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育变革:从理性-结构范式到战略-系统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11):53-57,76
本文首先阐述教育变革实行范式转移的必要性,接着对构成我们现今大多数变革努力之基础的理性-结构范式存在的缺失进行剖析,最后就教育变革所需要的战略-系统范式,从环境和组织、规划和革新、焦点和实施几个方面,揭示其所具有的意涵。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范式既是一种科学研究的范式,又具有人文社会科学所特有的人文性与实践性。本文以库恩的范式理论为分析框架,梳理了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传统工具理性指导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范式的不足,剖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交往理性指导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范式的优势,阐释了当下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范式的积极探索,旨在呈现20世纪至今,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范式发展的清晰脉络。  相似文献   

3.
在对知性论道德教育范式的批判与超越中,我国学校德育新范式的建构形成了不同的路向选择.重塑道德知识观和生活育德观,探索当下德育范式建构的新动向,以"知情型--生活化--整体性"德育新范式回归道德教育之本真是指引德育理论与实践,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型教育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得以惠及传统教学。美国作为教育技术探索的先启国家,也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新型技术项目。如今Chromebooks教学这一模式作为当前备受期待的新型教育技术模式,受到部分州和学校的青睐。然而这一新型项目作为发展中的一项技术,也面临新挑战、新困境,这些困境与挑战一方面涉及到功能尚未开发到位,学习过程不乏冲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无所适从;一方面也涉及到教师地位流于弱化,学习过程失去重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当下需要审慎地对其进行理性分析,以便探索出更为契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第三批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启动,在线开放课程在中国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国在数量上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诸如重复建设、课程质量不佳等问题.因此,从理性选择的视角,引入行动舞台为分析框架,通过对政策相关利益者的行动分析,发现存在课程发展缺少有效导向、学生学习难有所得和平台盈利遥遥无期等深层次问题.提出制定在线开放课程评价标准、拓宽在线开放课程应用范围和允许开放课程有更多应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重理论思辨、轻实践研究,研究方法简单粗糙,是当前课程与教学论主流研究范式的两大缺陷。欠缺科学精神、方法意识薄弱、评价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当前主流研究范式缺陷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应从六个方面改善课程与教学论主流研究范式:关注对实践问题的微观研究和行动研究;加强方法意识,融入科学精神;建立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论体系;转变研究思维方式;改善现有评价体系;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方法意识的培养和方法训练。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在教育理论领域,对主体性及其教育的探索几乎没有停止过。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课程改革背景下,主体性教育一度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研究视角、取向的局限性与研究范式的单一化和老化,使得该课题的研究尤其是应用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困境。因此,当前主体性教育研究的主导范式必须得到改变。从传统的教学论范式到当代的课程论范式,是主体性教育研究转向的一条可行路径,它与目前我国乃至世界教育理论的研究趋向及教育实践发展的背景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慕课兴起十年来,我国采用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方式不断探索创新,开展了大量的在线开放课程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范式。中国慕课范式已成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引擎。从政策支持、课程规模、学习对象、应用现状、规范管理、技术融合等角度,追溯慕课由汇入、推动到融入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三个阶段的历史轨迹;概述我国在线开放课程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体现出的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共享应用、发挥育人功能、打造金专金课、开展合作共融的范式特征;预判我国在线开放课程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管理沟通"慕课课程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如何构建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学习诉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新模式:从互联网教学新思维出发,本文首先提出了"量、亮、靓"三个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设计理念;结合学科内涵和课程定位,提出了"学术性、普适性、趣味性、应用性"的教学目标,在学理的基础上让更广大的目标人群爱看、爱学、会用;创立了"场景化教学、卡通动画、影音资料、话题讨论、微信平台、嘉宾座谈"的多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六位一体"全新教学体系;搭建了教师团队化、学校制度化、慕课平台一体化的课程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4-6-3"创新教学模式,旨在为方兴未艾的慕课建设提供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从模仿到变革:教学范式的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仿范式"与"变革范式"蕴藏于教学历史发展变革之中,是历史的概念。在教学的本质、内容以及方式等诸方面,"变革范式"都呈现出与"模仿范式"有所不同的新范式。但两种教学范式不是简单的转换,而是从对立走向互补。  相似文献   

11.
闫广芬  武莹 《成人教育》2022,42(1):52-57
近年来,国外三大MOOC平台Coursera,edX和Udacity已相继启动了慕课微专业的建设。随着国外微专业建设模式的逐渐成熟,我国的慕课微专业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慕课微专业的出现,反映出互联网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模糊了传统高等教育和在线教育之间的界限,由此引出一条通往未来职场的新路径。微专业的发展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校、政府和企业的作用,积极推动高校联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应循科学技术和科学教育发展而诞生的STSE教学,几十年来在课程形式和功能上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完善了其教学地位,并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发挥着新的功能。论文试图以理科化学课程为例,阐明不同的STSE的课程作用与演进形式,并从实现理科课程教学三维目标的角度论述了STSE的教学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数理课程整合能促进数学与物理学知识和方法的联系,它可以通过数理教材的语言、体例、栏目予以丰富与落实。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融入的数学知识数量与类型有限,突出了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北师版初中数学教材融入的物理知识形式多样、内容关联、情景开放。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MOOC以其自身独特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冲击着传统高等教育的授课形式、教学过程和课程设计。这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平台,需要通过混合式教学与学习的基础上,探索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MOOC平台,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并在MOOC模式下,使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过程、师生良好互动等被完整系统地在线完成,使课程组织过程、系统环境建设、考核评价机制体系等得以再造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慕课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凸显,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空、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产生制约的影响,同时慕课的优势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更新和教学方式转变,促使学生对课程教学有全新的认识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透析慕课的背景,冷静而理性地探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措施,创新实现路径中,寻求抵制慕课带来负面效应的方法,同时吸收慕课带来的积极影响,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施庆平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6):103-105
网络课程开发是在科学、系统、规范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开发时应遵循个性化、协作化、动态化、交互性、共存性等原则。网络课程开发步骤一般包括设计、开发、评价、发布和维护等4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以“教”为中心而带来的学习环境单一、学生缺乏独立的思维、忽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等弊端,根据《新课标》对写作要求的变化,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际,在建构主义理论和目标结构理论的指引下,介绍了高中英语的课堂写作教学的创新模式,即“创设情景——协作学习——自评互评——反思学习——定稿上交”,并论证其优越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从课程论教材反思我国的课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学科领域的教材代表这个领域的专业成就,也反映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课程论领域有代表性的五本教材的分析,发现我国的课程论学科建设刚刚起步,研究缺乏基本规范,已有研究对课程改革实践关注不足。以后应该立足我国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加强课程论本土化建设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试论新课程实施中公开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教研形式的公开课,具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它应具有原生态、研究性和鲜明的个性,公开课以有原则、讲方法的教学评论作引导,可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坚实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视域中的教学论研究:尴尬与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整个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场域,应该说,这个场域为教学论的发展也提供了作为的空间。但是在课程改革的场景中,课程研究和课程话语体系的繁茂似乎已经成为主流,人们很少再听到教学论研究的新的声音。教学论出现了诸多的困境与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