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新慧 《兰台世界》2014,(2):138-139
本文首先对姜夔和他的雅乐创作思想渊源作一个简要的概述;其次,讲其雅乐创作中流露出来的“风人之旨”特色;再次,看其创作中“音制主义”的特色;最后,分析两大艺术创作特色在雅乐创作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孙艺祯 《兰台世界》2014,(12):140-141
为了更好地研究宋代雅乐,本文主要从宋代雅乐乐歌入手,研究分析它的创作主体、文本特征以及不同仪式场景中所出现的乐歌意象,期望能够翔实而客观地对宋代雅乐的研究提供很好的研究素材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季札的生平入手,从他对周代雅乐的继承开始,着重分析研究了他对雅乐的审美思想,他极具个人特色的独特的雅乐审美思想,也对后来之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鑫  孙秀丽 《兰台世界》2014,(3):128-129
本文从季札的生平入手,从他对周代雅乐的继承开始,着重分析研究了他对雅乐的审美思想,他极具个人特色的独特的雅乐审美思想,也对后来之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音乐的雅俗之争,也是由来已久的.雅乐是音乐与政治教化结合的结果.即包括六代之乐、雅、颂及雅乐化的风这全部的周乐在内.俗乐即侈乐、郑声、淫声等,表现出全然不同的放纵过度的特色.汉初,由于时势的动荡,也由于传统雅乐的散失,加之其时开国君臣大多出于下层,故而朝廷之上已出现雅乐衰歇、俗乐高涨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大晟府对宋朝雅乐发展繁荣的贡献在于:一是创制了符合统治者要求的制乐方法;二是有效促进了乐律制度的统一与和谐;三是更多的乐器得以在雅乐中应用;四是丰富了雅乐的演出形式。  相似文献   

7.
一、雅乐之名 雅乐之名,当源于歌辞"典雅纯正"之意.在<毛诗序>中云"雅者,正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大雅焉".<毛诗说>云:"雅者,正也.雅本鸟名.雅之飞也,必满张斜亚,其翼之大翎,如牙之列而使其身使正.犹歌诗者必咏言摇曳其音使之合律,而后其声始正也.  相似文献   

8.
陈明 《大观周刊》2011,(25):34-35,30
文章以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大乐议》为主要对象,通过姜夔向宁宗赵扩进呈《大乐议》的历史背景,对其文本进行初步简单的研究,以寻找宋代宫廷雅乐以及姜夔的创作与他的理论论著方面的史实。  相似文献   

9.
北宋名臣蔡襄是"宋型文化"背景下北宋士大夫形象的典型代表。蔡襄的人格精神在他的诗歌与书法创作中呈现出审美情趣及风格特色的共性,其诗文创作与书法创作有着互通互补的关系:诗歌倡"文以明道"的思想,书法尚"中和"的审美观念,诗歌和书法"中庸"的儒家品格互补。诗歌博采众家,书法转益多师,诗书"有意复古"的创作实践互通。诗歌重"道",书法重"神",诗书注重主体思想的创作倾向趋同。  相似文献   

10.
<正>独特的主持风格是每一个广播节目主持人一生追求的境界。风格,原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也适用于节目主持。这里的"特色"与"个性"就是与众不同的东西。独特的主持风格是节目主持人的文化知识、业务水平、阅历、修养、兴趣、爱好以及声音条件、表达  相似文献   

11.
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极其丰富的宝藏,有着极其广阔的资源和素材,为音乐家的创作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源泉.本文对"民族音乐"的种类和其对音乐创作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同时进一步论述了如何在保持民族音乐特色的基础上发挥独创精神,创作出既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浓郁民族风格的又有中国气魄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古兵法武乐"在汉哀帝时的音乐机构改制中产生,它是汉代之前所传承下来的且具有雅乐性质的军乐,汉初存于乐府,哀帝时纳入太乐署。  相似文献   

13.
周朝从取代商朝建国初期,便在周武王之弟、著名的周公姬旦的倡导下,制定了一套完备、明确的雅乐制度。到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朝王室日渐式微,对天下诸侯已经失去足够的控制力与影响力,于是导致西周传统的雅乐制度不断遭到破坏,于是被孔子等传统文人感叹"礼坏乐崩"。但是从今天的研究角度来看,西周雅乐的社会功能以及内容,并未由于周朝王室式微而完全崩溃,而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下,以不同的形式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产影视剧人物造型创作中的不良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5,(14):57-62
当代中国影视剧创作自进入大片时代以来,越来越重视剧中宏大的场景和华美的人物造型设计。一味追求视觉奇观和经济效益让影视人物造型的创作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也让广大观众对其产生了误读。当今的影视剧创作逐渐走入了一条形式高于内容的创作岔路。在过分追求视觉化、风光化的创作过程中,影视人物造型越来越注重强化的视觉效果、对传统视觉元素过度的展现。哪怕并不符合人物塑造的需要,也会为了显示视觉特色来增加作品的可看性,抓住观众。在这样的创作大环境下,逐渐形成了"解构性写实"和"形式化写意"的不良创作风气。本文将结合这两种创作现象展开讨论,以正创作之初衷。  相似文献   

15.
辛弃疾的文学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他的作品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然而他在福建任上所创作的作品,有了别样的风貌。本文通过对辛弃疾在福建文学活动过程中的心态分析,展示其文学作品与以往创作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日本动漫企业在动漫作品创作之前、之中和之后的全过程中,都积极进行充分的市场化运作,用获得的资金来支持动漫的创作,运营模式体现出"以动养动"的特色.本文以虫制作公司和吉卜力工作室为例,对日本动漫企业 "以动养动" 的运营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刊8期刊发的《论中国图画书的前身后世》一文阐发的主要观点:"中国原创图画书并未因插画的优秀而渐入佳境,中国图画书仍然处于启蒙阶段,其‘走出去’缺少特色和力量"在读者中引起了争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原创图画书在其图画书板块中已经占据显著地位,在图画书市场上,引进版图画书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近年来,中国原创图画书呈现创作、出版两旺局面。本文重点关注的就是:原创图画书在创作实践中如何"主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表现中国式智慧、中国式情感和中国文化的相关典型个案"进行深入分析,对探索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创作规律,进而推动原创图画书的创作和出版繁荣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业界同仁或有较好的启发、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明清易祚,身为明朝皇室后代的八大山人寄情诗画,花鸟画创作成就极高。本文即是从八大山人最具代表性的花鸟画展开,从"异"、"简"、"险"三方面概括并结合具体作品论述其花鸟画艺术的特色,并简要说明八大山人这种绘画风格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微纪录片是"微时代"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主要运用非虚构的创作手法,将碎片化的素材用数字技术制作成风格简约、主题明确、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短小纪录片。系列微纪录片《城殇》在内容创作和艺术表达方面,呈现出与普通纪录片所不同的特色。在新媒体时代,其创作与传播对历史记忆的建构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为今后的微纪录片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94年的《欲望的旗帜》标志着格非创作的转型,从其沉醉于写作主体瞬间感觉的书写,迷恋于及在文本迷宫中高超技艺的展现,转变为重建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努力开掘作品人物的心理空间与精神向度,冷峻而思辨地直逼人的生存迷津。格非转型后的艺术特色非常鲜明地体现在其"乌托邦三部曲"上(2004的《人面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