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台世界》2014,(S6):80-81
<正>1905年9月,俄国在日俄战争中战败,将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大连地区变为日本殖民地。从此,开始长达四十年的殖民统治。日本在大连的殖民统治时期,在经济上进行疯狂的掠夺,并且以殖民金融作为掠夺手段。日本为取得对大连金融界的绝对控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日本在大连地区所设置的三大金融机构横滨正金银行大连支店旧址位于中山区中山广场9号,1909年始建,1910年竣  相似文献   

2.
1898年3月,沙俄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将大连湾与旅顺变成沙俄的租借地。由此开始,大连地区由俄国统治七年之久。沙俄为了加强对大连地区的统治,1899年建立达里尼市,这也是大连市最早的建市时间。1904年,由于俄国的远东政策与日本的大陆政策相冲突,爆发了日俄战争。  相似文献   

3.
1898年3月,沙俄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将大连湾与旅顺变成沙俄的租借地.由此开始,大连地区由俄国统治七年之久.沙俄为了加强对大连地区的统治,1899年建立达里尼市,这也是大连市最早的建市时间.1904年,由于俄国的远东政策与日本的大陆政策相冲突,爆发了日俄战争.战争的结局是日本占领了大连地区,俄国从大连这片土地上撤走,从此日本统治大连地区长达40年之久,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才退出大连.俄日两国先后对大连地区进行统治,与统治相适应,在大连地区建立不少具有殖民统治特点的建筑.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对东北早期博物馆的建立做一概述,以期为我国博物馆史的研究提供些微参考。一.日、俄在东北设立的博物馆东北地区第一个博物馆,是由日本侵略者在旅顺创建的旅顺博物馆。1916年日本关东总督府在旅顺创办“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博”,其馆址是原俄国人未建成的军官俱乐  相似文献   

5.
<正>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随着西方列强殖民统治的加强,在租借地域内逐渐出现了现代意义的警察制度,用以保障辖区内的秩序和治安。在沙俄租借的旅大地区,建设中的达里尼市(今大连市旧称)1900年就成立了警察局。通过研究从俄罗斯征集回来的档案资料,我们了解到,沙俄租借旅大之初,根据《东清铁路公司章程》和沙皇的最高命令,达里尼市及港口区域的治安主要是由中东铁路公司的警卫队来承担。随着达里尼市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的推进,大量的  相似文献   

6.
正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俄双方正式承认边境贸易的合法性,并首次明确两国可持执照往来,允许贸易互市。大批的俄国私商遂组成商队,携带皮毛来华贸易。康熙三十二年,清廷定制,准许俄罗斯隔三年来京贸易一次,每次不得超过200人。康熙三十四年,沙皇彼得一世下令禁止私商对华贸易,由西伯  相似文献   

7.
动态与书讯     
由陈春华编译的《俄国外交文书选译——关于蒙古问题》一书,已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的《边疆史地丛书》,已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这部书系统地反映了沙俄趁我国发生辛亥革命之机,大举侵略我国蒙古地区,以及我国政府为捍卫领土主权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而反映这些史实的俄国外交档案,迄今尚属首次公布。该书所收文件译自苏联官方于三十年代出版的沙皇政府外交档案汇编及俄国外交部橙皮书等。其文件包括俄国外交大臣就蒙古问题给驻华公使、驻蒙古领事等的训令及来往密电,外交大臣呈沙皇的报告及内阁会议记录等,共三百多件。这些文件反映了沙俄精心策划外蒙“独立”,逼签俄蒙协约及商务专条、铁道条约、电线条约;向外蒙派驻外交代表、军事教官、财政顾问;在外蒙开办银行,组建军队等,把我国外蒙地区变成了俄国的附属国,以及对我国施加压力,逼迫我国签署了中俄北京声明文件、中俄蒙恰克图协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使我国丧失了大量利权等历史事实。还反映了沙俄在策划外蒙“独  相似文献   

8.
复县界碑考     
崔再尚 《兰台世界》2016,(10):157-159
在近代历史上,大连地区先后被俄国和日本侵略者占领。他们通过不平等的条约,侵占"关东州"地区,并肆意扩张土地,大连人民为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行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目前,大连地区留下的界碑十分稀少,尤其是中国人树立的界碑甚为罕见。本文从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藏的两通复县界碑入手,通过研究俄国和日本侵占辽东半岛,树立界碑的历史,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领土的史实。  相似文献   

9.
《兰台世界》2014,(2):F0003-F0003
中日甲午战后,俄国以“三国干涉还辽有功”为由,于1896年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中俄密约,取得东清铁道修建权,又于1898年取得从哈尔滨经长春、沈阳到旅顺的南满支线修建权。  相似文献   

10.
<正>中日甲午战后,俄国以"三国干涉还辽有功"为由,于1896年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中俄密约,取得东清铁道修建权,又于1898年取得从哈尔滨经长春、沈阳到旅顺的南满支线修建权。1899年11月,俄国人修建南部支线到奉天(现沈阳),在老道口附近即沈阳站北货场处修建了沈阳第一座火车站,俄国人称之为"茅古甸"(满语"mukden"的俄语音译,即盛京),当时只有正线两条、站线三条和专用线一条,属于四等小站。站房为俄式青砖平房,建筑面积1244平方米。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6,(13):2-11
1905年至1945年,日本在殖民统治旅顺大连的过程中频繁进行新闻立法,其中以《关东州及南满附属地地出版物令》的制定与讨论最具代表性。由于当时日本新闻立法的环境及该法案与日本对满政策不符的关系,它最终被日本政府撤回而未得以颁布,致使目前中日学界根本无人提及。笔者通过对原始档案的梳理与解读,一方面,指出它是日本中央政府首次为殖民地量身打造新闻法,足以代表日本殖民地最高的新闻立法水平。虽然此次立法未能完成,但是直接影响到后来"满洲国"新闻立法。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它是内地延长主义与在地化的杂糅,综合了当时日本国内《出版法》与《新闻纸法》的核心内容,是日本内地延长主义的直接体现,同时在延长的过程中对日本法律进行有意识的删改,使之服务于在地殖民统治的需要。它对于新闻与出版而言限制充分而保护缺失,本质上仍然是一部出版物管理法,可谓是一部钳制新闻与出版自由的恶法。  相似文献   

12.
一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胜国,从沙俄手中夺取了我国东北旅顺、大连地区的"经营权",大连成为日本租界地,被称为"关东州".同时继承了沙俄南满铁路的种种特权,成为向中国东北腹地扩张的基地.  相似文献   

13.
徐昊天 《新闻爱好者》2010,(11):106-107
1897年11月,德国借口"巨野教案"强占青岛。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胶澳租借条约》,成立胶澳总督府,至此青岛沦为德国殖民地。  相似文献   

14.
由陈春华、郭兴仁、王远大翻译的《俄国外交文书选译(有关中国部分1911.5—1912.5)》一书已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译自三十年代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帝国主义时期档案出版委员会编辑出版的沙皇政府及临时政府档案文献汇编《帝国主义时期国际关系》第二辑,第18卷、第19卷。 本书收录了这两卷中有关辛亥革命时期中俄交涉的全部文件,共三百多件。这些文件涉及辛亥革命发展进程、列强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列强承认民  相似文献   

15.
周海娟 《传媒观察》2014,(10):69-7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政府在台湾施行了严厉的战时新闻统制,广播成为总督府进行舆论强化与战时动员的重要工具。台湾总督府既加强海外广播,又对台湾民众实施"皇民化"教育。同时,通过广播节目的调整,强化战时舆论管制。总督府的战时广播宣传是日本实施殖民统治和战时扩张的帮凶。  相似文献   

16.
《兰台世界》2015,(Z1):87-88
<正>1906年,日本殖民地当局在大连地区进行城市规划,将市区划分为大连中心区和旅顺行政城区(旅顺另称旅顺市)两大部分,即子母型城市格局。其中旅顺主要是围绕关东都督府的行政办公区和军港区进行规划的,而大连中心区则确定为海港、工商业、文化、居住和旅游城区。经过几年的建设,在旅顺地区日本设置的行政机构,其建筑遗迹包括:关东司令部旧址、关东州厅旧址、关东宪兵队本部旧址、警官练习所旧址、旅顺高等(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旅顺大和旅馆旧址位于今旅顺口区文化街30号,建筑面积3796平方米。自1909年开始,满铁先后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七座带有情报机关色彩的连锁宾馆,统称为"大和旅馆",旅顺的大和旅馆就是其中之一。旅顺大和旅馆的建筑最初并不是由日本人建立的,而是由俄籍华裔商人纪凤台于1903年修建的。纪风台是山东黄县人,早年在西伯利亚开办商号。期间纪凤台与俄国官吏互相勾结,为其提供中国的边防情报,并加入了俄国国籍。沙俄霸占旅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后,沙皇政府趁机策动外蒙古呼图克图和封建王公“独立”,以达吞并蒙古之目的。“独立”后的库伦傀儡政权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财政困难,沙皇政府为维持库伦傀儡政权,主要是为巩固俄国在蒙古地区所取得的地位,多次向库伦政权提供巨额贷款,并派遣财政顾问。沙皇政府还借贷款之机,逼迫库伦政权签署俄蒙政治协约、商务专条、铁道条约、电线条约等,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攫取了种种特权,并以贷款为手段拉拢呼图克图、内阁总理大臣、司法大臣等外蒙傀儡政权的重要人物,使之依赖俄国,“忠心耿耿地”为俄国效力。这里选译的俄国外交文书,集中反映了沙皇俄国以贷款方式侵略我国蒙古地区的情况,可供研究中华民国史、中俄关系史及我国北部边疆地区史地参考。文中注释,除写明译者注外,均为原编者注。文件中的日期,方括号外者为俄历,方括号内者为公历。文件的署名,无[ ]者为原件所有,有[ ]者,表示原件本无署名,刊印时由原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9.
贡貂、赏乌林制度,是清朝对东北边疆少数民族实行有效管辖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制度实施多年,卓有成效。它虽然是清朝统治者强化封建统治,驾驭少数民族的一条国策,但客观上对巩固东北边疆,维护国家的统一,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1858年的中俄《瑗珲条约》和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是沙皇俄国野心勃勃,坚持推行侵华政策,强加给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两个条约,沙俄攫取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领土,  相似文献   

20.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沙皇俄国曾陆续派普提雅廷、彼罗夫斯基和伊格纳切夫出使中国。在论及此事时,近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词典》说普提雅廷与伊格纳切夫分别于1857年3月和1860年出任驻华公使。这一说法,是值得怀疑的。 1828年中俄《恰克图条约》规定,一国因“紧急事件”需要派出外交人员时,应先以“公文知照”,经允许后方可入境,事毕即归,对方有责任提供各种方便及费用。此后,这一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