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预习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听课质量,增强学习目标感,让学生更有方向的听课,集中所有精力攻克课文难点。预习的方式有很多,作为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预习方向,帮助学生开展更加有效的预习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通过预习提升对课文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综合英语学习能力。为此设计一些个性化的题目,让学生一边做题目一边预习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
预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的预习意识,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进而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相似文献   

3.
1 抓好预习环节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充分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更能提高听课效率.语文新课标提出在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真正落实这些要求,笔者认为抓好学生的预习环节是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为什么要指导学生预习 预习对学生来说是听课前的一项准备工作,也是取得良好的听课效果、学好新课的基础。做好课前的预习,有利于达到学得快,理解透彻的目的。 1.从教学内容看,高中地理教材难度比较大,不少学生反映听课很吃力,思维常处于被动状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预先对教材的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以便听课时集中精力对付那些重点知识并突破教材中的难点,减轻听课的负担,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课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包括四个方面:预习方法的指导、听课方法的指导、复习方法的指导、应用方法的指导。一、预习的方法预习是语文学习全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是学习语文新知识的起点。充分地预习能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加强自我计划、自我调控和自我体验,取得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减少课堂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学习的效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进行有效预习,不仅强化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一、教给预习方法——有效预习的关键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他们并没有独立预习的经验,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预习的方法——读、想、补、做。读,就是让学生在读新课  相似文献   

7.
曹文涛 《语文天地》2014,(27):22-23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很难整堂课都保持很高的热情,特别是识字课文,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集中注意力听课,保证课堂的实效性呢?一、扎实做好预习工作课前预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开始,如果课前没有充分的预习,就无法实现课堂的快节奏,学生也无法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在讲授新课前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对扫清阅读障碍,促进学生进行理解和思考有很大的帮助。低年级学生以读通课文、标划好自然段、尝  相似文献   

8.
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前奏,是学习新知的“望远镜”,可以洞察前方的情况,对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经过预习的听课是茫然的,就像打无准备之战一样。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学生往往分不清难点和重点,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毛静 《辽宁教育》2012,(21):80-81
预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听课时就会目的明确,也就能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去获取知识,预习有助于加快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预习更是一种学习能力,它不仅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更能帮助学生"会学"知识。可以说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得新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数理化》2006,(10):63-63
一、课堂点对点(20页左右) 1.预习手册:对教材中的观察思考、讨论、课堂练习等问题给出解答,帮助学生争取听课的主动权,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素材,对于一些概念方法作深入浅出的讲解,并对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11.
<正>高中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抽象,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的学科,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数学是根难啃又没味道的骨头。下面就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的感悟与同仁分享。1.让学生学会预习课前预习是十分必要的,不少学生不注意预习。预习有三大好处:(1)可以对新课有大致了解,有准备地接受知识,特别是在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可以在听课中加以重视,容易化解难点;(2)便于做笔记,通过预习可以了解哪些内容已在课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重大任务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预习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适当的预习可以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可以为听课排除旧知识上的障碍,还可以发现新问题,确定听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丁秋燕 《辅导员》2011,(12):36-37
语文课程标准的四大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是起督导作用。教如何能达到不教的目的?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学会预习是学生走向自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预习是指学生对要讲的课作事先自学的准备,在上课之前对老师要讲的内容有预先的了解。众多教育实践证明,预习是学生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它可以帮助学生扫除课堂知识障碍,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对老  相似文献   

14.
陈惠芳 《江西教育》2012,(35):27-28
《现代汉语词典》对预习的解释为:"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关于预习,应该包含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即学生预先学习和预备学习。不管哪种学习,教师应该对预习提出具体要求,并精心设计相关问题,帮助学生掌握预习方法。教师指导好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激活相关的数学学习经验,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本文以"百分数的意义"一课  相似文献   

15.
《宁夏教育》2012,(7):160-160
1.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侧重于评价自身的预习态度、习惯和策略等。学生可以自主评定自己平时的预习表现,如预习方法、预习速度、预习效果等。学生自评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使听课更有目的性。  相似文献   

16.
预习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听课效率,也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是预习,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预习方法的引导和指导,而且中高年级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形成的关键学段,因此小学语文实施有效预习策略和方法教学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县“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模式的推广,“课前预习,展示交流”的教学方式已深入人心,这样的教学不但要求教师提前钻研教材,认真确定预习目标,同时增强学生听课的针对性,给了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使学生有了成就感,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怎样指导学生交流预习成果呢?我认为语文预习展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预习是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适当预习可以使学生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带着问题听课能提高听课效率。预习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对学生预习进行指导:根据教材特点,灵活安排预习内容;注意学生差异,分层设计预习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趣味化地设计预习内容。  相似文献   

19.
课前预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对于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说,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很有必要,要让留守学生了解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合理计划预习,树立预习目标,使预习方式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做好课前的预习,不仅能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学习新知,仅依靠课堂上听教师讲授是远远不够的,不但要课后反复复习巩固,更要做好课前的预习,学生做好了预习的工作,课堂效果会事半功倍。对于高中历史课而言,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