后刊出了介绍我们工作经验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五年前的金秋,以“西部开发——政府与市场”为主题的“首届西部论坛”于四川成都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召开。共有177家海内外媒体的534名记者出席了论坛,共同聚焦中国西部开发。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谈到:2005年政府工作重点之一是推进相关改革,重点放在搞好乡镇机构上。因此,网上出现这样一些热点话题:建设生态小城镇与发展循环经济;3.8万个乡镇面临怎样的变革,小城镇一一农民的最终归宿;困在“浅滩”的乡镇企业如何“入海”……还有许多相关“中国西部论坛”、“中国镇长论坛”的信息报道在一屏一屏地滚动着。为何“三农”问题尤其是中国中西部小城镇在本世纪初会如此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5.
美国报业的寒冬正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来临,而中国媒体却正在这报业寒冬里逆势扩张。2009年4月,《环球时报》英文版《Global Times》创刊,成为中国传媒走向国际的又一支力量。  相似文献   

16.
张益 《文化交流》2006,(6):44-46
2002年第3期本刊发表了张益采写的《洋农民跨国寻亲记》,尔后《报告文学》杂志和中央电视台分别以《中国洋农民阿维热》《故乡》《乡恋》《回家》为题,记述和播映了浙江瑞安“洋农民”徐祥顺(意大利名阿维热)的传奇生活经历。接着意大利罗马电影制片公司也准备把这位“洋农民”的经历搬上银幕,并于今年秋天派了三位编剧赶赴浙江瑞安。媒体和影视界的这一系列报道和动作引起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兴趣和极大的关注。三年了,如今“洋农民”徐祥顺生活得如何呢?本刊约作者再次作了采访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两会”召开前夕,本刊推出了《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和《海内外媒体看“两会”》的专题报道。专题一经推出,就在媒体和“两会”代表中引起了反响,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媒体进行了转载。“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再次出击,就“新的对外传播形式下,如何向世界推介和树立自己的形象?本地区在对外传播中的优势和瓶颈是什么”等问题,与代表进行了沟通与对话……下面撷取一些观点,以飨读者,希望能为在对外宣传战线上工作的朋友们带来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游戏市场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国产游戏“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成了大多数产商的重要发展战略,游戏翻译的质量对国产游戏在海外立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该文以国产游戏《原神》中的英译内容为研究对象,结合游戏翻译中不同的文本类型理论研究分析了各类型游戏文本的翻译策略,深入探讨《原神》是如何对文化负载的内容进行有效传播的,以期为国产游戏产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建议,提升游戏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9.
话说清廉     
张启 《生态文化》2009,(4):53-54
《官场现形记》对“假撇清”官员曾这样描述,“背地里作乐,当面假撇清”、“贼贪官,往来在台上假撇清,如何今日也做出来”;而明代冯惟敏在《玉江引·阅世》中对“假撇清”官员的丑恶嘴脸的勾勒更是一针见血,惟妙惟肖:“外貌清廉,生来只爱钱。好似一鹭鸶儿毛色鲜,素质无瑕玷,包藏吞噬心。两脚忙如箭,零碎鱼儿嗉里趱。”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1月21日,英国联邦众议员安德鲁斯在众议院提出一项决议案,支持台湾举行“公投”。安德鲁斯等人在国会到处串联,鼓动众议院审议。台湾当局如获至宝,大做章,吹嘘“公投”得到美国国会的支持。其实,直到“公投”前夕,这个议案也没有引起多少议员的注意,更不用说市议了。过去,议员们曾提出邀请李登辉访问美国、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反对北京申办奥运会、支持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支持在日内瓦人权会上提出反华提案等等议案,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并对中美关系形成严重干扰。那么,议案究竟价值几何?我们又应当如何看待美国国会的各种涉华议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