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酸碱指示剂是九年级化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教材中介绍了石蕊的发现和应用于酸碱的检验。而我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紫甘蓝引导学生做实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紫甘蓝俗称紫包菜、红包菜,是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中的一个变种。紫甘蓝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较多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B族,以及花色素、黄酮、总多酚和膳食纤维等抗氧化成分,备受人们的喜爱。从紫甘蓝中提取的天然色素——紫甘蓝色素性质比较稳定,能长期保存,且颜色随着溶  相似文献   

2.
李景色 《金秋科苑》2012,(19):116-117
紫甘蓝 让你的眼睛远离倦态 紫甘蓝中的紫色色素就是花青素,它可以预防眼睛疲劳,同时也被公认为具有抗过敏的作用。身体容易过敏的人,可以多吃点紫甘蓝,对身体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3.
自制pH试纸     
要准备的工具和材料:紫甘蓝、小烧杯、胶头滴管、滤纸、吹风机、酒精、剪刀、保鲜袋、密封袋 在化学试验中,测试液体酸碱度经常会用到pH试纸.其实,在自然界中也存在着能指示物质酸碱性的天然植物,如紫甘蓝就是一种可指示土壤酸碱性的植物.当土壤呈碱性时,它的叶子呈蓝绿色;而在酸性土壤中时,叶子则呈现紫红色.根据紫甘蓝的这一特性,我们自制一些pH试纸来测量食物的酸碱度.  相似文献   

4.
进入维生素的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维健 《今日科苑》2006,(12):45-49
维生素A(视黄醇)脂溶性物质,它的消化与吸收需要矿物质和脂肪的参与,可储藏于体内,并不需要每日补给。维生素A有两种:一种是维生素A醇,是最初的维生素A形态,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另一种是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变为维生素A的预成物质,可从植物性及动物性食物中摄取。功效:治夜盲症和视力减退,  相似文献   

5.
正将同样的紫色液体倒入三杯清水中,三杯清水居然变成了三种不同的颜色。你知道为什么吗?实验工具3杯清水、紫甘蓝汁、4个玻璃杯、食用碱、白醋实验过程1.在第一杯清水中加入一些白醋,在第二杯清水中加入一些食用碱,第三杯清水什么也不加。2.把紫甘蓝汁分别倒入这三杯清水中,  相似文献   

6.
螺旋藻是一种微型多细胞藻类,它的光能利用率和光合效率很高,分别达到18%和43%,是一般农作物的3倍和1.4倍以上,具有非常强的蛋白质合成能力,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在纯培养中可达到70~75%,且其核酸含量较低,蛋白质可消化率达75%,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全面,含丰富的人和动物所必须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其还含有促生长物质,色素及维生素等多种成份,有  相似文献   

7.
乌饭树叶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伟忠 《科技通报》1998,14(4):285-288
对乌饭树叶色素与NaCl、FeCl3、维生素C、苯甲酸等添加物共存时的稳定性及影响色素稳定性等其他有关因素进行了探讨,为乌饭树叶色素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亲爱的同学们,厨房重地,"危机"重重。一般情况下,家长们是不愿意让我们进入厨房的!不过,我们今天的实验虽然要用到厨具,但在简单的桌子上就可以完成,赶紧准备实验材料吧!准备材料:紫甘蓝、鸡蛋、蛋黄分离器、面条、白醋、食用碱、煎锅、碗。(一)神奇的绿色荷包蛋制作过程:1先将紫甘蓝叶子一片片撕下放入水中煮开,将叶子捞出,把水盛在碗里,你会发现水是蓝色的。2打开鸡蛋,用蛋黄分离器将蛋清和蛋黄分开,分别放入两个碗中。  相似文献   

9.
脂质过氧化反应是罐头食品最容易发生的,引起质量的变化。维生素和色素遭到破坏,降低营养价值,甚至导致腐败和恶臭,自由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因此,防止食品氧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玉米和辣椒都是普通的食物,然而,现在人们发现它们有很多不凡之处。且不谈其各种主要营养对人体的益处,单是它们所含的食用色素就吸引了全世界很多科研人员的注意力。在玉米中,有黄色素;在辣椒中,有红色素。这是两种食用色素,可广泛应用于人造奶油、糖果、糕点等食品着色。玉米黄色素中,各种类胡萝卜素的种类较多,且结构相近或相似,因而对玉米黄色素的分析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各国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玉米黄色素在低温下或添加到固体食品中稳定性好,安全、无毒,而且是β胡萝卜素类物质,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保护视力、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变色龙可以通过改变皮肤颜色来使自己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躲避捕食者的袭击。但是生物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变色龙之所以要改变颜色,远不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更是一种与同类彼此沟通的方式。变色龙变色的本领来自于它们皮肤上层的一种名叫色素胞的特殊细胞。在变色龙身上一共有3层色素胞,色素胞中充满了不同种类的色素。最深的一层以黑色素为主,中间的一层则呈现出各种深浅不一的蓝色,最上面的一层包含黄色和红色的色素。变色龙通过神经刺激来控制色素的分布,从而达到改变皮肤颜色的效果。新的研究发现,变色龙皮肤颜色的变化常常是为了…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一旦缺乏会导致很多特殊的疾病,如败血症、夜盲症和脚气病等。除了极少数的例外,大多维生素不能由人体自己合成。所以人类需要通过食物来获得各种必需的维生素。围绕着维生素这个课题,在医药学界产生了很多争论,其中之一就是维生素制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天然植物色素可以作为研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一种颜料(光敏剂)。西藏核桃果皮富含丰富色素,本文利用萃取、色谱分离技术提取了西藏林芝核桃果皮色素。用蒸馏水从500g干核桃果皮中提取获得了21.03g色素,产率达4.21%。用四氯化碳从500g鲜核桃果皮中提取获得了0.35g色素。利用紫外可见光度计对以上两种萃取流程获得的色素进行了吸光度测定。结果显示核桃果皮色素对波长越短的光吸收能力越强。紫外区有最大的吸光度,然后随着波长的增大,吸光度逐渐变小。为今后研制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提供了萃取色素颜料技术。  相似文献   

14.
细胞色素C生产中原料与产品出成率及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色素 C是一种以卟啉为辅基的呼吸酶 ,广泛存在于所有的需氧组织中。一般来说 ,组织中的细胞色素 C的含量与它们的呼吸活性大致呈平行关系 ,在心肌与其它作剧烈运动的肌肉中含量最为丰富。在细胞内 ,细胞色素 C位于线粒体的蛋白质——脂质络合物中 ,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重要成员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上细胞色素 C为细胞呼吸激活剂 ,用于组织缺氧引起的一系列疾患。1 原料选择1 .1 工艺原理心肌碎肉用酸性水破膜 ,暴露于线粒体膜外表面的细胞色素 C即可溶出。提取液中带正电荷的细胞色素 C,用阳离子交换剂吸附 ,…  相似文献   

15.
张洪军 《今日科苑》2007,(11):41-41
有些孩子生下来皮肤上就有几块色素斑,俗称胎记。有些胎记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病,叫做神经皮肤综合征。归纳起来,神经皮肤综合征常见的皮肤异常色素斑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辣椒是我国人民喜爱的蔬菜,其营养价值高,富含多种维生素,是主要的调味剂之一。辣椒起源于中北美洲热带地区的墨西哥,秘鲁等地,是古老的栽培作物。辣椒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的蔬菜,它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纤维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鲜辣椒中含有维生素A,红辣椒中含有胡萝卜素。它们中的维生素A可以预防夜盲症,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辣椒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为所有蔬菜之冠;鲜辣椒中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辣椒中矿物质含量较多的有磷,钙,铁;鲜辣椒中含碳水化合物,可释放能量,辣椒中还含少量人体代谢所需的脂类物质,如脂肪,树脂,蛋白质及纤维素。  相似文献   

17.
稻谷黄色素     
稻谷黄色素(稻谷黄)是从农作稻谷颖壳中提取的天然黄色素,可以和天然色素以不同比例混合配成多种色调的天然色素。可配制饮料、色酒;制作化妆品;制作雪糕、冰淇淋、冰棒等冷食;制作医药胶囊或药片彩色包膜和纺织品及纸、塑料食品包装着色;还可以直接入药。是替代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合成色素的一种无害的天然色素。其稻谷资源非常丰富,天然黄色素在国内外需求量很大,市场上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8.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玫瑰是红的,而矢车菊是蓝的。92年前,科学家首先在蓝色的矢车菊中发现了花色素,后来科学家又在红色的玫瑰中发现了同样的花色素,谜团由此产生,那就是为什么一种花色素会产生两种不同的颜色呢?近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试图解开这个谜团。日本九州大学的植物学家盐野征明领导的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发现了新的理论,他们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答案是色素在矢车菊植物的细胞中形成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微胞”,也叫超分子。日本科学家发现,矢车菊中的色素形成一个大的分子联合体,这个联合体由6个花色素分子组成,它们又与另一…  相似文献   

19.
马钟锦 《世界发明》1998,(11):15-15
维生素D是可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种微量营养素。但与其他维生素不同,它是可在人体内合成、并参与代谢的活性型维生素,其作用具有较强的激素色彩。由于这样的特性,所以它不仅可作营养素.而且还可作为药品应用。  相似文献   

20.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16款比利时进口巧克力因违规使用化学物质"胭脂虫红"被销毁,这也引发了部分消费者担忧国内巧克力也存在类似问题。什么是胭脂虫红?难道巧克力中有虫子?胭脂虫红是一种天然色素,它是用一种叫做胭脂虫的昆虫的干体磨细后提取而得的红色色素。胭脂虫主要分布在秘鲁、墨西哥和中南美的沙漠地带,通常寄生在仙人掌上。胭脂虫红是一种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