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悦图     
《今日科苑》2015,(12):22-23
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举行。身着一袭紫色礼服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从瑞典国国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奖章。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出席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相似文献   

3.
<正>1972年,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为表彰她在治疗疟疾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她被授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正瑞典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下午4点30,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诺奖奖章和证书,获颁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46年的坚守,让这位85岁的老人为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她的研究成果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5点30分,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三位科学家的成就和个人情况屠呦呦获奖的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屠呦呦研发和提取了青蒿素,使之成为抗御疟疾的特效药,拯救了全球数以百万人的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苑》2015,(12):16-16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呼吁共同努力、更加关注抗击疟疾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事件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研制出新型抗疟疾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次获奖彻底打破了"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无缘"的魔咒,增强了国人的信心。在获奖的喜悦之后,我们不禁会想,下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会是什么样的人,会来自哪个科学领域呢?今后,中国的诺贝尔奖会"蜂拥而至"吗?  相似文献   

8.
正一、关于"屠呦呦之问"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令中国举国上下为之振奋。在众人的关注中,有人注意到获奖者属于"三无科学家",其申请院士的过程也成了批评院士制度的重要证据之一。无独有偶,在今年1月8日公布的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中,屠呦呦再次榜上无名,  相似文献   

9.
正生于1930年的屠呦呦发现了抗疟药青蒿素,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数百万生命。她赢得许多奖项,其中包括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出版的小行星公告上,距离太阳约2.63个天文单位的第31230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屠呦呦星"。  相似文献   

10.
<正>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  相似文献   

11.
正199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英国科学家理查德·约翰·罗伯茨在2015年4月2日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计算生物学》发表文章称,获得诺贝尔奖有10个简单原则。其中一个原则是,学生物。因为,与生物学相关的诺贝尔奖有两种,即诺贝尔化学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都发给了生物学家,这样,就会提高50%的获奖概率。2016年化学奖的回归纵观诺贝尔化学奖的历史,罗伯茨的话有其合理性。在诺贝尔化学奖116年的历史长河  相似文献   

12.
试管婴儿之父——英国生理学家获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0年10月4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以表彰他在体外受精技术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中国科技届头一件大事,毫无疑问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并且是一位女科学家。我们在屠呦呦获奖后短短几周时间就推出了《呦呦有蒿一一屠呦呦与青蒿素》一书,从"523任务、青蒿素的前世今生;科研大协作以及诺奖等几个方而为读者详细解读这一中国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其实我们早在2000年起就开始关注青蒿素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诺贝尔奖官网上的文件(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15/press.html,图1)可以看出中国科学家的关键出版物(key publications)是篇中文文献,笔者惊喜地发现这篇关键文献正是本刊在1981年发表的。在目前中国科技出版界盛行发表英文论文的形势下,无疑是一个新的提示。通过对青蒿素早期的相关文献查阅,其中也不乏屠呦呦研究员的英文文献,而这篇中文发表的文献最后获得诺奖评委会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三大自然科学奖尘埃落定,但人们对它们的关注仍在持续发酵。三大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价值何在?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10月5日至7日,2015年度诺贝尔三大自然科学奖项逐一揭晓。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人类对抗寄生虫疾病的斗争找到了新方法。中微子领域研究第四次获得诺贝尔物理  相似文献   

16.
<正>由中药得来的灵感,成就了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看似偶然,实属必然。因为中国其他学科都跟在西方屁股后面亦步亦趋,难以创新,只有丰沛的中药资源才是中国所独有的,才可能成为创新的源泉。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获奖者分别是来自中国的女科学家屠呦呦、来自日本的大村智以及爱尔兰的威廉-坎贝尔。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屠呦呦获奖的理由是发现和提取了青蒿素,坎贝尔和大村智获奖的理由是发明了治疗盘尼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的药物阿维菌和伊维菌素。尽管青蒿素被誉为治疗疟疾的"神药",但是,青蒿素在疟疾治疗中也面临一些问题。疟原虫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这位跟中医药研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科学家特意提到了中医药学的发展潜力及背后的群体:"我只是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第一个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我相信未来中国将有许多的项呦呦、齐呦呦、柴呦呦、  相似文献   

19.
<正>屠呦呦和爱尔兰的威廉·坎贝尔、日本的大村智三人由于在寄生虫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成就而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尽管屠呦呦明确表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大家一起研究了几十年,能够获奖不意外",但是,还是有人感到不平和不解。最大的不解是,既然青蒿素的发现是一个集体合作的项目,为何只有屠呦呦一人获奖,其他也有重大贡献的人却没有获奖,因  相似文献   

20.
正屠呦呦2015年,因为青蒿素的发现,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在获得这一巨大的荣誉之后,85岁的屠呦呦并没有停下科研的脚步,而是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带领团队继续攻坚克难。2019年6月,屠呦呦团队对外公布,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终获新突破,提出新的治疗应对方案:一是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