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常说,课堂是教师永远的情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学是情感的交融,是生命的交往。当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时,我们更要给课堂画上绚丽的“色彩”,注入生命的“活力”,我们要立足于生活,超越课堂,让学生亲身、亲心、亲历学习。因此,我们可以让课堂成为一问“阅览室”,一个“游戏场”,或一条“旅游线”……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们在全校就学生不喜欢的课作调查时,有70%的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竟然是作课!理由是“没意思”,“没东西可写”,“太烦”!有位学生赫然写着“叫我们做作有‘逼良为娼’之嫌”,着实让我们大跌眼镜。  相似文献   

3.
作为学生作的第一读,感触最深的是“人”“”分离。当我们将作教学的尴尬归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低、表达能力差的时候,当我们热切地追逐着作“体系”“模式”“套路”训练的时候,甚至,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培养了许多擅长编造“美丽谎言”的“写作尖子”的时候,其实,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心灵已经锈迹斑斑了,学生的精神家园已经荒芜萧索了,学生的人格个性已经人为斫损了。翻阅他们的作,你会感到,千百个不同的脑袋,  相似文献   

4.
时下,人们的—个常用词语是“以人为本”,那么这“以人为本”与我们教育工作常说的课堂教学中的“以学生为主体”是什么关系?我们怎样从“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看待课堂教学的“以学生为主体”,以至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不能不加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感触最深的是“人”、“文”分离。当我们将作文教学的尴尬归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低、表达能力差的时候,当我们热切地追逐着作文“体系”、“模式”、“套路”训练的时候,甚至,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培养了许多擅长编造“美丽谎言”的“写作尖子”的时候,其实,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心灵已经锈迹斑斑了,学生的精神家园已经荒芜萧索了,学生的人格个性已经人为斫损了。翻阅学生作文本,你会感到,千百个不同的脑袋,却有着大体一致的“精神套路”、“致思模式”和不属于自己的“话语范式”。长期的个性箝制,窒息…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学习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一方面,综合实践学习组织难度大,另一方面,这种形式的学习资源短缺。我们认为可以从学生身边能感触到的人和事出发,本着让学生感兴趣的原则,引导学生认识家乡,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们浏阳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才辈出,于是组织学生讨论,经过再三斟酌,我们将学生分为“名河”“名山”“名人”“名产”四个活动小组,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会学习的人”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这一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对传统意义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读”再作深层思考:在“导”和“读”的关系上,我们已经重视了学生“读”的主体地位,但在“读”的教学功能开发上,我们还应更重视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研读能力。为此,我们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开展了“营造性自主研读的学习空间”的尝试。一、研读环境:师生平等,自由开放科学建构自主研讨过程中的环境是有效开展自主研读活动的前提。我们认为,自主研读的环…  相似文献   

8.
作为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感触最深的是“人”、“文”分离。当我们将作文教学的尴尬归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低、表达能力差的时候;当我们热切地追逐着作文“体系”、“模式”、“套路”训练的时候;甚至,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培养了许多擅长编造“美丽谎言”的“写作尖子”的时候,其实,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心灵已经锈迹斑斑了,学生的精神家园已经荒芜萧索了,学生的人格个性已经人为斫损了。翻阅文本,你会感到,千百个不同的脑袋,却有着大体一致的“精神套路”、“致思模式”和不属于自己的“话语范式”。长期的个性钳制,窒息了学生…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什么     
学生是什么 ?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如果回答“学生就是学生”,或者回答“学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对象”,那么,你就完全停止了有益的思考。“学生是主体”,而“主体”的内涵又是什么 ?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会获得一些全新的认识。  学生是教育的资源。我们大多数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这固然不错,但只局限于这样一种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知道,朋友是个思想库,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可以获益,“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虽是夸张的说法,却是很有道理的。学生也是教师的朋友,学生也有教师所没有的思…  相似文献   

10.
石瑞霞 《师道》2005,(5):42-42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我们做教师的经常挂在嘴边上的教育学生的原则。有的学生被你的“情”“理”打动,能理解你的苦心;但也有的根本不理你的苦口婆心,被我们认为是“刺头”“冷血动物”“没治”的,怎么办?有的教师采取罚站、罚抄多少遍作业,更有甚,逼着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抽“犯错”学生的耳光,给学生脸上刺字,等等。这不仅激化了师生间的矛盾,强化了学生的抵触情绪,更重要的是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其至触犯了刑律。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问题是学生探索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值得深思的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善提问?不敢反问?我们的数学教学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为什么是“你听懂了吗”,而不是“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我们的教学为什么吝啬给学生自由提问的空间或时间?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与孩子     
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或称为“学生”,或称为“孩子”;孩子是学生,学生更是孩子。“孩子”与“学生”,虽已高度融合,却仍是不同身份、不同意蕴的表征,如同“老师”与“教师”,是不同的色调和境界,明暗不一,高下有别。  相似文献   

13.
杨其友 《现代语文》2006,(11):50-51
语教学容易犯一个错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忙个不停地记,甚至一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根本就无动于衷,“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谁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角呢?应该是学生。我们不应当压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是为“学”服务,“学”又是为“用”服务。因此,我们应该把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教学中的真正主角。  相似文献   

14.
宋楚主 《江西教育》2001,(11):39-41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生命的主体,教学活动应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轨道,以学生为主、自主学习。可传统教学的惯性仍主导着我们,“学为主”还是“教为主”,却一直困扰着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回应了时代的呼唤,给我们指明了小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里,学生是“主人”、要“自主”、要“主动”…  相似文献   

15.
胡育红 《小学生》2010,(5):23-23
在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错误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教育可以从知道“对”,反思“错”,也可以从“错”,领悟“对”。错误是个极好的教育时机,它提供了我们辨析是非,纠正错误的好机会。我们的教育恰是要正确地利用“错误”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6.
作为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感触最深的是“人”、“文”分离。当我们将作文教学的尴尬归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低、表达能力差的时候,当我们热切地追逐着作文“体系”、“模式”、“套路”训练的时候,甚至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培养了许多擅长编造“美丽谎言”的“写作尖子”的时候,其实,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心灵已经锈迹斑斑了,学生的精神家园已经荒芜萧索了,学生的人格个性已经人为斫损了。翻阅文本,你会感到,千百个不同的脑袋,却有着大体一致的“精神套路”、“致思模式”和“不属于自己的话语范式”。长期的个性箝制,窒息了学生的母语感悟和文学才情,学生从作文的虚伪滑向做人的虚伪,从“统一说话”滑向“双重人格”。究其缘由,大致有三:  相似文献   

17.
谁在思考?     
“老师先问?学生后答?”“老师先问?学生后答。”这答案不仅看似天经地义,实际上我们不也是这么做的吗?让我们回想一下:在我们的语课上,有多少次是我们站在高高的讲台上,以“高屋建瓴”之势向台下的“芸芸众生”发问;有多少次是我们端坐在写字台前“点灯熬油”,为课堂如何发问“犯愁”;有多少次是我们环顾教室,为“鸦雀无声”,无人回答而“灰心丧气”;有多少次……  相似文献   

18.
勾起你的小拇指迁安县第三实验小学吕志会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和指路人,是激发学生内驱力的杠杆,是专门医治学生思想病的“郎中”,我们的工作就是给学生开处“良方”。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利于病的良药是患者所需要的,我们能否开出既利...  相似文献   

19.
作为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感触最深的是“人”、“文”分离。当我们将作文教学的尴尬归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低、表达能力差的时候;当我们热切地追逐着作文“体系”、“模式”、“套路”训练的时候;甚至,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培养了许多擅长编造“美丽谎言”和“尖子”的时候,其实,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心灵已经锈迹斑斑了,学生的精神家园已经荒芜萧索了,学生的人格个性已经人为地斫损了。翻阅文本,你会感到,千百个不同的脑袋,却有着大体一致的“精神套路”、“思维模式”和不属于自己的“话语范式”。长期的个性箝制,窒息了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不能为了“整齐划一”,不管她有多绿、多艳,只要她超出规定的范围,都将在“园丁”修枝剪的咔嚓声中被无情地剪掉,这是多么的可悲!我们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利用学生的优势来激起他们的激情;我们要学会宽容,有一点美丽的“杂音”,社会才会充满活力,也许那就是玫瑰,那就是火光,那就是民族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