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庆鑫 《兰台世界》2017,(14):84-86
后周太祖郭威为确保柴荣顺利即位和后周政局稳定,谨慎处理立储问题,自广顺三年染疾至显德元年去世期间,在铲除影响政权稳定的职业军人集团势力的基础上,限制外戚势力膨胀,着手为柴荣构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辅政格局,由于惯性政治影响,这个辅政格局对后周乃至北宋初期政治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孙尧 《大观周刊》2012,(35):36-36
强化领导干部清廉的“内约意识”,必须从廉洁、廉政、廉仆、廉责、廉家五个方面着手,使廉政建设成为每位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3.
清代幼帝时期辅政有亲王辅政、太后辅政和大臣辅政三种形式,辅政格局的确立是各方政治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辅政人员之间的争斗会大大消耗清朝的实力。顺治朝的亲王辅政避免了统治阶层的内讧,使清朝得以定鼎中原。  相似文献   

4.
郑秦 《历史档案》2000,1(3):87-92
康熙继位(1661年)以后继续顺治朝的律例校订工作,是全面修订顺治律,还是专门编纂条例,相当一段时间,康熙君臣在两个方面都努力工作,但是,顺治律的修订由于种种原因,终康熙之世也没有完成,却是留下了一部《刑部现行则例》,收在《古今图书集成》里。  相似文献   

5.
康熙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战争和谈判的交替过程中运用力量和智慧为收复台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最后郑氏集团在清政府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接受康熙的招抚谕旨,率台归清。  相似文献   

6.
康熙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战争和谈判的交替过程中运用力量和智慧为收复台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最后郑氏集团在清政府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接受康熙的招抚谕旨,率台归清。  相似文献   

7.
赖晨 《档案天地》2012,(9):43-46
康熙生了35个儿子.11个早夭,其中成年的有24个,这些阿哥们的性格中大多都有凶残暴戾的一面,缺少起码的人性,这是为何?阴毒险狠的雍正正在热播的《后宫甄嬛传》的主角雍正皇帝是个性格很复杂的人物。其性格中固然有勤政刻苦、  相似文献   

8.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当然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唐朝提倡清廉的为政风气的基础上的。本文主要对唐朝大历年间宰相杨绾在朝廷为政期间的清正廉洁的事迹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康熙帝极为注重自身尚武精神的培养与发扬,并且开创了皇子教育的"家法"制,着重强化对皇子们骑射武功的教育,尤其是尚武精神的培养。本文就以康熙教子来浅窥清皇室对尚武精神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0.
康熙帝极为注重自身尚武精神的培养与发扬,并且开创了皇子教育的"家法"制,着重强化对皇子们骑射武功的教育,尤其是尚武精神的培养。本文就以康熙教子来浅窥清皇室对尚武精神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1.
肖菲 《兰台世界》2013,(12):110-111
李光地是清初著名政治人物,也是康熙年间在学术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在科学活动组织方面,李光地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从李光地与康熙、梅文鼎之间的学术交往事迹入手,对李光地在清初科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南书房"是康熙时期具有较强政治色彩的一个重要机构,具有多重政治作用。本文对康熙时期"南书房"的政治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清廉”二字安身立命的马英九被政敌扣上了“贪腐”的帽子,面临着政治生涯中最大的一场危机。一贯的清誉仍然是马英九抗击打的盾牌,不过,若要化危机为转机,还要看他领导国民党度过台湾政局最混乱时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光地是清初著名政治人物,也是康熙年间在学术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在科学活动组织方面,李光地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从李光地与康熙、梅文鼎之间的学术交往事迹入手,对李光地在清初科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结合定西师专和定西市经济文化发展形势的基础上,从院校特色和地方特色两个方面,探讨了定西师专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思路。建设思路的核心是始终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一条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康熙对古代书家作品有着较为广泛的学习取法。《石渠宝笈》中著录了康熙临摹二王以降包括智永、褚遂良、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祝允明等名家书迹169件,其中临摹董其昌的作品最多,有63件。从这些作品的时间分布看,康熙从少年时代开始直到晚年,对古代书家作品的学习都不曾间断。《石渠宝笈》和《佩文斋书画谱》著录了较多康熙对古代书迹的题跋。通过对这些题跋的梳理,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康熙推重晋人书法,以二王作为评价包括董其昌在内的书家水平高下的标准,宗王喜董成为康熙重要的书法观念。同时,其在题跋中也表达了学书是为政余暇之事、书家当重人品修养的主张。康熙宗王喜董书法观念的形成,有书法发展时代背景和自身喜好的因素,也有政治因素。  相似文献   

17.
康熙中期,清朝的社会秩序趋于稳定,政权得以巩固,但吏治腐败问题却日益严重,于是整顿吏治提上议事日程。在此背景下,康熙帝下令重开风闻言事,言官受到鼓励,一些大案、要案得以揭发,这对康熙中后期的吏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圣旨是古代皇权的象征,大家所熟识的圣旨的开头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此件圣旨为何以“皇帝制曰”而不是“皇帝诏曰”?据考证,皇帝的命令有“诏书”和“制书”两种,“命为制,令为诏”.“诏曰”是诏告天下,凡重大政事须布告天下臣民的,使用“皇帝诏曰”.“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时使用的,凡是圣旨中表达皇恩浩荡时,都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制曰”只为宣示百官之用,并不下达于普通百姓.此件圣旨是一件敕命圣旨.敕命,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古代皇帝的委任令、嘉奖令,按品级填写颁发,除了授给官员本人外,还用于封赠其先祖或妻室.一般来说,官员如果政绩突出会得到皇上的封赠,五品及以上的官员封赠的文书为诰命,六品及以下的官员为敕命.这种文书对格式要求非常严格,文书的起句、事迹的叙述以及结尾的褒奖句式上都有严格规定.  相似文献   

19.
李中勇 《历史档案》2005,4(3):76-82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新航路的开辟,从16世纪中叶开始,西方殖民主义势力迅速向世界各地渗透。“1594年荷兰船只被禁人里斯本后,因无法间接获得中国产品,遂率舰东来”。荷兰于1622年侵占了我国台湾,作为其在亚洲的重要贸易中转站并大肆掠夺。1661年,郑成功为建立一个有效的抗清根据地,  相似文献   

20.
吴建 《档案与建设》2020,(4):74-76,80
康、乾二帝分别六次南巡至苏州,均沿运河游览两岸名胜,赋诗、题匾联。在康、乾二帝所关注的30处苏州运河景观中,寒山、灵岩山和虎丘等9处苏州西部山地景观,不仅在整个景观格局中处于核心地位,还是展示苏州地域文化的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