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古书进行校勘、校注之时,由于不明就里将“■子”或“爪(实为‘瓜’)子”误识为“爪(爪子之‘爪’)子”之例甚多。大型语文辞书在遴选词条时亦未对“瓜子”与“爪子”进行细致辨别而将二者径直收录,故造成“爪子”误收、误释之现状。因此,笔者对部分古书校注本中误识“瓜子”为“爪子”之例、大型语文辞书误辨“瓜子”为“爪子”之例进行了细致考辨。  相似文献   

2.
《酉阳杂俎》一书中因传抄讹误或使用俗语词等而造成理解困难的词语有很多,我们考释了其中的六个:“作梵”乃“作犯”之误,“继”指病名,“灶瘃”乃“龟瘃”之误,“条”指鸟之粪;“丫戾”乃“了戾”之误;“羊脾”与“羊髀”同.  相似文献   

3.
韩世龄 《承德师专学报》1993,13(1):75-76,80
节选自《资治通鉴》的《赤壁之战)一文,高中语文课本选收了,不少古文选本也选收了。文中东吴谋臣鲁肃为坚定吴主孙权抗操的主张,讲了这样两句话: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 其中“专欲误将军”之“欲”和“如将军不可也”之“如”,各种选本均未加注解,有些教学参考书却作了翻译,这本是弥补未加注解之不足。然而,这些译文又使人不得不提出一些商榷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六一居士”古代有位给谏大夫,亲自送儿子去应试。这儿子错字连篇,他的妻子倒是才女。试题是《孟子·离娄上》中的话,他竟将“豺狼”误作“才郎”,将“权也”误作“犬也”。学政初不知他是给谏之子,将他评为六等。后来知道了,改为一等。此事传出去后,许多人很气愤,有人在他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相似文献   

5.
唐朝李端有一首《鸣筝》诗:“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其中“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一句用了一个典故。周瑜二十四岁为将,时称“周郎”。《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日:曲有误,周郎顾。”就是说,周瑜虽然酒过三巡,但只要你曲子弹错了...  相似文献   

6.
在《诗经》中,有两个用法的“将”字都是值得商榷的,一个是作名词“侧”讲的“将”,一个是当副词“相”讲的“将”。其实当这两个词义讲的“将”都不是“将”的本来用法,我们认为这里的“将”是用字之误。  相似文献   

7.
《后汉书.南蛮传》Ban瓠说,一误将Ban瓠为犬,二误将Ban瓠为“长沙,武陵蛮”之源,此说广为流传,误上加误达1500年,本文认为:Ban瓠本为黄帝后入,归入三苗部落并成为其著名首领,罗泌《路史.论Ban瓠之妄》言之成理;与长沙,武陵蛮有关的民族族源与远古九黎部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1)(木忝)(拨火棍)有栝、栖异体,“栝”并非如段玉裁所说由“栖”转写致误。(2)唐代韵书(木忝)或掭,“扌”乃“木”之讹。(3)(木忝)之释义,《说文》曰炊灶木,《切韵》一系音书曰火杖,《玉篇》曰木杖,名殊而物一。台湾编《中文大辞典》将炊灶木与木杖分列为两个义项,是承《广韵》、《集韵》之误。  相似文献   

9.
(一)“佩”当是“佩剑”之省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新课标人教实验版高中《语文》(必修2)将这两句诗注作:“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以“佩带”释此“佩”,大误。  相似文献   

10.
《淮南子.俶真训》部分语辞的解释值得商榷:“炊以炉炭”当作“烧以炉炭”,“时丽”犹言“一过”,“一龙一蛇”犹言“或龙或蛇”,“碎脑”当为“碎胫”之误,“断”为“沟中之断”,“徙倚”义为“徘徊”,“汗漫”与“溷澖”义同,“土汩之”当从《太平御览》作“沙土汩之”,“人性”间夺一“之”字,“白”当训“光”、“明”,“趋行”非“越行”之误。  相似文献   

11.
一、误排1、课本29页第20行:“行程是艰验的”中的“艰验”为“艰险”之误。2、课本32页第5行:“打得眼睖缝裂”中的“睖”,查《辞海  相似文献   

12.
徐志摩浪漫主义新格律诗《再别康桥》一经问世即成阅读经典。本论文从当代“创造性阅读”理论出发,加以重新审视赏析,力求从词语本意、诗词格律、诗人生平思想和原作意象意境上寻根探幽,在评析诗歌“音乐美”和“绘画美”的同时,论证其第五节“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之“溯”字,当属“搠”字之误。  相似文献   

13.
马德峰  王婷 《高教论坛》2023,(6):106-108
文献综述意义重大,它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入门的必经阶段。本文围绕研究生文献综述撰写过程中常出现的“择”之误区、“综”之误区、“述”之误区和“展”之误区进行阐述,期望研究生特别是新手能避开相关误区,顺利迈出科研实践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点睛之语: 汉字书写以考查常见常用字为主,以现行使用的易出错的字为主。错别字的类型大致有如下4种:1.因字形相似而误,如“戌边”,“戌”应为“戍”;2.因字音相同或相近而误,如“一愁莫展”,“愁”应为“筹”;3.因字音相同字形相近而误,如“痉孪”,“孪”应为“挛”;4.因字音相同字义相近而误,如“人  相似文献   

15.
《师道》2012,(4):59-59
1.学生作文中容易出错的一句引语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计”容易误为“一年之季”或“一年之际”。这是一句古谚.大意是说,要在一年开始时多做工作.为实现全年的奋斗目标打好基础。“计”,计划、规划,误为“季度”“季节”的“季”或“边际”“国际”的“际”.都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16.
错字两例     
一、“鸠占鹊巢”不能误成“鸠占雀巢”《法制日报》1997年4月2日第2版载老文的文章,标题为《“鸠占雀巢”何时了》,这里“雀”系“鹊”之误。成语“鸠占鹊巢”最早出自《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  相似文献   

17.
教辅用书差错惊人 2005年11月7日.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向社会公布,该省中小学教学辅导用书质量抽查结果为四成不合格。据介绍,湖北省此次随机抽查了21种省内教辅出版物和30种外省教辅出版物。其中不合格率高达41%。教辅用书不合格问题集中表现在编校质量不过关.书中出现常识性错误,错别字、病句太多,装印质量低劣等。如将“举头望明月”误成“举手望明月”,将“火柴棍”误成“小柴棍”.将“委屈”误成“委曲”.英语单词注释错误.页码与目录标注风马牛不相及等。  相似文献   

18.
不知起于何时源于何地,中学语文课堂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上课了,前3—5分钟,或搞一段演讲,或朗诵几首古诗,或念一篇学生作文,等等。我们起先称之为“课头”,但后来想想,“头”毕竟还与身子是一体的,而不少教师开场5分钟内容与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主体内容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就改称之为“课帽”。帽子,是身外之物。戴好了人就可因帽子而光彩夺目。但如果戴错了,比如性别之误,季节之误,张冠李戴之误或其他更甚之误,那么这个帽子是否有点滑稽,是否还有必要戴?语文课堂需要解禁,需要开放,教师也不能过分拘谨,…  相似文献   

19.
今年武汉市高考预选文科试卷的一道文言翻泽题中有这样一组句子: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刘向《说施》)有些学生将“日出之阳”误译成“初升的太阳”。其实,只要认清这是一组对句,我们便可对文见义,知道文中的“阳”是同“光”、“明”相对照的,当指阳光。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三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注释有三处值得商榷。其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之“一去三十年”,教材注释为:“从少年到41岁诗人辞官,大约有三十年。诗人于40 5年当江西彭泽县县令,八十多天后辞官,挂印归田园,作《归园田居》。”将“一去三十年”释为“从少年到41岁诗人辞官,大约有三十年”,不当。要弄清“一去三十年”是什么意思,当先弄清“误落尘网中”指的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尘网”指的是尘世、人世。此处的“尘网”是否也指“尘世”“人世”呢?诗人是否有从“少年”时代起即“误落”此“尘网”中的悲叹呢?他是怎样看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