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上海商界的爱国民族运动1926年9月,万县惨案爆发,当时帝国主义炮轰万县县城,并且对当时的中国普通民众进行了屠杀.这次惨案的发生,激起了中国民众的极大愤慨,当时在上海的工商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上海工商界迅速成立了反日援侨会进行反抗.到了九一八事变之时,随着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消息传人,上海工商界又再一次引起了轩然大波.在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天,当时的上海反日援侨会就紧急召开会议.并且在会议之后的通电中,明确向民众呼吁"团结一致,共御外侮".  相似文献   

2.
陈兰,原是上海耐火材料厂的一位女工。她下岗后第一次创业血本无归,紧接着又第二次创业,终于在上海滩打出了自己的“灰姑娘首饰工作室”品牌,现在她销售的祖母绿宝石已在上海占据了绝对优势。她的父亲,是老电影《51号兵站》里的红色资本家的原型,上海工商界名人陈恩。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1990年底起主要在广东从事经济报道,因此有机会结交了一些工商界的朋友。从冠冕堂皇开始,进入无话不谈阶段。这些工商界的朋友们,对于新闻报道,由过去不太关心,到现在时刻关注,变化是很大的。然而,好听的话听多了也没意思,笔者倒愿借《中国记者》一角,将几位广东工商界人士对新闻报道的批评建议披露一二,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不仅在农业上而且也想在工商业上探索社会主义改造的路子。1956年的一个晚上,他会见了80位上海工商界的头目——民族资本家。会见后,毛泽东改造私营工商业的策略形成了。他问刘少奇和周恩来:“你们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刘少奇首先说:“那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猫,把  相似文献   

5.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年轻的人民共和国在50年代进行的一场震撼世界的社会改革。这场改革的中心在我国资本主义最发达的上海。那段时间,我在人民日报上海记者站工作,有机会采访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过程。上海私营工商业的改造,严格说在上海解放初期就开始了。但采取公私合营方式,改变所有制的性质,则始于1955年。这年的10月至11月,出现了合营高潮,到12月份形成了全市范围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1956年1月20日,在中苏友好大厦举行了全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大会,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盛丕华代表工商界,向上海市副市长曹荻秋递交了一份要求全市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的总申请书,曹荻秋副市长代表陈毅市长在申请书上签字批  相似文献   

6.
最近出差到某省,听到当地的同行们论及“新闻经纪人”的问题,颇感惊奇。“经纪人”,工商界久已有之,上海叫“掮客”。这是经济界里的一个行当,职能是充当买卖的中间人,为双方牵线搭桥,成交之后他们从中收取佣金,这是众所周知的。那么,“新闻经纪人”又是怎么回事呢? 听知情人解说,所谓“新闻经纪人”,不过是  相似文献   

7.
陈兰,原是上海耐火材料厂的一位女工。她下岗后第一次创业血本无归,紧接着又第二次创业,终于在上海滩打出了自己的“灰姑娘首饰工作室”品牌,现在她销售的祖母绿宝石已在上海占据了绝对优势。她的父亲,是老电影《51号兵站》里的红色资本家的原型,上海工商界名人陈恩。父亲教导她:做人要正、真陈兰的父亲陈恩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上海沦陷时,他是新中机器造船厂的厂务主任,在上海地下党领导人沈涵的介绍下,他与新四军华中军区采办军需物资机构的“小老大”张惠清见了面,两人同怀一腔爱国热忱,就此结为莫逆之交。从敌伪时期…  相似文献   

8.
“积财不如积德” 闻兰亭长得方颅赤面,身材肥硕,长髯飘胸,一副蔼然长者的模样。上海工商界的闻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万贯家财,闻兰亭却两袖清风,家无恒产,常使人们感到惊奇。因为在当时他要发财致富,简直易如反掌。他掌握纱布交易所大权,如要做投机买卖,自有众多的经纪人(大多是他的门生)为他效劳。当时投机盛行,交易所经纪人收入可观,  相似文献   

9.
定位经济服务商界十九世纪末,上海的(新闻报)开创了一条独特的办报路线,因沪地人口以从事工商者为最多,所以办报首先适应工商界的需要。这一决策确有独到之处,对近代上海报业的发展影响深远。那时上海已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它既是开放性的口岸城市,也是中国最大的信息文化交流中心。人们野心勃勃,不再闭目塞听,孤陋寡闻,急切地渴望信息为自己带来机会,或者填塞身在异乡寂寞的心灵。1890年以前,上海中文报比较少,一般市民主要是从《申报》、《字林新报》获取外界信息,甚至就用"申报纸"代替"报纸"的概念。但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申报》独步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出差到某省,听到当地的同行们论及“新闻经纪人”的问题,颇感惊奇。“经纪人”,工商界久已有之,上海叫“掮客”。这是经济界里的一个行当,职能是充当买卖的中间人,为双方牵线搭桥,成交之后他们从中收取佣金,这是众所周知的。那么,“新闻经纪人”又是怎么回事呢?听知情人解说,所谓“新闻经纪人”,不过是人们对新闻战线上新出现的某种人物的一种戏称而  相似文献   

11.
美国政府对新闻界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政府对新闻界的调控展江美国学者伦纳德·西尔克和马克·西尔克认为,在支配美国社会的两种主要力量——政府和工商界之间,有一种第三势力,它包括著名新闻机构、高等学府、智囊团等。这种被称为权势集团的第三势力在政府和工商界之间起一种平衡作用。权势集团不是完...  相似文献   

12.
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当时上海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东方图书馆,以及江湾、吴淞一带公立私立大学和私家所藏图籍,几乎全部毁于日寇的侵略炮火,激起全国民众的极大愤慨。同年6月,上海一批文化教育界的爱国人士联合工商界、政界有识之士,发起筹建上海图书馆。一份相关的联名公启在悄悄地流传。公启全文如下:敬启者,上海为东方一大市场,物质之奢靡,建筑之巍峨,交通之便利,学校之林立,商旅之辐辏,市场之繁荣,以观世界各大都市,其相去盖亦极仅,独于文化则瞠乎人后,文盲载道,而关于文化之建设尤不为人所注意。举例而言,以…  相似文献   

13.
公理没有强权 ,便是无力的废物 ;强权不讲公理 ,终于崩溃。    题赠甲原先生独秀 (仲甫朱印 )二六年一二月二四日这幅题词现藏上海市档案馆 ,曾在上海档案珍品展上展出 ,1994年 12月 (第 3期 )《档案与史学》封二上登载彩色影印件。刊登时下注 :“1937年陈独秀狱中题词”,第 76页文字说明称 :“陈独秀在狱中给上海工商界人士甲原先生的题词”。档案馆保存这件珍贵的文物 ,并使之面世 ,对研究陈独秀抗战初期的思想 ,提供了一件重要的证据。《档案与史学》认定题词为“1937年陈独秀狱中题词”。按署年旧时有二种表达法 :一为公元 ,一为民…  相似文献   

14.
1920年7月1日,我国创办最早的一家综合性交易所—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正式开业,首任理事氏即是海上闻人虞洽卿。虞氏以做洋行买办发迹,亦已拥有王北、鸿安轮船公司等实业,为工商界Z翘楚。若论经济实力,不能算太强,但因其热心公益、乐善好施,在上海滩上的影响,却是首屈一指。不过,虞治卿挂上个交易所理事长的头衔,并非是人家白送的高帽子,他为创办这家交易所,历经艰难曲折,确实倾注了不少心血,是主要创始人之一。这家证券物品交易所的创设.缘于孙中山先生的发起,时在1916年。早在清末,上海已有一些初具雏形的证券公司,并已…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世博会渊源流长,上海与世博会同样相知已久,只不过许多史实被历史尘埃掩盖了。上海天厨味精厂生产的“佛手牌”味精,就曾经四次参加世博会,并三次获大奖。天厨厂创始人之一的吴蕴初深谙产品宣传之重要,1925年,在由国内工商界巨头张謇担任审查长的第三次全国地方物品展览会上,天厨“佛手牌”味精获得一等奖后名声鹊起,便萌发更大范围宣传“佛手牌”味精的心思。1926年,吴蕴初获悉美国费城和宾夕法尼亚州为纪念美国独立150周年,举办万国商品博览会,遂将“佛手牌”味精作为中国国货商品赴美参展,一举获得大奖。博览会“评奖…  相似文献   

16.
精品随想     
而今社会上,“精品”成了时髦用语,无论文化界还是工商界都频率很高地使用着,因而诱发了我对精品两字的思索.  相似文献   

17.
一九四九年冬天,周恩来同志听到一位原来在重庆商务日报工作的同志从香港来到北京时,他回想起了重庆商务日报当年的情景,很高兴地说:“重庆商务日报这段工作做得很不错。一九四一年我党在重庆还是比较孤立,只有文化教育界人士敢于接近我们。商务日报动员工商界反对四大家族,工商界开始靠近我们,扩大了我党的统一战线。”根据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域要“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同业公会的历史可追溯至传统的会馆、公所等行会组织。步入20世纪后,曾经作为上海等重要沿江城市经济活动的“宠儿”的同业会馆、公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法国一位研究近代中国经济问题的资深学者曾指出,传统的同业组织并没有提供一条通向近代辛迪加的道路。当时一种更新的经济组合体制正被工商界的精英们所期待着。这种经济组合体制可为实现更为广泛的目标提供一个组织基础。于是,与近代化相适应的新型工商业团体——同业公会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一、对“防区时代“重庆县区小报的客观评价 重庆地方新闻事业在战前的繁荣。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为适应“防区时代”的政略需要,由工商界打头,知识界参加,继而引发社会各界积极办报;二是为服务地方自治,特别是地方资讯和文教发展需要,各县区政府联合本地工商界和知识界知名人士,共同参与办报。从二十年代中期到抗战军兴之前,重庆地方报业的繁盛局面,相当大的程度,是离不开各县区报刊的积极参与的。  相似文献   

20.
《湖南档案》2012,(8):47-47
为加强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娄星区国税局从区人大、政协、工商界和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聘请了10名特邀税务监察员。该局指定专人负责特邀监察员的组织联络工作,对特邀监察员转递的人民群众举报和申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