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富二代"应该出现在秦朝,以胡亥为代表的秦始皇的儿子们,是那个时代"富二代"的典型代表。因为,秦始皇不仅缔造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而且把天下财富通通揽在怀里。总结"富二代"胡亥的人生经历,可以用"糊涂"二字一言以蔽之,也可以说他姓胡叫"胡来"。胡亥虽然是秦始皇的儿子,但不是长子,不能继承老爹的皇位和财产。按说,老爹死后,他遵照老  相似文献   

2.
君主专制是法家思想的基本立足点,在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政体中,君权的地位至高无上、不容置疑,这一点早在商鞅变法时期即已确立。太史公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说的"事皆决于上"也从侧面佐证了秦朝的君权至上。  相似文献   

3.
<正>巡狩是中国古代部落联盟军事民主制度时期首领武装巡视各地的活动,也是部落强化联盟、武力威服、称霸四方的一个主要手段。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就以席卷天下、并吞八荒为宗旨,奋发自强、剑指六国。在建立封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大帝国后,秦始皇将封禅与巡狩合二为一,赋予了先秦巡狩活动以新的政治内涵,使其成为秦始皇皇权统治天下的一个重要形式。一、秦始皇巡狩活动概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他实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的政策,实行郡县制,加强了  相似文献   

4.
张国藩 《档案》2014,(3):21-23
正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使大将蒙恬率大军,"北斥逐匈奴","渡河取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阴山山脉至此中断,成一缺口,望若门阙,故名)、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三十五年(前212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湮谷,直通之"。《史记·蒙恬列传》亦载:"秦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直道从咸阳以北的云阳(今陕西省淳化县梁武帝村)为起点,穿越子  相似文献   

5.
近日,继《汉武帝》、《项羽》、《吕后》之后,王立群推出了自己最重要的作品《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上部),该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秦始皇》是王立群耗时最久用力最深的作品,也是百家讲坛2008年规模最大、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共48讲,现已在百家讲坛每周末播出将近半年。前24讲集结成书为《秦始皇》(上部),主要讲述了秦襄公立国至秦始皇统一六国期间,  相似文献   

6.
读者大概都知道,劝秦始皇下焚书令的李斯,后来自己也死得很惨.在秦始皇暴毙后,是他和赵高密谋,拥立胡亥为秦二世皇帝.可是后来他又和野心勃勃的赵高发生矛盾,被赵高诬告为"谋反",关入大牢,"榜掠千余",李斯迫不得已,只好认罪.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段被湮没13年的历史,虽然没有秦始皇兵马俑埋在地下那么长久。秦始皇的地下军阵破土而出,拂去历史的尘埃,射出灿烂的光彩,以“世界第八奇迹”著称于海内外。美国总统、英国女王、日本首相、法国总理纷纷前来参观。然而,是哪位功臣最先呼吁要保护秦始皇兵马俑?是哪位记者最先道报发现了秦始皇兵马俑?一直鲜为人知。甚至连新闻界,许多人也不晓得这位记者的名和姓。  相似文献   

8.
秦始皇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在战乱结束的同时也带来了百家争鸣时代学术繁盛景象的结束.为了便于对这一庞大帝国进行统治,秦始皇一方面推行整齐划一的政治与文化政策,特别是文字的统一为以后出版活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着力推行法家的治国思想,禁绝诗书,以吏为师,对出版、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总之,针对这样一个破坏与建设并存的时代,有专家认为,对所谓的"焚书坑儒"事件也应该重新认识,这纯粹是一个政治思想上冲突的表现,将"焚书"和"坑儒"事件合并,容易使人迷失当时的真相.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的文字狱与禁书活动可谓源远流长。有人把文字狱追溯到周厉王时代,恐怕为时过早,因为那时谤王多宣之于口,很少形诸文字,不能算。文字狱与禁书活动恐怕得数秦始皇,至今也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了中国以后,采取两项重要措施:一、"收兵铸金人",即把  相似文献   

10.
张勇 《兰台世界》2014,(9):47-48
对于历史上秦始皇的“坑儒”事件,人们常常认为它是秦始皇为了钳制思想、强化统治而对读书人实施的一个歧视、迫害与残杀的举措,是秦朝暴政的重要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11.
《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与城》,许卫红著,中信出版社,2020年11月谈及中国历史,秦始皇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人物。他横扫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护社稷。在普通人心中,他的确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帝。今天,我们能够了解秦始皇的唯一凭证,就是兵马俑和古咸阳城遗址了。作为一名考古“大咖”,本书作者带领读者走近秦始皇的“地下军队”和“不动产”。  相似文献   

12.
一般说来,历代开国皇帝多是富于开拓精神的创业英雄。从他们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执政理念和不同的结局中,进一步向我们印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至理名言。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英明而又富于开拓精神的皇帝。其中嬴政秦始皇就是一位,他在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13.
一、现代化管理电力设计档案,对规范化、标准化提出较高的要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所说的"规矩"就是指的一种规范化、标准化的衡量尺度.其实这种思想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度量衡,就是这种标准化思想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博物馆》2012,(3):129-F0003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为依托的一座大型遗址性博物院。同时.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也是以秦始皇陵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基于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5.
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之中,秦始皇"以法治国"管理思想的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秦王朝能一统天下,国家经济、军事力量均有了较大的发展,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制度的秦王朝。  相似文献   

16.
秦始皇四次东巡,除求仙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巩固其统治下的海防事业,并在东部滨海地域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及美丽传说.尤其是三次东巡之后设立的“秦东门”,更是秦始皇不断向海洋探索、谋求海洋疆域拓展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记者韩阳)近日,继《汉武帝》、《项羽》、《吕后》之后,王立群推出了自己最重要的作品《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上部),该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秦始皇》是王  相似文献   

18.
连云港自古就是中国对外交通的海上门户。秦、西汉时,这里称"朐"、"朐县"。秦始皇统一天下,在朐港树立了"东门阙",以之为帝国的东方门户。汉代的朐港,已可直接与越南、缅甸、印度、斯里兰卡通航,到唐代成为丝绸之路的海上枢纽。随着时代变迁,沧海桑田,连云港地区的海岸东移。  相似文献   

19.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下令焚书,这是以行政手段破坏图书流通的严重事件。最早使用这种手段的是先秦法家。《韩非子·和氏》载:“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孝公行之。”此事虽不载于《史记·商君列传》,但与商鞅重农战、贱游学的主张相符,应是可信的。秦始皇采用李斯的焚书建议,是继承先秦法家的传统,但其焚书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商鞅所为。一是商鞍当时的秦只是一个诸侯国,而秦始皇焚书是在统一后的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是一次全国性行动,二是所焚国书的品种数量十分巨大。《史记·秦姑皇本纪》载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规定的焚书范围。  相似文献   

20.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唐诗反讽的是秦始皇闹那么大的动静"焚书坑儒",结果扯旗造反的,恰恰是不问字纸的一帮村野武夫. 时下玩得疯的足球,更是读不得书也,且看武汉某报6月18日有关欧洲杯赛的一则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