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蕾 《新课程研究》2009,(6):158-160
德育,不仅是孩子的立身之本,而且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未来。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德育往往会受到忽视。究其原因,是因为德育脱离实际,功利教育、形式主义的东西使德育失去了实效。因此,必须摒弃功利思想,使德育回归到生活实际中,变一味地灌输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变"速成"为"养成",求真务实,作好表率,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和社会道德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发展变化在为高校德育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市场经济体制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的冲击、高教体制的改革都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挑战。对此,高校德育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通过加强队伍建设,转变德育观念,充实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来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德育的重要性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德育的实效性还存在着严重问题。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本文认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应建立一个以社会规范学习为核心的德育体系,应依据社会规范学习的规律来组织各种德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5.
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它给我国新世纪德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我国德育的发展,从战术上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以减少各种挑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教育在多元化的碰撞中,坚持德育为首,明确德育目标,重视德育内容改革,加强德育实践和优化德育环境,保障了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儒家"和"的思想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当前,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儒学思想精髓,特别是关于"和"的思想智慧,并将之应用于我们实际工作与生活中,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职责和神圣使命。作为一名高校德育工作者,如何在深入认识儒家"和"的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的思想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德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如何做好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当代学校德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德育工作者有必要在这个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重新审视传统的以“灌输”方法为主的德育模式,坚持将学生作为德育主体,丰富德育方法,重视德育实践,构建主体性的德育模式,实现德育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个体具有即时性动物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对个体性的尊重与对动人叙事方式的追寻。德育范式的转型要着眼于学生的主体性和德育的趣味性。在德育思维方式上,要由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在德育过程上,要由过度理性转变为适度理性;在德育内容上,要由一元化转变为多元化;在德育方式上,要由严肃性转向趣味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内容,倡导建立一种多元的、开放的、平等的、对话的和批评的道德教育,其建设性的意见和具体主张有助于我国德育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佑东 《班主任》2008,(8):13-15
长期以来,德育工作普遍存在“要求太高、内容太空、方法太死、实践太少、测评太虚”等弊端。我校立足“小”,着眼“内”,围绕“点”,开展德育活动,提高了德育实效性,使德育工作真正成为学校和谐发展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将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中国政府也将逐步履行在教育服务领域里的承诺,中国的高等教育将变得更加开放。这对于我国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积极的姿态,站在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的高度上,仔细研究“入世”后高校德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确保高校德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芳 《师道》2007,(11):31-32
德育是什么?是一次次絮絮叨叨的说教,还是一回回空空洞洞的灌输,亦或是一个个白纸黑字的规定:不能怎样,应当怎样?在道德素质严重滑坡的今天,这个问题应该作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摆上教育的"议事日程"。作为一名一线的德育  相似文献   

14.
让德育走进真实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生活化已成为解决道德教育危机的重要手段.然而德育要想真正走进真实的生活,就不能仅局限于课堂德育的生活化,不能仅为学生营造一个教学生态,不能不让他们接触真实的道德冲突.真实生活中的道德修养是有层次的,是需要我们在生活经验中培养和提升的.  相似文献   

15.
德育:人学的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人学的视界透视德育,是指德育把人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德育以人学世界观为基点,对德育实践进行深刻、生动的探索、思考、总结,让真实、大写的人突显于德育之中。而德育树立人学世界观考量的标准有:第一,对人的“生存实践性”的正确理解;第二,对人与社会、人与道德、把握人与把握物这三种重要关系的人学理解;第三,把理解与对话作为德育的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德育的概念 在讲“德育”之前,笔者想先谈谈对“道德”的理解。有人说道德即规范,指外在于人的知识;有人说道德即德行,指内在于人的品德、品质(包括知、情、意、行等方面)。笔者认为要理解“道德”,首先得溯本追源,“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规律和规则,指外在规范,是未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的社会规范;“德”本义为“得”,引申为“品德”“道德品质”,指内在规范,是已经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的社会规范。因此,所谓“道德”,是上述两方面的结合,它既包括外在于人的社会规范,也包括已经内化于人的德行。  相似文献   

17.
学校德育,需要所有教师参与,它既是政治课教师的职责,也是其他各学科教师的职责。但从近代开始到现在,教学本身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这个变化又同德育、智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地位的变化相关,即教学呈智育化的趋势,影响到一般教师对德育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思想品德课(称之为“直接德育”),其效果及其本身都引起人们的怀疑。于是人们的注意力又转向各种教学和各种活动(称之为“间接德育”),希求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19.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探讨新的形势下,中学德育实效性的现状,德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真实是感动的前提;真实是德育的追求;真实是教育的生命!当教育与真实分家的时候,那是教育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