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发生在2020年10月的黑龙江鸡西一家人聚餐食用酸汤子后全部死亡的悲剧,给大家带来了值得深思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各种食物存放在冰箱里到底是保鲜还是慢慢变成毒药?食物放冰箱真的安全吗?如今,虽然家家户户都在用冰箱,但是真正懂冰箱的人并不多。冰箱虽然能够保持长时间的低温,但是由于冰箱属于一个封闭的环境,放在里面的食物一旦腐败,细菌便会大量滋生。或许有些人会问,如此寒冷的环境,细菌有那么"坚强"吗?答案是肯定的。有些细菌远比我们人类"坚强"得多,它们不仅不"畏惧"冰箱里的寒冷,还能在冰箱里"自得其乐",组建"家庭",迅速生长繁衍出更多的细菌。  相似文献   

2.
这是“高效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培训中的一个录像中的场景:培训师请一位女学员上台,让她把台上的一些大石头放进已经很满的容器里,容器里是一些小石头和小砂砾。这位女学员放进去一半的大石头后再也放不进去了,于是她问:“我必须把它们都放进去吗?”培训师说“不一定,反正最后要盖上盖子,东西不要溢出来。”女学员  相似文献   

3.
正一般的冰箱门内,总有一排圆孔是供我们放鸡蛋用的。其实,这个小装置不仅使我们拿取方便,最重要的是鸡蛋放进去总是竖着的,更容易保鲜。如果将鸡蛋按随意方向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蛋黄中的黏液素会在蛋白酶的作用下逐渐变稀,对蛋黄的支撑力会变弱,更容易出现散黄的现象。如果我们把鸡蛋竖着放,大头朝上,蛋头内气室里  相似文献   

4.
低温世界     
炎热的夏天,呆在有冷气的房间里是件非常惬意的事。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冷”的了解并不多,对于如何利用“冷”也知之甚少。例如,早上起床准备吃早餐,我们面前有一杯刚煮好的热咖啡和一杯凉牛奶,为了让咖啡尽快凉下来,应该怎么办?是等上5分钟再将牛奶加到咖啡中呢?还是将牛奶加到咖啡中再等5分钟? 或许你会说,这难道有什么区别,两种做法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事实上,第一种方法就是能让咖啡更快地凉下来。这种现象是牛顿发现的,他说:物体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差越大,冷却的速度就越快。因此,先加入牛奶会降低咖啡与周围空气的温差,这反而会减慢咖啡冷却的速度。下面,你将被带入一个神秘的低温世界!  相似文献   

5.
生活小常识     
《青海科技》2014,(3):50-51
<正>隔夜菜能吃吗?吃不完的饭菜如果全部倒掉的话,这样也太铺张浪费了,但是如果不处理剩下的饭菜,第二天也就成了隔夜菜,隔夜菜能吃吗?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呢?根据专业营养专家介绍,隔夜菜的营养价值其实不高,由于在空气中时间过长,会产生致病的亚硝盐酸,即使在冰箱冷藏的环境之下,亚硝盐酸的含量一样会增加,给人体健康带来隐患。再而,隔夜菜会产生各种细菌,造成肠胃炎,甚至是食物中毒的现象,所以,不建议人们食用隔夜菜。当然,也并非说隔夜菜就不能吃,如果尽早放入冰箱冷藏,少数食用隔夜菜的做法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6.
正人们通常都会认为,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入冰箱时,冷水结冰快。事实并非如此。有经验的汽车驾驶员都知道,冬天洗车最好用冷水而不用温水,否则温水一沾到车厢便会马上结冰。难道温水比冷水结冰快?这是为什么呢?从做冰淇淋中发现的"姆潘巴效应"1963年的一天,在地处非洲热带的坦桑尼亚一所中学里,一群学生想做一点冰冻食品降温。一个名叫埃拉斯托·姆潘巴的学生在热牛奶里加了糖后,准备放进冰箱里做冰淇淋。他想,如果等热牛奶凉后放入冰箱,那么别的同学将会把冰箱占满,于是就将热牛奶放进了冰箱。  相似文献   

7.
《发明与创新》2013,(9):15-15
流言:切开的西瓜用保鲜膜封住后放在冰箱里,更容易产生细菌?一则题为“西瓜放冰箱别封保鲜膜”的微博近日被广泛转发。事实是否如此?真相:冰箱内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菌落,而西瓜被长时间放置于冰箱中,难免会遭到这些菌落的污染。但西瓜被封膜后,保鲜膜可以阻挡部分菌落落在西瓜上。  相似文献   

8.
一杯水太热,我们会等它放凉了再喝。但在不久的将来,这很可能被视为是浪费,因为多余的热量将可能成为计算机的能源。现在广泛使用的计算机是使用能控制电流的微电子元件来处理和传播信息的,在电子之后有人发现光子也可以传播和处理信息,以光子作为信息载体的新兴光子学工业和光子电脑也已开始成型。  相似文献   

9.
洪洁 《科学生活》2008,(12):66-67
如果是在二三十年前,当听到有人夸奖您的孩子说:"呦,你们家的小孩长得可真胖呀!,,您一定会感到无比自豪。可是,到了现在,要是再有人这样对您说,您也许会生出几分担忧。儿童肥胖是怎么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10.
蝙蝠专访录     
《发明与创新》2020,(5):34-36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人们谈蝙蝠色变。有人说蝙蝠是毒物库,是罪魁祸首,应该赶尽杀绝;有人提出疑惑,蝙蝠携带了多种病毒,为什么自己不发病?现在,我们请争议的焦点对象——蝙蝠来为大家解惑。问:有人将你们称作病毒库,这种说法准确吗?答:基本上可以这么说。据我所知,我们有1000多种不同类型的亲戚分布在全球,是地球上第二丰富的哺乳动物。目前,科学家们在我们身上成功分离出来的病毒少说也有上百种。  相似文献   

11.
正在迪士尼乐园的游客中心有一个奇特的部门——快乐部门,虽然它只是一个下设部门,却拥有一项至高无上的权利:只要发现在迪士尼游乐场里有小朋友不开心,他们可以调动任何一个动画人物陪伴这个小朋友。那么,快乐部门是怎么来的?一次高层会议上,所有人都为迪士尼乐园的发展献计献策,有人说应该多建设一些特色景点,有人说应该改进材料让动画人物看起来更加真实,还有人说应该派遣工程师到别的乐园考察。所有人都讨论得热火朝天,唯独首席执行官迈克尔一言不发。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第九届科普宣传周刚刚降下帷幕。一天,我看见水池边两个小朋友边洗手边说:“洗手应该用肥皂擦,然后再冲洗一会儿才能把细菌洗掉。”看到这儿,我觉得此次宣传周的主题“科学在我身边”已在孩子们身上发生了效应。那么,如何加强孩子们的科普意识呢?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喝热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但在其他国家人民的眼中,这倒是个很独特的习惯,因为他们从不会直接喝烧开的热水。几乎除了中国之外所有国家的人都喝凉(冰)水。那么,中国人为什么爱喝热水?中国人是自古以来就喝热水吗?中国人自古喝开水的证据——陶器陶器是先民继用火以后,又一件伟大的划时代发明。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最早的陶器可  相似文献   

14.
陈佐忠 《百科知识》2013,(16):43-46
有人说,草原是"蓝天、白云、大草地";也有人说,草原是"马头琴、长调和乌兰牧骑";还有人说,草原是"蒙古包、蒙古袍和蒙古式摔跤";更有人说,草原是"大碗草原白(一种草原白酒),大块手把肉"……这些说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广阔草原的某一方面。那么,什么是草原?中国有多少类草  相似文献   

15.
举手问吧     
用手机,有人说用耳机好,有人说用耳机不好,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有什么科学依据?大科技论坛网友暮晨答:实际上,用耳机还是直接用手机,主要是看个人的习惯。之所以有这样的争议,是因为有的人认为手机的辐射强,对人体有伤害,还有可能致癌,使用耳机能减少这样的伤害。手机辐  相似文献   

16.
当网络泡沫渐渐破灭时,“纳米”成了时下最时尚的高科技名词。从纳米冰箱、纳米洗衣机,到纳米丝绸,再到纳米水、纳米汕……似乎一切产品加上“纳米”二字就是高科技,就代表潮流。于是乎,有人愿为一台“纳米空调”的“纳米”二字多花上四五百块钱,也有人要用天价买下“纳米  相似文献   

17.
它们是数字也是生物,它们繁殖的速度比细菌还快。有人说它们是没有DNA的生命,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外的第四种生命体。进化论有关生物进化过程的关键环节,它们一个也不少。是进化遵循一样的规则,还是它们先行一步,走在了所有进化的前列?  相似文献   

18.
蓄热大考验     
泥土和水,哪一个储备热量的能力强?做完今天的实验就明白了!推荐配置:薄的塑料杯2个、纯净水、泥土、室内温度计、家用冰箱都准备好了吧?动起来:1.在两个杯子中分别装满水和泥土,装泥土的那个需要将土压紧,不留空隙。2.把两个杯子都放进冰箱,开始计时:15分钟后,把它们从冰箱取出,放太阳下面。3.在太阳下晒20分钟后,用温度计测量水和泥土的温度。研究一下:谁的温度高?真相大白:泥土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为什么?①泥土的颜色比水深,因此泥土表面吸收太阳能的速度较快。②泥土的比热比水小,对于相同质量的泥土和水,供给同样的热量,泥土的温度比…  相似文献   

19.
不管在鼠疫已经发生的区域里或者是防疫区域里,大人小孩都应该注射鼠疫预防针。注射预防针有什么好生呢?我们知道人的血里有血清和血球两样东西,我们的抗体力可以在血清内表现出来:当我们放几个细菌在盛有经过免疫的血清的试管里面,就可以在显微镜下面看见血清很快地把细菌凝结起来,最后把它杀死或  相似文献   

20.
鼻子的卫生     
鼻子,是人体呼吸器官的最外边的部分。它的功用是:(一)空气吸入经过鼻腔,鼻子里面粘膜上的血管可以温暖吸入的空气,不使外界的凉空气直接被吸入肺中去。(二)外界干燥的空气可以经过鼻腔的润湿后再进入肺中,避免干燥空气直接进入人体。(三)在空气中有很多灰尘、细菌等等不干净的东西,通过鼻子后可以滤过这些脏东西。如大些的灰尘颗粒,鼻毛可以阻住一些,鼻内粘液可以粘住一些小灰尘颗粒(包括细菌在内),并藉鼻内的纤毛作用,送到鼻咽部,一部分粘液吞入胃内,胃内的胃酸也可以杀死细菌;使我们吸入干净的空气(四)鼻子还有嗅觉的功能,能闻出什么东西是什么味道。这是因为鼻子里有嗅神经,可以把东西的气味传给大脑。我们能闻到食物的香味,自然愿意去吃,从而也促进了消化。总之,鼻子的用处是很大的。怎样来注意鼻子的卫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