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时期,琴学受到了宫廷、文人以及社会大众的广泛喜爱,在这样的背景下,宫廷琴师朱文济开创了北宋琴僧系统,夷中大师、僧义海、僧知白、则全和尚作为北宋琴僧的代表,不仅琴技精湛,更是留下了一批琴学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2.
古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孕育出古琴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宋代时期,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文人、僧人因在古琴上有共同的审美追求而交往密切,尤其出现了儒佛相容的现象,为琴僧师传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对北宋琴僧师传体系的琴乐传习进行研究,以期为古代音乐教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琴僧是琴乐和佛教两种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所以对于琴僧的研究有利于使我们更加了解古琴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这里我们重点以琴僧东皋为例子对其贡献和影响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4.
琴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琴乐则是明代音乐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明代琴乐在琴曲、琴师、琴歌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获得了长远的发展。文章展现了明代琴乐的面貌及主要成就,以期为中国古代古琴音乐研究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丘乐媛 《文化遗产》2015,(1):151-156
本文首先陈述白沙生活中琴事的无尽雅趣;其次,指出琴心本于真情,琴乐的价值依据在天道。第三,白沙认为天道无心,故有"素琴无弦"的琴乐理趣;第四,论述琴心不滞于有、无,体现出白沙"自得之乐"的精神追求;最后,指出呈现至美琴乐的琴外工夫包括"静坐"、"勿忘勿助"。  相似文献   

6.
虞山琴派是严澂所创,是明清之际最重要的古琴流派,历来都被琴史所推崇。本文就较为深入地介绍了虞山琴派严澂的"琴"生,以及从虞山琴派的清微淡远来看其对后世琴界的历史影响,剖析了虞山琴派创始人严澂的一生。  相似文献   

7.
故宫博物院"金漆花鸟琴"为清宫旧藏古琴,与其它传世古琴不同,它的漆地表面有用金粉和颜料描绘的龙纹、花鸟、山石等纹饰,琴上龙纹图案,琴侧的花菱纹,琴面和琴背的花卉等,均与传统中国漆器上的纹饰存在明显差别,具有日本纹饰的显著特征。从髹漆工艺看,琴上纹饰和花鸟图案,创作技法上采用日本平莳绘、高莳绘、色粉莳绘等不同莳绘的髹漆技法。考察日本古琴发展及中日贸易关系,江户时代(1603—1867年)后期,古琴在日本颇为流行,并一度在日本成为一种时尚,古琴文化的发展在日本达到鼎盛时期。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张"金漆花鸟琴",具有江户时期日本莳绘漆器的艺术风格,应该就是受中国古琴在日本盛行风气影响的产物,它是日本江户时期制作的莳绘工艺品,而后流入中国,并为宫廷所收藏。此琴进入清宫的时间,当在乾隆末期前后。  相似文献   

8.
说“琴挑”     
王立洲  王立君 《兰台世界》2016,(16):137-138
司马相如"琴挑"文君,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首先,"琴挑"具有原始生殖崇拜的文化印记。其次,琴是阴气的象征,万物长养的象征,具有谐和阴阳的功用。最后,琴是儒家思想观念的投影,琴挑是士大夫文化的表象之一。  相似文献   

9.
陈婕 《文化遗产》2017,(2):150-156
东莞可园主人张敬修为绿绮台琴而名绿绮楼,广邀文人墨客于园内雅集,诗文唱酬,着意丹青,工词诵琴。除却张敬修及诸好友诵琴外,张氏家族子弟张嘉谟、张振烈亦有听琴操缦的文字,经由钩沉可园相关人事代谢,探文人雅士生活情景,可勾勒可园琴事本末,测绘岭南琴缘画图,以资琴史之阙。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概述了蒙元初期政治家耶律楚材的成长历程及研究,然后从五个方面对蒙元初期政治家耶律楚材的"琴学"造诣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较为深入地分析了虞山琴派对明清时期以及后世琴界所产生的历史性影响,也剖析了该琴派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四川大学图书馆藏有一部《问琴阁丛书五种》,《中国丛书综录》总目将其等同于《问琴阁丛书》。文章通过比较两部丛书的具体内容和版式特点,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并指出在全国性古籍编目中两者应分别立目。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夏,我们在参加江苏省特色民间文化普查中,收集到一组关于扬州广陵琴派第十代传人刘少椿的照片。这组珍贵的历史照片档案反映了刘少椿及其好友、家人对古琴的情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  相似文献   

14.
春秋末期,晋国最著名的音乐家、艺术家、政治家、思想家师旷认为音乐不但能通山川、耀祖宗,自娱自乐,而且是国家、宫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师旷的音乐成就反映了晋国整体的音乐风貌,他在音乐方面的艺术成就体现了先秦音乐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附录阮元《四库未收书目题要·琴操二卷提要》云:“隋唐两志有孔衍《琴操》一卷”,误,《隋书经籍志》作“《琴操》三卷,孔衍撰”,《旧唐书经籍志》作“《琴操》三卷,孔衍撰”,宋本《新唐书艺文志》作“孔衍《琴操》二卷”,殿本《新唐书艺文志》作“孔衍《琴操》一卷”.提要又言此《琴操》二卷即陈振孙所见一卷本,亦误.玆辨析订正.  相似文献   

16.
王武 《兰台世界》2015,(9):18-19
天琴是广西壮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传统乐器,这种乐器形制独特,它音域宽广、音色圆润,可用于独奏,也可以用于歌、舞伴奏,深受壮族人民喜爱,是壮族继铜鼓之后又一个彰显壮族民乐的重要器物。  相似文献   

17.
王汉君 《兰台世界》2013,(11):96-97
嵇康是魏晋时代著名的音乐家、文学家,是“竹林七贤”之首,也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琴赋》是嵇康唯一保存下来的赋作,也是他独特音乐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8.
嵇康是魏晋时代著名的音乐家、文学家,是"竹林七贤"之首,也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琴赋》是嵇康唯一保存下来的赋作,也是他独特音乐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茅迪 《大观周刊》2011,(47):82-82
《溪山琴况》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重要代表作品,深入细致的论述了古琴演奏技术、技巧及音乐表现理论。该书反映的音乐思想,对器乐演奏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水汶 《兰台世界》2011,(7):64-65
对于苏轼《琴诗》的评价,有的极尽赞誉,有的却只将其视为戏作。从创作动机来看,视苏轼《琴诗》为戏作是有道理的。但是,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并被长期流传,不仅取决于作者的创作动机,更取决于作品的内在意蕴及文学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