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波 《河北广播》2009,(5):26-29
我把工作中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河北台的节目从1995年就在国际台华语台《中国之窗》播出了,当时我就在华语台普通话部,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河北台在节目质量上一直是要求比较严的。  相似文献   

2.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在两岸还没统一的情况下,涉台宣传是我大外宣的组成部分。以下就华语涉台广播宣传谈点个人看法。先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广播涉台宣传发展历程谈起。国际台华语广播涉台宣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华语广播开播至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前。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河北台的7篇稿子,有6篇是甲级,1篇是乙级,甲级率还是很高的。但是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不是河北台甲级稿子有多少,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近一年来河北台的稿子没有一次因为它对内角度太浓,没有达到外宣的要求而退稿的。因稿子不符合外宣要求而退稿的事在我们播出的《中国之窗》的稿子中经常发生,每个月都有两到三期。所以,河北台近一年来的稿件质量说明河北台在外宣意识、外宣水平上不断提高,这个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还是比较深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1990年至1994年,我奉派美国洛杉矾熊猫电视台工作,对外身份副总裁.四年的工作经历,使我对电视节目对外宣传的重要性和针对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四年的酸甜苦辣,使我对洛杉矾华语电视的发展概况、运作方式和经营管理有了真切的体会.对于90年代初期洛杉矶地区华语电视,可以用两句话概括:“春秋战国”华语台风雨飘摇;背靠祖国.熊猫台一枝独秀。一、“‘春秋战国”华语台风雨飘摇作为电视大国的美国.从未给予中文电视应有的位置,但90年代的美国西海岸南加州首府洛杉矾却出现了一个少有的华人电视火爆局面.除了老牌的世华…  相似文献   

5.
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一年来,感触很多,而得益最深的莫过于第一次送稿。初干报道工作,对新闻猎猎懂懂,稿子写了几十篇,篇篇似泥牛入海.全无音讯。有好心人“指点”:稿子都是送出来的,你整天呆在家里哪行。我如获至宝,仿佛得了“真经”,加班加点,把两个月来写的自认为比较满意的20余篇“大作”匆匆整理出来.便跑到了军区前卫报社。然而,报社一位编辑看过我的稿子后,一句不冷不热的话,让我心凉了大半截:“稿子一般化,再深挖一下,写好再寄给我。”回到住处,我躺在床上想:这位编辑是不是在“卖关子”,看来需要“那个”一下。我…  相似文献   

6.
华语电视国际间合作的现实性探讨刘冰加强华语电视国际间的合作,有着巨大的潜力,广阔的前景。华语电视在世界上拥有广大的观众,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电视语种之一。我国大陆有12亿人口。台、港、澳地区,有华人3000万以上,这些都是华语电视的基本观众。在东南亚,...  相似文献   

7.
<正>从2007年9月起,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广播公司制作的新闻节目每周有1至2道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播出,东南广播公司利用国际台的对外广播平台宣传福建迈出了新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近来,有个爱好新闻写作的青年朋友问我:“为什么我写的稿子难得采用,你写的稿采用的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说:“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是把稿子拿来看一看再说。”稿子拿来后,我粗略看了一下,立意还可以,角度也比较新,就是语言不够精练,内容有些重复。我对他说:“你这篇稿子是为电台写的,电台早新闻节目只  相似文献   

9.
在如今众多电视频道的竞争中,风凰卫视的几个主打栏目已经成了很多地方电视台竞相模仿的对象。在短短九年的时间里,风凰电视台打造了一个全球性的华语媒体,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娱乐频道发展到拥有中台、资讯台、美洲台、欧洲台、电影台,和拥有一大批品牌栏目、名牌主持人的能够覆盖全球的华语权威媒体,  相似文献   

10.
《河北广播》2007,(6):14
为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河北的力度,今年10月份以来,河北电台新闻频道《走进河北》栏目组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龙头新闻节目《中国2007》加强节目合作,已为该节目供稿6篇,在国外听众中引起了良好反响。鲜明的外宣特色受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专家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1.
1993年3月,我再次被派往新华社华盛顿分社任记者.头一次是在1982年,这次重返华盛顿,中间已隔近10年的时间.华盛顿分社的工作条件也巳今非昔比.首先是电脑发稿代替了过去记者用笔写稿、然后交给报务员译电、作孔、电传等冗杂的过程.现在在电脑上写完一篇稿子后,只需敲打一下发稿按键,几秒钟后稿子就从华盛顿传回了北京  相似文献   

12.
到现场去     
到现场去姜岩遇到重大事件,记者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到现场去!驻外近3年,写过一些象点样的东西,回想一下这些稿子的成功,大多数得益于“到现场去”的“古训”。只有到现场去,一个记者才能采写出鲜活、丰富,一手甚至独家的东西,稿子才能更加有分量。求证真实多“...  相似文献   

13.
陈静 《声屏世界》2014,(12):37-39
<正>从1905年《定军山》开始,华语电影已经走过百年历史。在这段时间里,电影虽然是一门新兴艺术,但在各门艺术已成熟的前提下,华语电影发展极为繁荣,使得中国电影人开始探索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在华语电影走过萌芽、发展、高潮之时,我们更应该反思当下华语电影出现的各种现象,梳理当下华语电影的特征,为其发展总结经验教训。形式>内容(《小时代》《云水谣》)  相似文献   

14.
在军事工作报道中,不少读反映“老一套”的稿子多,有新鲜感和对读有吸引力的稿子少,通讯员也普遍反映部队工作报道出新难。这里,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军事工作报道的“出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TVB电视新闻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简称无线电视或TVB),成立于1967年,是香港第一家无线电视台,现在是全球股票市值最大的华语传媒。其新闻及资讯部,作为新闻节目的生产部门,主要为旗下翡翠台、明珠台以及收费电视TVBN以及直播台提供新闻。  相似文献   

16.
写新闻稿的同志大都有这样的感受:一篇稿子寄出去之后,总盼着能够早日发表;一旦稿子见了报,高兴得甚至跳起来。就在这时候,有一件事一定不要忘记去做,那就是把底稿翻出来,同见报稿对照一下,看编辑是如何给改的,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改。通过对照,将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先看标題有没有改动。一篇新闻作品的题目很重要,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能把题命好,将会有力地吸引人们去读。我常常为命不好题目而发愁。有的稿子尽管已经邮走,但题目仍不称心。然而稿子发表之后,看到编辑给改的题目,不由暗暗  相似文献   

17.
××同志:来信和来稿都收到了。你让我们给你看看稿子,提点意见,帮助改改,达到见报水平。说实在话,你这篇稿子是比较难改的,即使我们能在文字上帮你润色一下,使它通顺、简洁一些,也于内容无补,没法见报。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根本上做起:努力学习,提高思想和写作能力,而不是急急忙忙要求发表。就以你写的这篇新闻来说吧。  相似文献   

18.
往日里总是抱怨编辑“不识货”,净“枪毙”自己的稿子,有时甚至怀疑:是不是编辑水平有问题,是不是因为不认识编辑才上不去稿?今年5月,我到军区《前卫报》社学习。到了报社,我认为发稿的机会来了,一连送给编辑们十几篇“大作”,结果自己在“废纸篓”里又捡了回来。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真想照着镜子看一下是否自然)把~篇精心润色的军事稿件送给了编辑。那名编辑看了看稿子,说道:“这篇稿子同以前的那几篇一样,没有深度,写稿子的时候,心里一定要装着一套日常的工作思路,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报道什么内容,要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9.
作为县级台电视记者,大多数都遇到过采访的稿子不能正常播出的情况。据统计,2006年4月至12月,本人一共有8条已采访的舆论监督方面的新闻没有正常播出。同期,本台采用未播的批评报道不少于20条。  相似文献   

20.
全球华语广播协作网会议12月17日在北京召开。海外30多家华语广播机构代表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省会城市电台负责人参加会议,就举办全球华语广播盛典等事项进行实质性探讨。中央电台副台长赵铁骑讲话,中央台中国之声魏胜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中心田玉红、广西电台黄泽艺就各台如何与华语台合作做了大会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