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JENNY 《母婴世界》2010,(1):84-85
专注是孩子需要培养的一种品格,它是一个人能高度集中于某一件事情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正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从小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可以让孩子一开始就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每个家长都应该从小培养孩子专注力,因为专注可以帮助孩子的学习,使孩子更加聪明伶俐。究竟有什么好的方法才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相似文献   

2.
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刚会牙牙学语的时候,画画便成为他们表达自己情感最天然的方式。学习画画能使孩子变得聪慧而富有情感,画画还能让孩子变得专注而充满表现的欲望。通过美术创作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变通能力。  相似文献   

3.
《父母必读》2011,(9):22-32
让孩子做喜欢的事,他就能专注而持续;让孩子做喜欢的事,更容易培养出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孩子做喜欢的事,他就能成为他自己。而成为他自己,就意味着成功和幸福。  相似文献   

4.
在德国教育界,"严谨、诚实、守信"已成为培养青少年一代的目标之一.对于孩子来说,四五岁是培养他们价值观和辨别能力的最重要时期.研究表明,97%的孩子就是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的品性的.  相似文献   

5.
正帮助孩子干这个干那个还不如帮助你的孩子培养更专注于他喜欢的事情的能力,而不是遇到一点点可能就随时会说"我不干了。"前一分钟,你的孩子还拿着画笔在专注地画一只猫,后一分钟,他就把笔扔到了地板上,一边哭一边说:"我画不出小猫的爪子。"显然,放弃而不是更努力地尝试,对于孩子,甚至成年人  相似文献   

6.
正德国是世界上最重视青少年"动手能力"的国家。学校不仅在课堂上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与现实结合,让孩子们一走出校园,就能靠自己的双手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对这一点,在德国柏林生活了10年的林少华一家深有体会。德国的孩子早当家到了德国之后,林少华把儿子林凯送进了附近的一所名为"阳光之家"的幼儿园。可没想到的是,儿子每天都会从幼儿园带回一些"麻烦"。原来,德国孩子在幼儿园必须掌握基本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家庭教育的目的是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真实、快乐地生活,长大后在社会的各种思潮中牢牢把握自己。父母带给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导向,是孩子进行各种能力和素质学习的榜样,也是孩子价值观、人生观树立的标准。本文从一对德国父母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入手,分析总结德国家庭教育的成功和可借鉴之处。德国幼儿教育提倡的口号是:培养  相似文献   

8.
<正>通过自己孩子在这里上学的经历,加上本人在几所学校的工作实践,我发现:德国人很重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走上独立思考的道路。让我体会最深的,便是德国的课堂。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他们的课堂经常无纪律可言,让我这个在中国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老外"感到不可思议。没有鸦雀无声的课堂,学生们上课讲话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学生还特别爱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插  相似文献   

9.
杨佩昌 《教育》2015,(8):76-77
"妈妈,我想要一块巧克力糖!"孩子大声叫喊。"嘘,这里是公共场合,不要大声说话,会影响到别人的。这星期我们计划要买的东西已经全在这里了。"说着,这位德国妈妈指了指购物筐,"如果你有能力为自己买一块巧克力糖的话,你可以去买。如果没有,那你就只能放弃了。"孩子眨了眨双眼,无奈却顺从地跟随着妈妈去了收银台。这是在德国超市发生的一幕。德国家长习惯于将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独立  相似文献   

10.
德国倡导爱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东 《河南教育》2005,(11):24-24
在德国教育界,“严谨、诚实、守信”已成为培养青少年一代的目标之一。对于孩子来说,四五岁是培养他们价值观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最重要的时期。研究表明,97%的孩子就是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的品性的。  相似文献   

11.
再富也要穷孩子 到一个贫穷的国家或地区过上一段艰苦的生活,加深对社会、对人生的了解.这是当今每个德国城市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项必修课. 在德国,每年都有一大批中小学生,利用假期万里迢迢来到南美洲和非洲,在这项独特的体验活动中接受锻炼.这项活动的宗旨既不是出国旅游,也不是勤工俭学,而是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和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活动的一切费用均由自己出,是名副其实的自己掏钱"买苦吃".  相似文献   

12.
在德国,80%以上的孩子对自己的父母印象颇好,特别是他们感激父母在人格、修养等方面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所欣赏的父母的共同特征可概括为勤奋、认真、按计划办事、言而有信并值得信赖。尽管德国家庭的经济状况普遍较富裕,但孩子从小就养成了相对独立的习惯,父母从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事情,孩子较少有依赖他人的意识。法律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大部分孩子在中学阶段就有打工挣钱的经历,特别是在假期,中学毕业或到一定的年龄后…  相似文献   

13.
一、珍惜并鼓励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培养自信心是帮助孩子取得成功的首要一环。每当孩子取得一个小小的进步时,父母应不失时机地予以鼓励和表扬,使孩子坚信自己有能力。二、肯定——心理强化剂。当孩子有错时,应该针对错误行为就事论事,不应否定孩子的全部价值和各方面的成绩。三、让孩子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发挥自身优势亦是强者的一个显著特点。遗憾的是,不少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而不愿听取孩子的个人意愿和自我评价。四、专注——注意力的培养。通过简单而经常的训练,可以提高孩子在学习上的注意力。如对幼儿,可唱一首歌(或用…  相似文献   

14.
经常能看到青少年因琐事自杀的报道。我们该思考一下,是否给孩子提供了太多的保证,是否回避了现实世界的许多负面的东西,以至于孩子面对挫折,没有一点抵抗力?德国的学校、家长和学生是如何面对挫折的,德国的"挫折教育"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及复杂多变深感痛苦。在德国,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5.
青木 《教师博览》2013,(3):41-41
<正>生存是成长中最重要的能力。为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严谨的德国人还制定了一张"进度表"。在德国,孩子一般3岁就可以上幼儿园了,学制是3年。在此期间,孩子不需学算术,也不需要背课文,但必须学会基本生存技能。一些德国家长表示,在幼儿园时,他们的孩子要参观警察局,学习如何报警;了解基本的社会秩序,比如如何看红绿灯过马路,懂得什么是违法的事情;参观消防局,向消  相似文献   

16.
张书琴 《小学生》2010,(12):4-5
1问题的提出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应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可见良好习惯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同一个班级中幼儿的学习习惯存在明显差异。有的孩子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做什么事都很专注,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有的孩子自控力较差,集体活动中自己坐不住,还经常滋扰别人;  相似文献   

17.
教育核心:培养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教育典范:在德国,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亲洗碗、扫地和买东西;10-14岁的孩子要参加修鞋草坪之类的劳动。在美国,1岁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吃饭,父母将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们的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他们提供探索创造力、表达自己和发展认知、情感和社交技能的机会,也是孩子一生可以相伴的良师益友,人本孤独,与乐相伴可明志,可寄情,可解哀思。可以这么说,现代孩子无论是唱歌、乐器、舞蹈,都一定要有一样傍身。在音乐教育的背景下,核心能力的概念可以用来指导专注于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能力的教学实践。这种方法被称为基于核心能力的音乐教育。我们将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音乐教育的意义,讨论其对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现如今,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加上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需要和男性一样肩负起社会义务和责任,因此,男孩女孩都应该"穷养"。"穷养",不是刻意追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是在物质上对孩子有所限制,让孩子懂得珍惜和奋斗;要从小培养孩子自立和受挫的能力,让孩子懂得任何东西都必须付出劳动才能得来。要培养孩子阳光的心态,接受社会现实,别人拥有的物质财富,自己不要盲目攀比,关键是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创造这些财富。  相似文献   

20.
妈妈时间     
妈妈的爱,如果没有教育的成分,就是母鸡式的。妈妈的爱,只有加进了教育的成分,才是母亲般的。培养自主独立的孩子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要做到五个"要"和五个"不要"。五个"要": 要教孩子养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从小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自己的事务,让他们明白,任何人都别想推卸自己的责任,不要让别人替你收拾残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