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技日报讯(记者付毅飞)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6月29日在北京成功进行了助推器动力系统试车。此次试车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研制的重大标志性地面试验之一,为火箭后续研制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正240多项关键技术突破、15 000余秒关键技术试验、900多个日夜的磨砺、10余万航天人的坚守……被称为"胖五"的中国"最强火箭"长征五号迎来重生时刻,圆满完成第三次发射任务。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曾经说过:科学试验如果次次都能成功,那又何必试验呢?经过挫折和失败,会使我们变得更聪明。长征五号的"凤凰涅槃"之旅,就是眼下一个最好的例证。2017年7月,长征五号第二次发射遭遇失利,这则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建设"天宫"空间站的主要运力——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已于日前运抵海南文昌发射场。长征五号B火箭主任设计师苏磊表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进入发射场以来,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前期已经完成了地面设备恢复,以及箭体交接相应的工作。长度变短,起飞质量降低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火箭总指挥王珏介绍,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五号基础上,按系列化、模块化、组合化思路研制的一款新型大型运载火箭,也是我国首个一级半构型的大型运载火箭,主要用于近地轨道大型航天器发射,承担着我国载人空间站舱段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4.
长征火箭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度最高的高科技产品。它的家族成员有: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丙改进型、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戊、长征二号己、长征三号、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四号、长征四号乙共12种型号。截止到2001年1月10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进行了65次发射,共将7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包括27颗外国研制的卫星;商业发射28次;成功  相似文献   

5.
6.
7.
8.
正回眸2015年,中国航天进行了19次发射,将45颗各类卫星送入太空,成功率达到100%。2016年,中国航天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射高峰,尤其是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将先后首飞。按照运载能力,运载火箭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重型四类。我国一般将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吨及其以下的火箭称为小型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20吨的火箭称为中型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0~50吨的火箭称为大型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50吨  相似文献   

9.
<正>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不久前成功发射的长征六号发射了20颗卫星。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飞箭,长征六号开创了诸多新纪录。绿色环保动力高长征六号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首型投入发射应用的火箭,首次采用了我国最新研制的高压、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的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火箭一级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中国的航天舞台很热闹,航天任务一项接一项,航天"模特"也是一个接一个闪亮登场,让人目不暇接。这不,这个月"长征五号"将要启程发射了。今天,让我们一起看一看"长征五号"的航天舞台秀吧!高大秀"长征五号"是我国运载火箭家族中个头最大的火箭,最长身高62米,有二十多层楼那么高。矗立时,直入云霄的震撼模样,霸气十足。除了身材高大,"长征五号"的"腰围"也是相当粗壮。它的最大直径是5.2米,腰围约16米,需要十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3月10日0时28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一颗广电专用传输卫星"中星6C"成功地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300次成功发射,它标志着我国的运载火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从现役运载火箭到新一代运载火箭等一系列重大跨越,为我国的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的成功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实践五号     
实践五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采用公用平台思想设计的小型科学实验卫星。卫星分平台和载荷舱两个舱段,质量为298千克,本体长1.10米、宽1.2米、高1.04米, 该星采用对日定向三轴稳定方式,星体呈立方体,平台两侧对称各安装有3块太阳电池板,组成两翼固定式太阳电池阵。卫星设计寿命为3个月。实践五号卫星轨道特性与风云一号第二批卫星基本相同,它将随风云一号卫星绕行在高度为87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实践五号卫星的总设计师是马兴瑞。  相似文献   

13.
幽灵五号     
宇宙的新行星不断被发现,但并非都适合移民,于是对它们的消毒工作显得异常重要。自幼一起长大的格利和阿诺瞄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2020年12月22日,中国航天年末大戏——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8号首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款首次亮相的运载火箭与长征火箭家族其他成员相比有什么特点,又有哪些拿手绝活呢?  相似文献   

15.
作为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负责人,邵宗泽深知海洋生物基因的多样性与潜在应用价值。带着山东人骨子里的韧性,邵宗泽摸爬滚打,在多年的深海生物基因资源调研工作中,适应了陆地、海洋迥异多变的工作环境,勇敢面对体力与耐性的挑战,领航"大洋生物基因探索号",日夜兼程、勇往直前。他自己也成为了海洋微生物分类、海洋环境微生物学与深海基因资源发掘的行家。  相似文献   

16.
<正>过去几年间,“胖五”(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昵称)很忙。作为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成功发射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开启了我国行星探测时代;同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迈出了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的最后一步;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将空间站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成功送入太空,拉开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的大幕;2022年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同年10月31日,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的核心舱——梦天实验舱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7.
解码生命     
辛子 《华夏星火》2000,(8):38-38
同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一道,被并称为自然科学史三大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随着人类基因组排序的完成,带来的将是不可估量的影响。这是科学史上一个分水岭的事件。破译基因组密码的意义就如同在刚发现电的那个时代,没有人能想像出个人电脑、互联网一样。未来是难以预料的,但它已经越来越多地掌握在了人类自己的手中。这就是神奇的基因。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中赵治博想点一篇介绍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的发射所用的火箭的文章。本文对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做了较全面的介绍,希望读者喜欢。虽然中国被誉为火箭的故乡,但在1949年前,中国境内并没有培养出现代火箭技术人员。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归国学者及苏联的技术支援下,我国的火箭研究才开始了长征。  相似文献   

19.
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在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长达3个半小时的十九大报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强调创新。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拥有绵长历史的大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巨大决心,看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今天和明天。催生先进技术创新驱动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长征六号"就像是卫星的"大巴车",开启了卫星的"群发模式"。运载火箭由"专车"变"大巴"起初,1枚运载火箭只能将1颗卫星发射到太空。那时,运载火箭相当于卫星的"专车"。因为是坐着"专车"升上太空,所以发射卫星的成本很高。1981年9月20日,我国成功地用1枚运载火箭同时把3颗卫星送人地球轨道。1枚运载火箭同时发射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