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德育》2012,(9):2-2
湖南师范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蔡骐指出,迅猛发展的传播技术改变了传统受众的行为模式,继而推动我国传统社会加速向媒介化社会嬗变。在媒介化社会语境中,“媒介”深刻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发展,尤其是伴随着新媒介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粉丝群体。对青少年粉丝而言,大众媒介及其偶像深刻影响着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但他们对媒介所传递...  相似文献   

2.
浅析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青少年的社会化,就是青少年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青少年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社会化有两个基本要素:施化者和受化者。真实社会化,即传统的社会化,是在家庭、同辈群体、学校、传统大众媒介中进行的社会化。真实社会化的主要特征是施化者的真实性和确定性,受化者的被动性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媒介生态学研究领域中,麦克卢汉和尼尔.波兹曼可谓两面较为鲜明的旗帜。前者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印刷术并为"电的身体"高唱赞歌,后者则对印刷术所促生的文化传统极力赞赏而为"电视"的"祛童年化"忧心忡忡。而对于互联网而言,其在今天早已发展成了一种巨大的"融合媒介"。从某种意义上看,他既强化了所谓的"书写技术",又加速了"信息边界"的消失。他所促生的一种宽泛的知觉场,并没能把人类社会重新带入紧密联系、凡事深深卷入的"部落时代"。相反,人们躲在那些大小不同且紧密联系的视窗背后,联系愈紧密却愈发孤独。这也就提醒人们,一定要谨慎对待教育中的技术设计、选择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传媒文化借助现代化的传播载体以及娱乐化的文化内涵和商业化的营销手段,蚕食着主流文化原有的空间,道德理性、审美价值、理想深度和人文关怀等为内核的文化内涵不断弱化,在这种传媒语境下,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免疫养成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免疫养成教育就是通过社会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使青少年学会并实践认知媒介、评判媒介、调控和利用媒介,培养他们辨别媒介传播内容的能力和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谌兵 《江苏高教》2015,(2):86-88
"媒介即讯息",数字媒介正潜移默化而又快速深刻地重构着大学课堂文化:突破封闭的课堂文化交互空间,将其拓展至无远弗届;解构课堂教学着力培养的逻辑、线性和理性思维方式,促使学生思想呈现出碎片化、非线性和无深度特征;裹挟学生向教师和课本的权威与中心地位发起挑战,建构自由、开放和多元的课堂文化精神。对此,我们既要坚决反对"技术决定论",又不能简单地去建立"无手机课堂",而应在与数字媒介的互动共生中去建设课堂文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媒介与媒介化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在当下中国媒介化社会语境中,社会舆论环境出现了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增加了舆论演变的不确定性。中国边疆问题在国际视野背景下显得错综复杂,在媒介化社会这个维度上更加敏感。中国边疆对外传播同处于这个语境和环境之下,显得重要而艰难。在媒介化社会中,如何运用好全球化的媒介环境,是中国边疆问题对外传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2005年的《超级女声》掀起了一种"中性审美"的潮流,而2006年的《加油·好男儿》中的男选手却在以自己的"可餐秀色"吸引青少年的眼球。这种不同于以往类型的性别形象是对传统形象设定的反叛与颠覆,而这一切都是与消费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当然,从现在看来,这种现象还只是当代青年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还远远没有融入主流的文化之中,而只是消费社会中用来提高媒介品牌的一种商业营销手段。  相似文献   

8.
话语是一个文本存在和意义生成的基础,同时也是产生权力和权力发挥作用的中介。新闻本身具有自己的话语和报道框架,而在其新闻写作中又会受到相应文化中各种话语的影响,并借助自身的权力建构出新的话语。通过对大众媒介中"女性犯罪"报道的话语分析,发现在对此类事件的报道中,媒介既受制于女性话语中既有的"神话原型"的影响,又会建构出新的"神话",形成新的女性话语补充到社会性别话语当中。  相似文献   

9.
1933年,英国文化研究学者F.R.利维斯和丹尼斯·桑普森在《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的意识》(Culture and Environment: The Training of Critical Awareness)一书中,从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率先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他们抨击了以大众媒介为滋生土壤的流行文化对传统精英文化的腐蚀,主张培养公众尤其是鉴别能力薄弱的青少年群体对媒介的批判认识和对媒介负面影响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现代大众传媒发生了嬗变。文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而电影、电视等图像媒介以狂欢化的姿态,进行着大批量、高速度的信息输出。"读图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发出了新的挑战。受身心年龄特征的影响,当代青少年对审美的追求更注重于感性化。因此,他们不再单单停留在纸质的文字阅读,而更倾向于刺激感官、形声并茂的图像阅读。因此,以文字为媒介的语文教材,面对多种媒介融合的语境,该如何开展跨媒介阅读,是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亟需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条文化的新闻规范由新闻法律法规、新闻行业标准两部分构成。新闻行业标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新闻职业标准,另一种是新闻事业标准。因"报道端"有着自己不同的深层结构,奉行新闻职业标准的媒介呈现的是"建构的社会现实",而奉行新闻事业标准的媒介呈现的是"被要求建构的社会现实"。媒介有"前窗",也有"后窗"。媒介的"前窗",以新闻行业标准在新闻生产中形塑新闻框架;媒介的"后窗",以禁止性新闻规范在新闻生产前过滤事实。  相似文献   

12.
电视媒介作为在农村受众群体分布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传播媒介,无疑在农村社会文化建设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帮助农民实现现代化的作用.而农村文化建设也影响电视媒介的发展,如农村文化建设扩大了电视媒介市场、优化了电视媒介生态环境,农村的发展变革成为电视媒介变革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提高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水平,必须在深刻全面理解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前提下,抓住教育难点问题并予以解决。目前突出的难点问题包括:了解媒介是如何构建"真实"的,解决对媒介"真实"与客观现实的辨别问题;了解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解决对媒介传播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抵抗力问题;认识媒介的商品化性质,解决媒介使用上的迷惑性问题;培养适当使用媒介的意识,解决限制使用与过度使用媒介问题;培养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解决对负面信息的免疫力问题;提高对媒介传播多元文化的认识,解决传统文化弘扬传承问题;学会正确利用媒介的开放性,解决媒介利用中的社会责任感淡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多元主体参与的传播环境下,青年群体的网络发声不再是以社交平台作为载体而进行的简单的意见表达,而是一种建立在网络化社会情感结构之上的多方共建的传播格局。本文基于媒介化愤怒的视角,通过对一系列现实个案分析,透视青年群体的网络发声生成机制,主要包含了媒介议程设置,群体情绪感染以及个体身份认同表征三方面的内容。由于青年群体的发声是一种基于主观性情感作出的道德审判,互联网的匿名性和集群化一定程度上导致群体情绪狂欢,发声走向从众化,青年群体发声的背后有了更严肃的媒介素养问题。同时网络发声作为一种内容生产,它涉及到公共舆论和社会共识形成的问题,群体发声的“闯入”导致了主流媒体被边缘化,媒介化愤怒伴随着一系列与媒介伦理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媒介化社会的到来,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性以及我国教师媒介素养的缺乏,无不昭示着教师媒介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教师的媒介素养的提高,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当下,社会大众与农民工群体的媒介互动越发呈现叙事化倾向。鉴于新闻叙事的多元主体性与日常化接受性,农民工媒介形象在叙事建构中存在诸多的伦理问题,不仅涉及新闻故事的选择,更涉及报道视角及新闻事件的文化语义结构等方面。因而,从叙事伦理批评出发,剖析新闻文本中农民工媒介形象"建构"的隐蔽过程及深层故事结构中的叙事意识,探究文本中潜藏的伦理观念体系,将是对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的崭新尝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妇女地位地不断提升,女性形象也愈加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媒介上。人们通常认为,媒介形象总是"直接"、"真实"地表现了现实,但社会性别理论却认为媒介塑造的女性形象易从男权角度对性别进行概括和简单的归类,进而使得女性形象模式化、角色定型化。男权文化孕育了媒介模式,媒介模式反过来强化了人们头脑中的男权文化观点,由此形成了受众对女性形象的性别刻板印象的无意识,而受众的性别印象又是媒介表达的动力和来源。在这个过程中,媒介起了强大的作用,因此,媒介应当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承担起改变女性性别误解主要的责任,从而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交互网络技术裹挟着全新的信息环境向青少年扑来,使得传统媒体的技术门槛被撤除;Web2.0催生的一系列社会化软件呈现出参与式的媒介景观,前所未有地激发了青少年的"传播能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传播行为失范和道德失衡。这迫使媒介素养的研究重心对此做出反应,采取有效策略帮助青少年恰当地提高"传播能力",担当起数字公民的责任,实现社会和自身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大众传媒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特点等方面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表现出新的特点。本文重点论述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典型特征:首先,媒介信息的商业化加剧了青少年的消费心理;其次,大众媒介的虚实交互性吸引青少年群体;最后,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趋向于表象化和易变性特点。针对偶像崇拜存在的问题,就青少年的教育对策进行了论述。对大众媒介自身来说,青少年教育需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媒体素养的培育,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认同感,学校和家庭也应为青少年提供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20.
张舒予 《中国教师》2010,(17):33-35
随着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日益渗透,传媒作为重要的社会场域对青少年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教育功能。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都必须与时俱进,在媒介素养成为公民在21世纪必备的素质之一后,教育者要思考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提高他们认识传媒、利用传媒的能力,并且将传媒的教育功能尽可能地最大化、正面化。但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很多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来说还是新鲜事物,本期特约请多年从事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研究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舒予教授撰文阐释视觉素养、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