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郭跃 《大连大学学报》2010,31(4):102-106
加拿大土著民族自治的历史基础体现于1763年英国政府的王室宣言和加拿大与土著民族签订的条约。二战后土著民族自治思潮兴起,并逐步被加拿大政府接受。1982年加拿大新宪法确认了土著民族的原初权利,但并没有明确其权利的具体内容。加拿大政府现行的政策承认自治权是土著民族的基本权利,并设定了土著民族实现自治的原则和框架。但是由于没有立法对政策的支持,土著民族的自治依然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2.
根据加拿大2001年最新人口普查的统计数字,选择“华人”为自己唯一族籍的加拿大华裔民族有1,029,400人,占全加总人口的3.5%。在这1,029,400华裔民族中,有25%是在加拿大士尘土长的华人,有75%是移民到加拿大的华人。大约72%的华裔民族居住在多伦多(379,555人)、温哥华(312,185人)、蒙特利尔(47,510人)这三大都市地区。自1998年开始,中国大陆连年成为加拿大最大的移民来源国,而且其移民人数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加拿大国内形势发生了有利于土著民族的重大变化,经历了从否定土著民族权利到逐步承认并保护土著权利,从同化土著民族入主流社会到承认土著民族自治、恢复土著土地及保护土著民族文化的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少数民族在政治斗争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在如何在多民族国家中尊重少数民族权利、解决民族冲突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开辟了新的途径。然而 ,多元文化政策的确立是加拿大国内全体少数民族长期的政治斗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北美殖民地早期,英国政府在加拿大采取了通过条约谈判从土著民族购买土地的政策。加拿大建国后,通过《印第安人法》对土著民族进行管理和控制。随后加拿大政府采取了无视土著民族土地权利的政策,条约进程终止。土著民族的持续抗争让加拿大不得不重新面对土著民族的土地权利问题。上个世纪70年代后,土著民族权利运动兴起,加拿大政府重新启动了条约进程,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至今仍然没有全部解决。  相似文献   

6.
在土著民族争取其文化教育权利的呼声日趋高涨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的双重压力之下,加拿大加快了土著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土著民族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及毕业率,土著民族高等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在加拿大人口构成中熏土著民族是一个重要的群体。根据1982年的宪法熏加拿大的土著民族主要指北美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及早期印第安人和法国移民的后裔梅蒂人。2001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加拿大共有土著民族976,305人,占总人口的3.3%。土著人口中,62.4%是印第安人,30%是梅蒂人,4.6%为因纽特人。加拿大土著民族主要以渔猎为生熏恶…  相似文献   

7.
美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问题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主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矛盾是贯穿美利坚民族发展史的基本民族问题。这一基本民族问题反映在美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领域的基本问题就是教育权利的斗争。少数民族教育权利问题在各个历史时期表现为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具体问题,诸如蓄奴制与少数民族教育权利,种族隔离与少数民族教育权利,优惠政策与“逆向歧视”等。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克里人在众多的加拿大土民族中,不仅人口众多,居住范围分布很广,而且,在加拿大这个民族大家庭同化现象日益明显的过程中,顽强而有成效地采取措施保持本民族独有的政治体制和语言化传统。这对于克里民族继续生存和发展十分必要。同时,也为世界其它少数民族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生存模式。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面积]9984670平方千米。[人口]3166万。[民族]英裔占人口的42%,法裔占26.7%,其他欧裔占13%,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米提人和因纽特人)占3%,余为亚洲、拉美、非洲裔等。[语言]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宗教]47%的居民信奉天主教,41%信奉基督教新教。[首都]渥太华。[国庆]7月1日(加拿大日)。[货币]加拿大元。[历史]最早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16世纪起法英先后建立殖民地。1756-1763年“七年战争”法国战败后,所属殖民地割让英国。1848年成立自治政府。1867年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和新斯科舍合并为联邦,称加拿大自治领,成为英国最早…  相似文献   

10.
每个踏上加拿大国土的新移民已经共同感受到加拿大社会对于外来客人的微笑与祝福。无数新来者在加拿大政府和民间团体的帮助下,经受了不可避免的“水土不服”与文化冲突的考验,“落差”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不仅有国内外状况的落差,也有心理的落差。面对落差,很多人努力地从权衡得失中学会重新面对现实,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在加拿大多伦多一项有关中国大陆技术移民的研究中指出,就业和语言障碍成为“老”大陆技术移民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为湖南省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社会保障权益短缺现象明显。构建完善有效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对湖南省"富民强省"宏伟目标的实现及加快湖南省农村城市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政府和社会要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高度重视,努力构建合理有效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人力资源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素养,而且有利于于提升他们的学历层次和人文素养。为促进基于新型城镇化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源开发,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职业培训为突破点,增强权益保护意识,构建城市融入的社会资本体系,政府、学校、社区等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13.
农民权益保障与增进法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权益立法基本定位在一个基本的、综合的法律层面。根据我国农民权益保障和变革的实际情况,在农民权益综合性、基本性立法中,宜采用《农民权益保障与增进法》的法律名称。《农民权益保障与增进法》的制定既要注意对已有规定成果的继承,又要有所拓展,具有前瞻性。《农民权益保障与增进法》大致可以分为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农民权益保障、第三章农民权益增进、第四章农民组织、第五章农民权益的救济、第六章法律责任和附则。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受侵正由“显”到“隐”,维权形象和能力不容乐观,其维权方式的失效同城乡移动所带来的“权益共同体”的中断密切相关。乡民在乡村受到乡村“权益共同体”的保护,走入城市意味着乡村“权益共同体”的失效,而城市又没有为其提供相应的维权方式对接,从而造成维权效果低下。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地方性权益空间建设为基础,以国家法律法规等体制为依据,以新生代农民工人大代表和权益领袖为主体,通过“事件化”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建设社会诚信空间,最终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5.
新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方向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改过去的“国家所有,分级管理”为“多级所有,分别管理”。国家所有。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享有所有的权益;二是解决当前多头管理和权责利不对称的问题。使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  相似文献   

16.
城市业主维权行动的利益目标与权利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利益的维护和实现是一系列权利关系的生成和落实。因此,以利益诉求为目标的行动,始终存在着上升为权利行动的可能。新世纪以来,在各大城市普遍发生的商品住宅区“业主维权”,就是这样一种有明确利益目标和权利取向的社会行动。从利益诉求到主张权利和规则的自主创制,展示了“业主维权行动”特有的延展逻辑,反映了产权关系与公民权利意识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徽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学科归属和定位十分重要。徽学是一门以徽州社会经济史特别是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主体,综合研究徽州整体历史文化以及徽人在外地活动的历史学科。严格意义上说,徽学应当归属于历史学的专门史研究范畴。正是中外交流的开展,才使徽学最终成为一门学科,并逐步走向成熟与繁荣。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旧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中,社会分化不均衡和机会条件不均等形成了以弱势群体为代表的利益缺失体。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建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保障体系,对保障公民表达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留守妇女现象在我国各地农村非常普遍,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必须重视.平原地区由于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重视推广农业机械化,那里的留守妇女生活现状、权益保障现状与山区留守妇女都有较大不同.调查平原地区留守妇女的基本情况,了解她们的养老、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婚姻家庭、农忙季节时等方面的权益保障现状,发现不足之处,找出问题的根结,给出合理适当的对策和建议,使她们的权益保障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对于稳定平原地区农村社会,促进平原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digital natives' debate: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vidence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he idea that a new generation of students is entering the education system has excited recent attention among educators and education commentators. Termed 'digital natives' or the 'Net generation', these young people are said to have been immersed in technology all their lives, imbuing them with sophisticated technical skills and learning preferences for which traditional education is unprepared. Grand claims are being made about the nature of this generational change and about the urgent necessity for educational reform in response. A sense of impending crisis pervades this debate. However, the actual situation is far from clear.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draw on the fields of education and sociology to analyse the digital natives debate. The paper presents and questions the main claims made about digital natives and analyses the nature of the debate itself. We argue that rather than being empirically and theoretically informed, the debate can be likened to an academic form of a 'moral panic'. We propose that a more measured and disinterested approach is now required to investigate 'digital nativ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