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海伦 《兰台世界》2012,(25):95-96
荀子(约前313—前238),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对儒家学说经典的传承作出过极大贡献。《乐论》是荀子继承和发扬孔孟儒家乐理理论的一部名作,原始文本虽已失传,但其中所体现出的荀子的音乐思想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战国后世的音乐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荀子音乐思想中有关音乐本质与特征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汉族.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乐论>是<荀子>书中的一篇,战国后期儒家学派论述音乐的专著.  相似文献   

3.
王晓时 《大观周刊》2012,(27):29-29,18
先秦“文”,博焉;先秦之“思”亦远与厚也。于“乐”,其“论”者之思乃古乐之先驱,今“华夏乐美”之一统。有孔子的“儒乐”之说,墨子的“非乐”之说,老子、庄子的“无为”之说,更有着孟子、荀子的辩证之说,本文主要是对如此的多的音乐思想的发展脉络来进行一下剖析,试着去解读一下为什么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有着如此之多的“流派”以这些“流派”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师旷,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师旷将音乐与政治主张融为一体,从而使其音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好乐无荒"的音乐理念;乐与政通的音乐思想以及独特的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初健 《兰台世界》2012,(6):13-14
结合历代正史中"乐志"记载,简要说明了古代音乐萌芽、建立与发展的情况,指出这些"乐志"虽所记朝代、作者、成书年代、内容不同,但彰显着各自不同的音乐史价值,对今天音乐编撰工作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追溯《乐记》一书的成书过程,以此为基点讨论了儒家学派对"乐"的本质的认识,通过"季札观乐"的实例分析了儒家学派对音乐的基本认知状况。  相似文献   

7.
纵观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分别是:远古乐舞时期、钟鼓之乐时期、歌舞伎乐与文人音乐时期和市民音乐勃兴时期。从公元前6000年至夏朝为远古乐舞时期,该时期以音乐节奏为主,歌舞乐三位一体。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221年前后为钟鼓之乐时期,出现了专业的乐师和音乐教育。公元前475年前后至公元960年前后即秦汉到隋唐五代为歌舞伎乐与文士音乐时期,这期间,乐府"兴盛于秦,鼎盛  相似文献   

8.
出生于龟兹的西域宫廷音乐大师苏袛婆,借用龟兹乐中的"五旦七调"理论创造了以"旋宫八十四调"为主的新式音乐体系,成为我国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理论完善了当时的音乐体系。  相似文献   

9.
和,是孔子音乐美育思想的标准与核心,以"和"将人、乐、心相沟通,成为孔子音乐美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和"的音乐美育渊源出发,对孔子的音乐美育思想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其现代意义进行了深入探寻,以期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龟兹乐在中原的传播,离不开历代龟兹乐师的努力,其中北宋乐师苏袛婆在其中起到了举动轻重的作用,他将传统的龟兹乐与中原音乐相融合,推出了影响音乐史的"五旦七声"。  相似文献   

11.
"古兵法武乐"在汉哀帝时的音乐机构改制中产生,它是汉代之前所传承下来的且具有雅乐性质的军乐,汉初存于乐府,哀帝时纳入太乐署。  相似文献   

12.
陈亚伟 《东南传播》2015,(4):102-103
随着众筹模式的流行,国内目前成立了数十家大大小小的众筹网站,原为音乐垂直领域众筹平台的乐童音乐,将调整定位,转为"在线的音乐经纪人",为项目发起者提供除筹资以外的更多音乐资源整合。结合乐童音乐转型的案例,通过引入双边市场和差异化营销理论的分析得出,作为一个音乐创意项目集聚的平台,乐童音乐携手项目支持者,正在以平等、公开、多样化的良性循环模式,帮助独立音乐人完成圆梦之旅。  相似文献   

13.
唐代音乐在中国音乐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是中国古代最为绚烂的篇章。《破阵乐》在唐朝乐舞中可谓是最为繁盛的音乐作品之一,被称为当时的"三大舞"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音乐一直以来以雅正之乐作为正统音乐,这与中国的"乐教"、"政教"紧密结合是分不开的。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雅正之乐不断走向衰落,而新声因为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所以不断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5.
唐中后期宦官专政,利用职务之便管理宫廷之乐,使宫廷乐从高雅艺术成为俗乐。宦官"薄雅扬俗"对待音乐,使得宫廷之乐散落民间、军营,引起民俗乐和军营乐很大反响,对整个唐代的音乐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出版经济》2021,(2):45-47
音乐与情绪 作为与情绪有着天然联系的艺术形式,音乐如一剂"良药",可以改善情绪,缓解压力,让你"乐"而忘忧.音乐虽不能改变事情的发生,但却可以作为一种良性刺激,让你从中找到快乐、得到力量:莫扎特的音乐流畅明朗,充满活力;贝多芬的音乐磅礴热情,洋溢激情;舒伯特的音乐清澈如镜,诗情画意;中国传统音乐意境深远,令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17.
龟兹乐在唐代绽放了它独一无二的璀璨光彩。本文首先阐述了龟兹乐产生、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介绍了龟兹乐自身的音乐结构和音乐理论,并重点对其盛行的原因做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不仅是国家文化教育中的一种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发展.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牵系到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的可持续性发展又涉及到高校音乐教育的定位和目标.因此,高校音乐教育改革需要明确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注重教改实施,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音乐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它记录着各族人民的音乐创造才能,反映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中国音乐的发展史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对中国音乐文化有着突出的贡献.据史料记载,夏代就有许多的少数民族至夏王朝来表演乐舞,周代设有专门掌管少数民族音乐的部门和官吏,汉代,中原地区和边疆"四夷"交流频繁,探险家张骞从西域带回乐曲《摩诃兜勒》丰富了当时的乐坛.同时,汉代乐种鼓吹的产生与少数民族音乐有密切的关联.魏晋南北朝是各民族音乐文化大融合的时期,当时流行在中原的少数民族音乐,主要有鲜卑乐、龟兹乐、疏勒乐、西凉乐、高昌乐等.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诗歌,如《敕勒歌》、《琅琊王歌辞》等,都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优秀作品.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音乐文化发展的高峰,当时宫廷音乐中盛行的"十部乐"大都是少数民族音乐,隋唐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各民族对音乐的贡献分不开.宋代时期的辽、金、西、夏、喀拉汗等王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原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更为密切.如出生在喀拉汗国的突厥族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兼演奏家艾布·乃斯尔·法拉比创作了"拉克"、"乌夏克"、"乌扎勒"三套木卡姆,他还用拉丁文翻译了大量的音乐理论著作,把东方音乐介绍到欧洲.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荀子的"教育重在督导"理念进行描述,了解儒家思想家荀子的教育观,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荀子的教育理念,以期能够促进我国21世纪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元会仪"始于汉初,最初是为了体现皇帝的尊贵而设立的年度盛大朝会,汉代"元会仪"将"礼""、乐""、政"相互融合,经过长期的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性活动,还体现了我国古代浓厚的音乐政治论思想。本文介绍汉代"元会仪"的来历和主要的步骤,分析其蕴含的音乐政治论思想,并着重揭示其中的"礼乐"和政治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