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选择孙星衍的两篇佚文,考释其中的人物、事件,借以研究作者的交游与生平,为孙星衍的传记研究和全集编纂提供一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
焦桂美 《图书馆杂志》2011,(12):92-96,111
孙星衍的善本书目《平津馆鉴藏记书籍》在洪颐煊的帮助下最终完成,然于文中明确标出的洪氏成果仅有27条小注,大部分成果未作标注。洪颐煊为《鉴藏记》所作工作在其《读书丛录》中尚有部分保存。考察发现,《鉴藏记》著录的338部书中至少有91部是经洪氏之手写录而成,洪氏贡献应予肯定。但洪颐煊作为孙星衍的幕僚,受聘于孙星衍,受其委托撰写该书,虽出力颇多,但该书应是按孙星衍的要求编写,体现了孙星衍的学术思想,著作权应该归属孙星衍。  相似文献   

3.
图书分类法是文化的产物,为文化环境左右。文化环境与学术发展互为表里,学术发展必然影响图书分类法的类目,甚至整个体系的变化。而文化环境又对人的深层心理和学养产生影响,从而潜在地作用于图书分类法。清代考据学风、乾嘉学术体系,以及孙星衍的学养和心理偏向,是其十二分法产生不可忽视的动因。  相似文献   

4.
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决定文化走向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古代的图书分类法,虽然其影响是隐性的,却决定了分类法的体系和发展格局.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则天法地、唯圣和对待思维方式是影响孙星衍十二分法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5.
孙星衍(175-1818),字伯渊,一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武进市)人,乾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小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和考据专家。孙星衍性喜藏书,一生拥有藏书三千余种,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之一;他又为自己的藏书编写了三部影响深远的书目——《孙氏相堂书目》、怦津馆鉴藏书籍记》和《廉石居藏书记》。因此,孙星衍作为一个较为典型的乾嘉学者,其藏书思想及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透射出乾嘉时代的社会风尚,对我们研究清中叶藏书的兴盛及目录版本学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孙星衍对书籍的喜爱是受他的父亲孙书屏的影响。他在《孙氏调堂书…  相似文献   

6.
孙星衍在我国文献学上有着较大贡献,在目录学上打破了清朝时期传统的四类分法,将自己所藏书籍分为十二种类,在版本学上将版本的分类规范而细化,在不同的程度上推动了清代时期版本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我国文献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深层本质,是决定文化走向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古代的图书分类法,虽然其影响是隐性的,却决定了分类法的体系和发展格局。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则天法地、唯圣和对待思维方式是影响孙星衍十二分法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8.
图书分类法是文化的产物,为文化环境左右,文化环境与学术发展互为表里,学术发展必然影响图书分类法的类目,甚至整修体系的变化,而文化环境又对人的深层和学养产生影响,从而在地作用于图书分类法,清代考据学风,乾嘉学术体系,以及孙星衍的学养和心理偏向,是其十二分法产生不可忽视的动因。  相似文献   

9.
论孙星衍的文献学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星衍的文献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在目录学上,他将自己的藏书分为十二类,打破了当时已占统治地位的四部分类法,富有创新精神;在版本学上,他著录版本细致而规范,促进了清代版本著录的日趋合理与科学;孙星衍还善于运用多种方法从事校勘及辑佚,至今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分类是人类认识事物、管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档案和图书同属文献信息系统,但图书分类与档案分类作为两种管理的基本方法,既有很大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一、图书分类与档案分类之间的联系(一)分类对象——图书与档案同属于文献范畴图书与档案,它们都属于文献范畴,它们都是前人留下来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内容较系统完整的信息记录。追溯其发展历史,上古时期还没有现在形式的图书和  相似文献   

11.
孙星衍《周易集解》是乾嘉学派在《周易》辑佚及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该书补辑了李鼎祚《集解》以外旧注5 0余家,搜集佚文5 0 0余条,对李本具有拓宽、补遗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档案分类法》的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档案分类的角度出发,说明了《中国档案分类法》是档案信息分类法。又通过分析图书分类排架与组织分类目录两者的兼容性,论述了图书分类法被赋予两重职能的原因,而借鉴图书分类理论编制的《中国档案分类法》,档案实体分类与档案信息分类两得的不一致性,决定了《中国档案分类法》只具有建立档案目录信息检索体系的一种职能。  相似文献   

13.
《万卷归装图》乃吴文徵为孙星衍所画,为当时众多名士所题咏,于孙星衍传记研究颇富价值。这些史料价值如下:一补史链之缺环,二证已有之史实,三增专史之趣味。  相似文献   

14.
十三本旧著作为民国时期档案学领域研究成果的系统展示,其中蕴含的档案分类思想体现出萌芽时期的特点与发展轨迹,对我国档案分类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著作中的档案分类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并从内涵、原则、标准、技术及程序等角度出发进行比较分析.其次总结民国时期档案分类思想的时代特征,立足时代背景,分析民国时...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通过梳理汉代迄今多部综合目录和中医专科目录中的医书类目设置情况,分析中医古籍分类的特点和演变规律.考证发现:以学科内容为中医古籍分类标准的数量最多;综合目录中,医书多位于二级类目中,但亦有创见者,如郑樵、孙星衍等人即将"医书类"设为一级类目;医书类目的数量经历了"少-多-少"的变化,表明了目录学家的分类理念经历...  相似文献   

16.
陈国琛先生作为民国时期重要的文书档案专家,提出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文书档案改革方案。在文书档案改革中,陈国琛先生十分重视档案的分类问题,他提出了档案分类的标准、程序、分类人员的选拔、分工的标准与分类权限的确定等档案分类思想,并明确提出档案分类与图书分类的不同,不可张冠李戴的观点。此外,他还富有建设性地构建了全国省、区、县、市政府通用档案分类表,即"陈国琛档案分类表"。陈国琛先生的档案分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档案学分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其档案分类思想不仅对当时行政机关档案管理工作有重大影响,同时对现行档案分类体系的构建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星衍是清乾嘉时期著名校勘学家,所校博涉经史、诸子、本草、医方、星经、地记、字书等,成果主要集中在<平津馆丛书>与<岱南阁丛书>中.孙星衍的校勘学思想主要表现为存古书、广流传;证经史、伸汉学;经世用、惠后学三端.在校勘过程中,他注重广集众本、力求全备;精选底本、择善而从;运用多种校勘方法,主张校改原文等.孙氏所校诸书影响当时,享誉后世.  相似文献   

18.
唐代秘书省为国家藏书机构,其最高行政长官秘书监"掌邦国经籍图书之事"[1]1855.下设著作、太史二局,著作局负责修撰碑志、祝文、祭文等事,太史局则掌管天文观测、考订历法、记录灾祥等.因此,秘书省保有重要国家档案,也是当时重要的档案机构.  相似文献   

19.
陈宁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5):134-137
《孙氏祠堂书目》是一部重要的分类书目,为清孙星衍所撰。孙氏不囿传统和权威,按照自己的分类思想,考虑到岁周之数、各类图书数量的多寡、当时社会学术的发展状况等因素,大胆地将所藏之书分为十二大类,创立十二分法。该分法与几臻完善的四分法相比,在类目设置上有很多创新之处,在图书分类史和学科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它在图书著录上的导读作用以及版本著录上的详细说明,对后世乃至今天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档案分类与图书分类关系的两次讨论谈起(上)邓绍兴本世纪的档案工作中,有过两次档案分类与图书分类关系的讨论,发表了一些很有意义的见解,推动了档案分类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本文仅就两次讨论加以剖析和评述,兼论《中国档案分类法》(以下简称《中档法》)与《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