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思想文化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面对新形势,我国高等教育必须研究未来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制胜法宝是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目前的教育系统是属于"遗传"性的,把知识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与创新教育相距甚远。那么,如何从遗传型教育向创新型转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众所周知,在新的世纪里,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才竞争将是新世纪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思想文化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面对新形势,我国高等教育必须研究未来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弊端忽视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应试为目的教育,极大地妨碍着民族创新精神的培育.面对新世纪,教育必须树立新观念、新思想、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要从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使我们的教育成为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5.
谭滔 《中国科技信息》2006,(10):245-24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是当代世界经济竞争的核心。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作为国家培养创新型的高技能、高学识的人才基地,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当代世界经济竞争的核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要靠科学技术的创新,靠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归根结底还要靠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可是,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学校教育中长期以来的一个薄弱环节。学校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模式单一,教学形式过死,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要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相似文献   

7.
李保红 《科教文汇》2010,(14):27-27,45
大学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本文从更新教育观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搭建宽广平台、健全激励机制六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本文从更新教育观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搭建宽广平台、健全激励机制六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9.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中学思品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此问题,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1.
张杰 《科教文汇》2008,(9):125-125
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和引导学生创新意识,教学中应当给予学生较多的自由度,使学生经常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提倡自由创新,在精神获得极大自由的情况下充分释放潜能与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改变自己的观念;敢于大胆实践自己的想法,敢于向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挑战;用科学合理的创新方法来从事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未来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便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引发的教育观与人才观的重大转变,促使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播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既要学习知识,又要学习如何创新知识;要求有科学的态度,还要有创新和怀疑精神;要求有事业心、进取心、竞…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目标 研究生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可见 ,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目标必须是在紧紧抓住创新人才特点的基础上 ,加强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的培养。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牢固树立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意识 ,是当今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础意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又必须依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科研平台来实现。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研究生在广博知识基础上产生创新的原动力 ,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4.
所谓创新型人才 ,是指具有“一专多能”或“博学专精”的知识结构的人才 ,是能把基础理论和开发应用结合起来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他们不仅能够获得新的知识 ,而且能进一步促进这些知识的应用。使国家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获得实际利益。创新型人才应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品格及心理素质、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 根除旧的教育思想 树立新的人才教育观 创新人才的培养 ,根本问题在于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 ;一是要从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  相似文献   

15.
次多 《西藏科技》2002,(12):33-34
知识创新及其创造性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的不竭动力,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和竞争的基础.而知识创新的主题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培养创新人才重要基地的西藏高校,首先,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体制;专业和课程设置狭窄;创新意识薄弱.其次,开展创新教育的对策:主动适应社会需要;转变传统观念;增强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和完善创新机制;学生需要教师的创新激情.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竞争中,首要的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灵魂是创新。因此,国家推出的《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就是倡导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历史学科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历史学科具有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丰富性等特点,采取多种策略,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从探究问题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创造主动深入探讨问题的机会、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发展等方面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对广大生物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生物教师,应如何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真对这一问题阐述一下我自己的观点: 一、更新教育观念 生物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只有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会采用创新方法,培养创新人才.教师要变传统“标准件”型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变“师道尊严”为师生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变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 在中学生物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徐敏 《科教文汇》2011,(26):121-121,145
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育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姚蕾 《科教文汇》2008,(22):107-107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思想,它注重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创造活动去发现知识,发展技能。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是每位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一个创新型人才来说,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是其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是其进行艰辛探索,不断进取的原动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其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是创新人才素质的集中概括和体现。数学课作为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运用数学观念、思想、方法进行创新思维已成为高技能人才必需具备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20.
滕凤英 《内江科技》2004,25(2):21-21
教育必须创新,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造就一代新型人才的客观必然,尤其是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更是刻不容缓。语文是各科之母,是各科基础的基础。当今社会又是知识、能力和人才竞争时代,而语文能力的培养又是知识能力的奠基石。这就要求我们语文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投身于教改,改变教学模式,富有创新精神,培养创新人才。把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责无旁贷的落实到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