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方(节选)     
<正>幻想可以点缀生命,但只是远方的云不能构成天空。向往可以活泼生命,但不是人生。我们总不能成天幻想远方,只是向往,只是想望,而抛弃现实。曾看过赛克爵士写的《探险史》,那是人类从古到今,用行动去实现抵达远方的奋斗记录。如果只是向往,远方依旧是远方,向往永不能成为历史。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天文家总是全神观望天空,有一次不小心跌到井里去了。他呼救后邻人跑来,知道了他落井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远方(节选)     
<正>幻想可以点缀生命,但只是远方的云不能构成天空。向往可以活泼生命,但不是人生。我们总不能成天幻想远方,只是向往,只是想望,而抛弃现实。曾看过赛克爵士写的《探险史》,那是人类从古到今,用行动去实现抵达远方的奋斗记录。如果只是向往,远方依旧是远方,向往永不能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写作之源,倡导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已成为作文教学的共识。如何优化生活化作文教学,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从思想和形式上淡化作文概念从思想上“淡化”,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模糊“作文”的概念,采取多种形式,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观察,去发现、研究,去追忆、再现,去想像、推断,去剖析、感悟。让学生不是为作文而作文,而是我有什么就说什么,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写多也可,写少也行,没有字数、结构、形式的限制,只是要求:观察要…  相似文献   

4.
文风之辨     
近年来,在中学生作文里,尤其是在许多写作能力较高的学生作文里,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梦境多了,真实少了。 由于缺乏观察,缺乏积累,写作的时候首先犯难的是没有东西可写,于是就去写梦。做了一个梦,什么都有了;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梦一醒,什么都没有了。没办法去评价它的真实性。于是,写梦便成为一种时尚,或者成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当然,梦境不是不可以写,作为想象中的事物,作为一种表达的手法,用梦境来曲折地表现主题,原本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5.
关键词:生活     
单凭一支笔、一张纸,必然写不成什么好文字.进一步说,单凭能言善辩,也写不成什么好文字.能言善辩只是一种技术,必须有东西可说,才可以运用这种技术.要有东西可说,就不是作文当时的工夫了,须在生活中间随时观察,随时体会.观察得精,体会得深,那才有了可说的东西,说出来也自然有了技术.技术是从生活经验得来的,不是某几个文学家创造出来的,每一个文学家的技术都是从他的生活经验得来的,这是执笔作文的人首先要记住的事.  相似文献   

6.
远去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自然我有许多农村的伙伴们。那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和那些伙伴们一块儿去上学,我们在田间小路上互相追逐,一会儿采路旁的野花,一会儿躲在大树后捉迷藏,有时竟忘了老师还在等着我们,当然,我们因此老会挨批。但我们从来没有因此而老老实实地去上学。一放学我们就会讨论今天应该在谁家写作业。不管在哪家写,我们都是一个样儿,一声令下,大家开始了比赛———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因为我们有个规定:谁最后写完是有惩罚的,我们不是罚钱什么的,只是罚唱歌,尽管只是一首歌,可谁也不愿落后挨罚。最快乐要数星期天…  相似文献   

7.
作文的窍门     
如果说写作文也有窍门的话,那么我认为抓住自己写就是最大的窍门。所谓“抓住自己写”,不是说文章只写自己,不写客观的人物事物,而是说,不管写什么,都要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来,都要写出自己的感受、感觉或体验。或者说不论写什么,都要抓住自己问:我对它(他)的看法怎么样?认识怎么样?感觉如何?感受如何?等等;然后抓住这些思考、组织、写文章;而不是去想别人对它(他)是怎么讲的,书上是怎么写的,媒体是怎么宣传的,然后按这些去组织编排文章。抓住自己写,就是“从我出发”,“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说出自己心里的话”。做人,立身处世,要多为别…  相似文献   

8.
邵金芳 《海南教育》2014,(10):39-40
语文课堂上,经常听到老师说: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一段,边读边悟,在书上写写批注。似乎学生在旁边写什么都可以,写什么都是对的。显然,这一教学环节往往只是走了一个形式,图个热闹,而少了细细体味,没有实实在在的效果。那么,批注到底该怎么去做,其实学生是懵懵懂懂、一知半解的。  相似文献   

9.
中央党史研究室有关专家曾经撰文说,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写党史形成了一个单纯的"路线斗争史"的框框,什么都是一贯正确,而谁一旦有了错误,其功劳和业绩便不再去讲。这样写出来的党史就容易绝对化、简单化,而真实的历史事实并不是这么回事。近年来出版的一些著作,  相似文献   

10.
清晨,一个人,一台笔记本,一条长椅,一片草地,一池湖水。不是矫情,只是一瞬间突然产生一种冲动,走出宿舍,走向未名湖,去写一个真实的北大。我文笔不佳,写不出什么华丽的章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第五册基础训练4要求学生观察一处景物,按着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然后写一段话。这对学生来说并不生疏,只是如何把一段话写具体,这还是难点。面对纷杂的事物和多彩的景象,从何着眼,怎样观察,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非易事,更何况观察不仅仅是看,而是要通过各种感官去体验。因此指导学生观察,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对学生写好片断就是至关重要的。 如《写校园一角》时,我带领学生从远处走来,走到校门口我问道:“一进门你们首先看到了什么?接着又看到了什么?”学生都很认真地边看边抢着发言,有高高的旗…  相似文献   

12.
潘青松 《考试周刊》2016,(11):46-47
<正>生活是个聚宝盆,喜怒哀乐都在此。生活是作文的"根",只有抓住生活之"源",才能畅写作之"流"。但如何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两者关系?这就要关注两点:写什么和怎样写。一、写什么写什么?这就必须谈到写作素材,也自然想到写作的"源"。不错,生活是百宝箱,什么素材都有,但并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得见、拿得到、用得上。那怎么办呢?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以下素材类别。1.观察类。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3.
我从不为了什么目的刻意去写东西,写作仅仅是出于一种心情。写作能带给我快乐,这不是消遣,不是用用就扔的东西。它就像是我的一个朋友,朋友,就是要以心相对,不为其他,只是为了那种纯粹的感情。  相似文献   

14.
观察能丰富知识、积累素材,是写话的基础。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观察,是丰富写话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写话的关键。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座右铭是“观察,观察,再观察。”把观察时刻牢记心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从一年级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但目前教师对低年级的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通过多抄多写,字词教学扎扎实实,而轻视学生的观察训练,导致许多学生在看图说话中出现没头没尾的现象,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没有按顺序有重点地去讲述,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无助于今后写话能力的提高。因此,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类期刊上常常会见到这类的文章,但仔细阅读后,发现大部分文章存在一个基本的误区,似乎一个教学设计中有读有写就是读写结合,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笼统地总结读写结合的途径为复述、仿写、扩写、续写、读后感等。那么,扩写、续写、读后感是不是有效的读写结合呢?深入思考一下:读,我们应该读出什么;写,我们应该围绕着什么目标写。我们就会发现,复述、仿写可以读写结合;扩写、续写、读后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读写结合。因为这里的“写”应该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检测,就如我们从《落花生》《白杨》中读出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然后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仿写一篇文章,这是读写结合,这是把文章当范文的语言文字的学习,而读完了“托物言志”的文章,接着写一篇读后感,无论是从内容角度还是语言形式角度落笔,其写作内容都是对学生的原有积是的检测。而不是对这篇文章、这节课学习效果的检测。同样的道理,扩写、续写,无论学生写得好与坏,都不是他这节课学习的结果,而只是对固有水平的检查。  相似文献   

16.
简单生活     
苏羊说她去支教并没有什么目的,很多人都不相信,但是我相信这份简单和纯粹。苏羊说这不是一本为了出版而写的书。我觉得与其说这是书,不如说是作者支教一年的私人日记,没有华丽的文字,没有煽情的故事,是谁都可以写出来的朴实文字,  相似文献   

17.
乡下的年     
怎么说呢?我去乡下过年,并不是想在那地方写什么东西,只是想住几天,感受一下乡下过年的气氛,还想听听鸡叫和鸟叫,还比如,再看看羊,看看牛,还有水井,看看草垛。我自己也无法确定我想做什么,  相似文献   

18.
你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在银行里给你开一个账户呢?这个账户里面的钱是属于你的,但是你不去用这些钱的时候,它既不是纸币,也不是硬币,而只是一些写在纸上的数字而已。  相似文献   

19.
常常听到莘莘学子如许之叹:写作难,不想写,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去写。写作成了很多同学朋友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块软肋。其实,写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笔者以为它不是报纸的某些空泛社论,不是思想道德汇报稿,而是生活者情感的流露与思想的表达,只是把想说的话按照一定的格式书写成文字,让它具有厚重生活的质地感而已。写作是情感的流露。文章不是无情物,情真意切方动人。在写作实践中,应力求“披情以入文”,做到笔随意动,文为情驭。这里所谓的“情”,当然是指自然流淌而出的真性情,而不是那些刻意求得的“诗情画意”。比如2006年…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通过多年来对英语教学的观察和实践,发现了高中英语课堂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许多教师并没有用心地去备课,对于课堂上如何讲解,部分教师都只停留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上,照本宣科,教材上有什么就念什么,不思考怎样去备课。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难点不突出,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如同流水账一般。然后,在课堂上教师自己把持,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很多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没有去设计创造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