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子更注重从外在规范的礼来建构社会秩序。对荀子来说,礼作为社会规范对个人具有矫性养欲、规范行为的价值;对社会具有以礼定分、群居之道的价值。这是达到荀子重建群居和一、正理平治社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价值论之评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长华 《图书与情报》2001,(4):17-18,23
文章对图书馆几种较典型的价值观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纠正错误价值对图书馆学研究的负面影响,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推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真正繁荣和进步。  相似文献   

3.
从荀子关于礼的起源,分析人欲望的产生,倡导提升人的知识欲望,提出图书馆员应践行服务礼仪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欲望,进而提高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相似文献   

4.
战国末期伟大的思想家荀况提倡把礼法结合礼本刑用作为建设封建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和"治之经,礼与刑"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李文杰  付淑娥 《兰台世界》2013,(11):123-124
战国末期伟大的思想家荀况提倡把礼法结合礼本刑用作为建设封建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和“治之经,礼与刑”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余新红 《大观周刊》2012,(4):196-196
古人云:重中和之道,尚善教之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除了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高超的教学方法,还要注重中庸之道,有良好的教育学生的方法以及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不能干篇一律,只能因材施教。教师只有用高尚的品德和仁爱之心去感染学生,学生才可能以积极的心态,礼貌的态度去回应老师,做到以尚善之德孕尚善之礼。  相似文献   

7.
荀子倾注其毕生的精力智慧总结百家诸子学说,凭借其渊博的学识、超人胆识能力,在实践的积累之下,在"尚儒学、融百家"的基础上提出了"性恶论",构建了独树一帜、特色鲜明的管理思想体系,使其成为"百家争鸣之集大成者",其理论为秦汉时期封建专制统一政权的国家治理奠定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群居和一"的管理目标"、尚贤使能"的人才管理策略"、礼法相成"的管理手段等成为荀子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荀子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其学识精深渊博,以先前的儒家学说为基础,又融合归纳了各家的优点,并且加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德育思想体系。他的德育思想包含自然观、隆礼、义利等内容,并且注重实践性,别具有人文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荀子和叔本华思想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虽然二者的逻辑起点都是人欲,但由于一者立足于群体,一者立足于个体;一者继承了儒家的实践理性,一者坚守非理性主义的立场,从而形成二者美学思想的根本分歧.  相似文献   

10.
马新锋 《兰台世界》2007,(2X):50-51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荀子和叔本华思想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虽然二者的逻辑起点都是人欲,但由于一者立足于群体,一者立足于个体;一者继承了儒家的实践理性,一者坚守非理性主义的立场,从而形成二者美学思想的根本分歧。  相似文献   

11.
档案价值论     
  相似文献   

12.
信息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新闻价值论     
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望,我们把“新闻价值”视作资产阶级新闻观加以批判和扬弃。然而,在我们具体的新闻工作中,记者的采访、写作却不是有闻必录的——他要用党的方针、政策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愿望去衡量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从而决定取舍;而编辑对记者稿件的处理也不是一视同仁的,他同样要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愿望去衡量记者的稿件,从而决定稿件的取舍和编排的位置——这就是说,尽管我们在口头上、理论上否定“新闻价值”论,却又摆脱不了“新闻价值”理论的要求,并且不能不根据这种要求去指导我们的新…  相似文献   

14.
档案价值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档案是国家的财富 ,是人类记忆的重要载体。一个国家保存的档案年代是否久远、数量是否浩瀚 ,是这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研究和探索档案价值的本质和特性以及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性 ,是档案学理论的重要课题。档案价值论的建设 ,不仅对档案学理论发展和档案工作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而且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将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档案价值论 ,以档案价值现象、本质及其运动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本文主要由三个理论部分组成 :一、档案价值本体论档案价值本体论是档案价值理论体系的基石 ,…  相似文献   

15.
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礼仪制度的初步形成时期。在礼仪制度初步形成的过程中,玉逐渐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成为古人在祭祀、朝会、交聘等礼仪场合所使用的重要器物之一。玉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玉璋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礼器之一,系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器物。《诗经》里有:"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在所出土的玉璋中,商代以后的较少,战国以后难见。玉璋形  相似文献   

16.
籍田之礼由周代始,其中的文化功能往往被解读为重农敬祖,其实质对国家的政治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历朝对籍田之礼的重视与传承均是这一文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东晋褚太后敬父礼之议是一次经学立场、价值取向与现实政治考量交织在一起的大辩论。此议发生的时间不是《通典》所记的永和九年,而最可能在永和元年正月到七月之间。争议围绕褚太后以何种礼仪与其父褚裒见面而展开。蔡谟等人主张依邴原议,何充等人主张依郑玄议。尽管蔡谟等人的意见更符合当时流行的"亲先于君"的观念,而且得到褚太后本人暗许,但何充依仗自己执掌建康朝廷大权的地位与地方实力派的支持,仍然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籍田之礼由周代始,其中的文化功能往往被解读为重农敬祖,其实质对国家的政治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历朝对籍田之礼的重视与传承均是这一文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20.
在我国,从五十年代出版社逐渐建立起,编辑工作一直是出版社的中心工作.而在编辑工作中,审稿又一直是编辑工作的中心.各级编辑人员的全部工作中,审稿工作都占有很大的分量.虽然审稿工作一向受到重视,但对审稿工作意义的认识,却可以说一直是不够全面的,而只是片面地强调了它的“把关”意义.人们不仅在口头上把审稿称之为“把关”,出版社的老编辑、领导对青年编辑也只是强调审稿就是“把关”、审稿就要“把好关”等等.以致于后来在一些文章中,也是这样说.日渐月染,审稿就似乎即“把关”,“把关”就似乎即审稿,二者仿佛变成为同义词了.将审稿等同于“把关”,实际是以偏概全了,是没有全面认识到审稿的意义.所谓“把关”,指的主要是“把政治关”——虽然有时其意义是超出“把政治关”,但实际就是要防止政治性错误.政治性错误自然是应该防止的,不能让我们的出版物中出现政治性错误,因此,“政治关”是应该要“把”住的,这点自然没有问题.因为,我们出版事业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审稿工作就具有政治性工作的性质.把住政治关,无疑也就是审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审稿的意义、作用决不仅仅是“把关”,因而也不能把审稿与“把关”等同起来.“把关”只是审稿意义、作用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