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兰台世界》2015,(6):161
<正>奉天造币厂历史悠久,它的前身可以迫溯到始建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的盛京机器局。盛京机器局由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奏请设立,厂址选在奉天省城大东边门里一座旧军营,主要从事银圆铸造和军火制造,厂内机器设备全部从德国引进。建厂之初,盛京机器局并未制造军火,只于建厂第二年进行了银圆的试铸,并于1898年正式生产出一圆、五角、二角、一角和半角等不同规格的银币。银币具有生产工艺先进、成色固定、形制统一、重量一致、便于携带和计算简便等特点,相较过去国  相似文献   

2.
1896年8月兴建的盛京机器局,涉足造币、军工行业。1902年,将机器局内制造银圆的部分与生产机器部分分开,分别设立奉天机器局、奉天制造银元总局。1903年,机器局从事军械生产,奉天制造银元总局开始制作铜元。1914年,经合并成立奉天造币厂。它开创了沈阳近代民族工业的先河,并成为沈阳历史上最早的近代民族工业。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辽宁营口成为近代东北地区第一个通商口岸,开埠设关(山海关),并"邀请"洋人帮办税务,从此洋货长驱直入,成了西方列强进行经济侵略的门户。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政府相继在奉天(沈阳)、安东(丹东)、大连三地开埠设关(即奉天关、安东关、大连关),管理轮船贸易。  相似文献   

4.
奉天同善堂     
<正>奉天同善堂创始人左宝贵,字冠廷,回族,光绪元年(1875)巡视奉天期间,多次微服屈身民宅,访贫问苦。每逢大疫重灾,他都率先捐资赈济,同时着手建立发展慈善事业。光绪七年(1881),左宝贵顾及"天花"对百姓的危害,创办了旨在救民济生的牛痘局,常年接种牛痘,首开奉天接种疫苗之先河。此后,为照顾无依无靠的孤老、路边啼哭的弃婴、冻绥街头的残者、赎身从  相似文献   

5.
萃升书院     
<正>萃升书院始建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由时任奉天府丞任亦瓕创建,院址设在奉天城天佑门内府丞公署东侧,最初只有厅堂三间。乾隆初年,在德盛门学宫旁建立义学将其扩建,改为沈阳书院。此后,沈阳书院规模初备,声名远播。萃升书院是沈阳城内最早的大学,历任院长也多为德高望重的学界泰斗,被誉为"关东才子"的王尔烈也曾执教萃升书院。光绪二十四年(1898),由于俄军占据院舍,萃升书院逐渐荒芜颓  相似文献   

6.
德州北洋机器制造局,在德州“大西门外上码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筑”,“至民国十四年(1925)冬”“停办”,前后在德州存在23年之久。同治六年(1867),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天津创办了天津机器局,光绪二十一年(1895)改称北洋机器局。光绪二十六年被八国联军毁坏。袁世凯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于光绪二十八年将北洋机器局被劫后残存的机器设备移到德州,开办了德州北洋机器制造局。袁世凯选德州办这一军火工业的主要原因:其一,天津是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在德州办局,可以避免与帝国主义的摩擦,减少麻烦;其二,德州地近京畿,在德州办局便于控制,其三,德州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水陆交通重要枢纽,便于产品分拨调运。德州北洋机器制造局,位于德州西门外运河码头东岸的花园,东临津浦铁路火车站,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我国香烟广告的题材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第一支香烟于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出现在上海,由美国人菲利克携带来华零售,品牌有"品海"、"老车"两种①.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中外合资的"北洋烟草公司"在天津开业.随后美国烟草大王杜克家族的"英美烟草公司"也开始在中国销售卷烟.到了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华侨简照南在香港创办"南洋烟草公司",第一支击败洋烟的中国香烟制造出来.  相似文献   

8.
郭建平 《兰台世界》2002,(11):38-39
奉天的职业教育始于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日本人于1904年在营口设立的商业学堂除外)。当时奉天学务处将游学预备学堂改为实业学堂,名为奉天高等实业学堂,位于省城大西门外热闹路。设工业预科、高等药学科、矿业预科等学科。1913年增设实业预科,同时,学校改名为奉天公立专门学校。除此之外,奉天还有几所中等职业学校,即1906年设立的奉天省城官立中等农业学堂(内设农业本科、预科,蚕桑速成班、完全班及补习班)和1908年设立的奉天省城官立中等森林学堂(后改为奉天官立农林学堂,内设森林预科、本科及速成班),1910年成立的东边商科实业学堂,加上营口商业学堂(日本人所办),民国之前,奉天的职业学校就只有这五所。  相似文献   

9.
沈阳的公共图书馆事业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但在解放前的四十年里仅有六所公共图书馆。即清末民初的奉天图书馆、新民县图书馆和辽中县图书馆;日伪时期的“八幡町图书馆”、伪满洲的“国立中央图书馆奉天分馆”;“九、三”胜利后的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建立的“辽宁省立图书馆”。六所公共馆的总藏书不足50万册。其概况是: 一、奉天图书馆奉天图书馆是沈阳最早的公共图书馆,是今沈阳市图书馆的前身。建于1907年(光绪33年)6月30日。经奉天将军赵尔巽准许,由提学使张鹤龄创办。馆址在省城天佑门内路西程牛录官厅(小南门里宗人府胡  相似文献   

10.
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民政部决定统一全国的巡警学堂规制。据民政部统计,到这年九月,全国已设立20多所巡警学堂,"查各省举办巡警学堂,直隶首设,四川继之,据报如奉天、山西等省设立学堂者计有三十余处之多。查阅所拟章程、编制、  相似文献   

11.
叶赫那拉·慈禧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死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卒年74岁,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掌控晚清政权达47载.在同治、光绪两朝,她曾三次垂帘听政.第-次垂帘是咸丰十一年(1861)至同治十二年(1873),计13年;第二次垂帘是同治十三年(1875)至光绪十五年(1889),计15年;第三次垂帘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计10年.三次垂帘时间加在一起长达38年,另外的9年虽还政于皇帝,但朝廷重大决策仍需其点头方可执行.可以说,慈禧是-个当之无愧的"无冕女王".  相似文献   

12.
<正>东三省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东三省等处地方兼管三省将军、奉天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在清末总管奉天、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军民政务。前身为康熙元年所置的奉天将军,后改为盛京将军。光绪三十三年,谕令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随时分驻三省行台,增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巡抚,并以徐世昌补授东三省  相似文献   

13.
《兰台世界》2015,(Z3):133-134
<正>一、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辽宁海关的渗透光绪三十一年(1905),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战胜沙俄之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规定清政府将奉天府(沈阳)等地自行开埠。由于辽宁地区进口货物大多在大连、营口等沿海口岸完成基本的通关手续。大连海关为大连日本租借地海关,隶属于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根据清政府与日本政府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签订的《关于设置大连海关及汽船内  相似文献   

14.
<正>内藤虎次郎(1866-1934),又称内藤湖南,日本人。他一生多次来华游历、调查、访书(搜集文献),猎取奉天宫殿(沈阳故宫)内的秘藏图书档案等,是他访书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侧重搜求清前期满蒙文档案文献及地图,是日本关注中国、渗透中国、殖民中国政治思潮在文化学术领域的折射,为日本扩张大陆侵略政治直接提供辅助。翻阅他的私人日记及《1905年的奉天宫殿调查》、《奉天访书谈》、《满洲写真帖》、《增补满洲写真帖》等著作,可跨越时空追溯其奉天宫殿的涉猎。  相似文献   

15.
《上海档案》2007,(2):F0003-F0003
老凤祥银楼,是沪上著名的银楼。它创办于清朝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楼址设在当时上海南市大东门一带,其时名称为"凤祥银楼"。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迁至大马路抛球场(时称望平街),号称"怡记",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一支香烟于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出现在上海,这是美国人菲利克携带来华零售的,品牌有品海、老车两种。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中外合资的北洋烟草公司在天津开业。随后美国烟草大王杜克家族的英美烟草公司也开始在中国销售卷烟。到了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华侨简照南在香港创办南洋烟草公司,中国人第一支击败洋  相似文献   

17.
《兰台世界》2012,(24):3
沈阳"英国汇丰银行奉天支行"旧址,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102号,现为交通银行用房。2003年3月20日被列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17年英国汇丰银行在奉天开设支行。沈阳"英国汇丰银行奉天支行"旧址大楼建于1932年,是由英国人设计,中国的建筑工人施工建起来的。该楼的设施比较现代和齐备,是当时奉天现代式建筑之一,俗称"七节大楼",至今保存完好。1948年沈阳解放后,"英国汇丰银行  相似文献   

18.
洮南市档案馆馆藏第2号全宗档案,收录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盛京将军赵尔巽给洮南府知府孙葆瑨的札文和孙葆瑨报送盛京将军的呈文。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设洮南府,隶属奉天省,先后辖静安(今白城),开通(今通榆),安广(今大安),镇东(今镇赉),醴泉(今突泉)等县。孙葆瑨,字幼谷,福建省侯官人。孙葆瑨自幼读书,20岁中乡试,由内翰外调。起初到奉天(今沈阳),充当矿税局差使,接着管理盐税。光绪甲辰乙己(1904年)日俄战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档案汇编工作中,经常遇到电报载体的档案。中国电报的产生可追溯到一百多年以前,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作为先进的通讯手段逐渐被清政府所采用。中国自办电报始于1879年(光绪五年),李鸿章在天津至大沽北塘炮台之间试设电报,“号令各营顷刻响应”。1880年李鸿章以电报有利防务、便利通讯为由,奏请清廷照准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并在天津、上海间架纵贯南北3000余里线路,促使南北信息畅通。全部架线费用由北洋军饷筹垫。随后上海至南京至汉口,以及天津至营口、旅顺、奉天的电报接通,接着由奉天经吉林、伊通州、宁古塔接线到珲春,又经伯都纳、齐齐哈尔到黑河,至此东北境内已有全长3000余公里的电报线路。1898年清政府正式下令,规定“嗣后明降谕旨,均著电报传知”,使电报获得了与一般公文同等地位。清政府为加强辽南沿海的军事防御,于1884年由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奏准,令津海关道盛宣怀等派员架设线路。从当年6月开工,次年3月竣工,共架设山海关——锦州——营口——旅顺,经过辽阳至奉天,电报线路计1778华里,共用白银107316两,同时由奉天劝业道黄开文在奉天德胜门内公署前胡同借金银库房  相似文献   

20.
杨小燕 《北京档案》2007,(10):47-47
清农事试验场是北京动物园的前身,筹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竣工开放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2006年6月,"清农事试验场旧址"成为北京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