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亲亲相隐"体现了中国传统法律的亲伦精神,其根源在于人性的情感本源。现行刑事法律否定了"亲亲相隐",出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断裂,导致人性的沦丧和异化。为此,应该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转化创新,对刑事法律进行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2.
“亲亲相隐”是我国古代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而在当代刑事法律当中却没有规定这项制度。本文追溯了我国古代“亲亲相隐”制度的演变,分析了它的当代法学价值,列举了它在世界其他国家法律中的适用,阐述我国应当重构该制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孟子的"窃负而逃"的故事说起,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儒家伦理法体系下解读该故事,同时探究孟子这种方案选择背后的利益博弈与价值取向,以求加深对儒家"亲亲相隐"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阐述“亲亲相隐”制度的发展历史,全面分析亲亲相隐制度中呈现的法律思想及历史功能,进而提出我国现行刑法领域需要“亲亲相隐”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阐述“亲亲相隐”制度的发展历史,全面分析亲亲相隐制度中呈现的法律思想及历史功能,进而提出我国现行刑法领域需要“亲亲相隐”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一、“亲亲相隐”制度的主要内容
所谓“亲亲相隐”,又称“亲亲得相首匿”,是指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所规定的夫妻、父母、子女以及特定的亲属之间相互隐瞒罪行可以免除处罚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正>"亲亲相隐"是中国古代法律的一项基本制度。根据《大百科全书·法学卷》所下的定义":亲亲相隐是指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不论罪,反之要论罪"。亲亲相隐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法律伦理在刑事法上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两千余年。纵观亲亲相隐的发展史,其经历了思想主张、刑事政策、上升为法律原则、法律 相似文献
8.
在修订刑事诉讼法生效之后,记者因对法律修订之处不了解,可能出现两种不利情况:一是记者仍然照老规矩办事,找不准自己活动的底线,结果涉嫌非法获取信息或者侵权;二是不会运用法律赋予权利而畏首畏尾,失去了合法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机会。 相似文献
9.
"亲亲得相首匿"源于孔子"亲亲相隐"观点,在汉朝时确立为刑法适用原则,这一原则被整个封建王朝所沿用。这个原则充分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在法律与人情之间的取舍,也是中华法系中亲属关系高于法律的体现。这一制度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能够给立法者启示,就这一原则产生原因、发展状况、体现的时代特征等进行分析,并揭示该原则的现实意义,从而确立道德与法律、情感与正义的最佳结合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提供理论上的创新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先问亲邻"制度是我国古代对于不动产交易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法律依据,是古代社会以家族为基础本位的农业社会制度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法律制度,文章就针对此问题进行详细地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育儿APP是顺应“互联网+教育”浪潮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家长学习育儿知识、交流育儿心得以及购买教育产品等方面的需求。本文以育儿APP里的现象级应用“亲宝宝”为例,探析其在内容、对象、方式等方面的传播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以期为育儿类APP的未来发展定位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杨萍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4)
让法律专业学员运用法律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提高准确运用“法律语言”,逻辑分析、推理和论证的法律思维能力,是广播电视大学法律专业的培养目标。但在广播电视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没有“法律语言”课,这给学员准确、规范的使用“法律语言”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人通过广播电视大学法律专业课教学,摸索一些渗透“法律语言”内容,着力培养学生良好“法律语言”的粗浅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职业精神是由"知"的领域与"无知"领域共同构成的统一体.狭义上的"知"是指能够用语言明确表达的理论性知识,"无知"则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理性不及或尚未认识的知识内容;在"知"与"无知"之间还存在一种非常重要的实践性默会知识.如果图书馆职'业精神的研究,仅仅以"知"或"全知"预设为基础,不仅会遮蔽"无知"的存在和默会知识的重要性,而且可能导致极具误导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抗战后的“方型周报”作为小报的变种不仅出现时间集中,作为“黄色潮流”中的集中代表也影响广泛,具有人类学意义上的“热点时刻”或者“热点事件”的典型意义.本文通过描述“方型周报”兴起与衰落过程中各方势力“台前”表现与“幕后”角色变换,呈现出了新闻界共同体内重构过程的复杂图景,并由此为本文提供了进一步思考和理论阐发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以“想象力消费”作为视域切入,以审美主体为出发点,需要考量美学重构的三个问题,包括:技术迭代下的“泛审美”体验,审美主体的内在重构与公共审美空间内的叙事模式异变。以融媒体时代为背景,消费主义心理与行为作底色的情况下,想象力消费必然在寻求一种对美学的“破壁”,呼唤一种对美学的重构。但在走向重构过程中,这种“后想象力”是一把双刃剑——既极大程度地满足创作者的创作动力和接受者们的视觉消费需求,又产生了空有形式,却匮乏实质精神意义的产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