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立足于做激活创新意识人的创新精神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没有实践便没有创新。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与自主的探究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开放搞活”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拓展实验时空。所谓拓展实验时空就是将实验由课内向课外、由实验室向家庭、由学校向社会延伸。其形式包括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开放实验室,建立家庭小实验角,开展社会调查等。课堂上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突发奇想”,产生试一试的愿望,受课堂时间、仪器药品等的限制,需延伸…  相似文献   

2.
学生创新精神不足和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已成为目前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由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学生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的培养和锻炼,而实验作为学生的一种基本的、同时也是主要的实践活动形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也就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制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有赖于学生在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善于超越和突破“常规”的思维能力——“非常规思维能力”。这种“非常规思维能力”作为创新…  相似文献   

3.
实践活动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创新教育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产儿。没有实践就没有创新,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强化实践活动是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不断出彩、不断碰撞出思维火花的重要保证,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也必须强化实践,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满足社会及学生发展需要的学习方式,是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有效途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在开放性的自由和谐的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形成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及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不是墨守陈规,而是推陈出新。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务,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运用的学科,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显得特别重要。那么我们如何运用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核心。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前瞻性。班级是学生学校活动的中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阵地。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工作在教育最前沿的班主任,应该也必须在组织、开展班级活动中努力焕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我们根据班级活动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契机和空间,鼓励学生在各项班级活动中思索、探求、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转换角色,焕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常常扮演组织者和领导者,学生常…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精神为基础的,没有了创新精神便没有人的一切创新活动。所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职责。数学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领域,本文拟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谈几点浅见。一、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以此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9.
学生学会学习,科学有效地掌握学习策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法指导必须建立在学习活动的基础之上,没有学习活动,便没有学法指导。体现学习活动的最主要、最集中的场所无疑便是课堂,因此,课堂教学便是进行学法指导的最直接、最经常的途径。激发学习动机与情感,形成问题意识是学生思维的动力和创新精神的基石。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而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复杂的,情感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断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互…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努力创设主动发展、主动探索的氛围,给学生搭建多种发展能力的平台,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而促使他们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中也进行了一定的实践与思考,有以下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够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并让学生积极参与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笔者就人教版高中物理《光的折射》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探究实验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思维素质处于核心地位。没有经过优化的思维和经过优化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难以形成。因此,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成果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类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只有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完成,一个人的能力总是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那么在地理课的教学中,怎样才能贯彻素质教育,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是关键。教师要坚信每位学生都有创新潜能,他们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在他们的自主活动——创新实践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这是因为,实践活动是思维活动的源泉,是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常言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干。”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建立正确的表象,从而顺利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是学生的创新活动,其广度和深度都将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思维,就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突破原有的框框限制和固有的思想方法的束缚,去发现新知识,探索新规律,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建构高职《机械基础》课探究式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以改变学生被动式学习方式.形成主动探究式学习方式为前提。没有探究,就没有创新,脱离了探究,实践也就毫无意义。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适合五年制高职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一种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精神为目标,其主旨是“发展观”和“全人观”,它揭示了学生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受到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促进学生在实践与创新中全面发展、学有特长。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科教学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其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上,而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学习能力是创新和实践的基础.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形成呢?  相似文献   

20.
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发展的基础。作为学科教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教学的重点已不再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而是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会学",要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