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主持人的话:读这篇故事,我被一句话给震了——"在我们馆里,每个人都能有尊严的工作着、生活着。"这句话甚至让人产生一种冲动:去亲眼看看这些有尊严的馆员。长期以来,图书馆职业的弱势很难让它的从业者能够有尊严地工作着、生活着,尤其是基层图书馆,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温家宝总理多次说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尊严"二字顿时蹿红网络,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广为传播。传媒与政府部门关  相似文献   

3.
范敏 《大观周刊》2012,(33):13-13
随着尊严一词在各个领域关注度的提高,尊严的概念已然深入人心,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尊严的价值成为现代价值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成为我们衡量某些工作、某些行为、某些人的价值尺度,发挥着标杆作用。然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理解尊严的概念和内涵、尊严价值,更要用实际行动去践人生的理想,实现人生的目标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馆员教育策略以"人的边缘化"为代价,效果不理想.新策略以人为本,以"构建尊严"为主题,通过"教师意识-目标要求"为实现模式,激发了图书馆这个"生长着的有机体"中最活跃的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5.
地市党报承担着日益繁重的宣传任务,如何利用"群众路线教育"这个契机,推动"走转改"的进一步深入,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精耕"自留地",接地气,聚人气,增底气,这是关系地市党报能否活下去,并且活得有尊严的大命题。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07,(10):9-9
作为一家实力雄厚的日用品生产企业和信誉卓越的跨国直销公司,安利有幸加入盛世中国共建和谐的宏大合奏,并通过锤炼产品品质、优化服务渠道、培养优秀人才、积极回馈,孜孜践行着"为您生活添色彩"的企业理想。品质——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根本品质,是价值与尊严的起点,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命脉。安利产品以满足消  相似文献   

7.
肖锋 《出版参考》2011,(10):7-7
网上盛传着各类恶搞客服的帖子。客服变成“克服一切困难”。这隐喻着畸形的职业规矩:客户是上帝,员工是奴才。每天早上,店员门前听训,成为城市一景。各色职业培训,只为打掉受训者的羞耻心和尊严。 职业化是现代性的标志,中国30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培育出了一个准现代化的服务体系。职业化是化解陌生人社会困境的制度安排。但职业化不能以打掉人的尊严为代价。被剥夺尊严者,只会以仇恨作回报。  相似文献   

8.
网上盛传着各类恶搞客服的帖子。客服变成“克服一切困难”。这隐喻着畸形的职业规矩:客户是上帝,员工是奴才。每天早上,店员门前听训,成为城市一景。各色职业培训,只为打掉受训者的羞耻心和尊严。 职业化是现代性的标志,中国30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培育出了一个准现代化的服务体系。职业化是化解陌生人社会困境的制度安排。但职业化不能以打掉人的尊严为代价。被剥夺尊严者,只会以仇恨作回报。  相似文献   

9.
"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它要求执法机关及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法律的规定实施法律,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执法必严",要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档案法律的规定,履行法定的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实施档案法律,管理档案事业.坚持严格档案行政执法,坚决维护档案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相似文献   

10.
潘晓瑾 《大观周刊》2012,(35):15-15
“生命尊严”是当今时代最为关键的道德语词之一。然而,生命尊严缘自何处,生命尊严的实质是什么,生命尊严在法制完备的今天社会的处境如何,当权者如何让我们更有尊严的活着,却是我们疏于省思、甚至遗忘的问题。通过对尊严的理解,进而反思生命尊严历史渊源与当代境遇。  相似文献   

11.
给人东西最礼貌的方式是双手递过 去,帮助别人的道理也一样,应当是"左 手给予帮助、右手给予尊严"。 曾看过一篇报道:有一年冬天纽约 特别冷,雪很大,政府号召市民出来扫雪 给校车开路。一些家长和没有孩子的家 庭抱怨"这么冷的天就别上学了"。政府 官员说"不行,穷人家的孩子一天只有学 校这顿免费午餐,还指着它熬过冬天"。 "那就让穷人的孩子上学,其他孩子不必 陪着受这个罪"。"不行,穷人的孩子也有 尊严,要让他们在保持尊严的基础上得 到帮助"。 感动之余牢牢地记住了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12.
何越洋 《东南传播》2020,(10):66-67
电影《白日焰火》中的女性形象是被物化、罪化了的"维纳斯女神",作为欲望客体承受着男主人公与观众的双重欲望透射;而电影中的男性角色更显现出是一种被"阉割"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受到"阉割"的男性们通过吴志贞这一女性的伤害来疏解、重建自己的男性尊严。电影通过将女性"罪化",女性所携带的威胁引发焦虑,获得放逐,从而消解女性的双重角色功能的内在矛盾,内在地强化了男权结构。  相似文献   

13.
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植入的一个概念,它直接针对着人类科技发展导致的物质丰裕而精神沦落的现实。所谓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人文关怀强调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尊重人、关怀人,重视人的个性、尊严、独立人格,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7,(6)
通过对92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隐私法规作比较分析,本文发现:1.敏感信息/数据是个人隐私与数据保护的核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80.34%)的法律体系中有明确定义或分类;2.这些定义或分类可概括为两种模型:"欧盟标准"和"欧盟标准加犯罪记录"。同时,本文对2004年6月至2016年6月以来中外200个规模最大的数据泄露案例作比较分析发现,财务信息等个人数据虽不在多数国家的敏感数据之列,在现实中被盗取、侵犯和泄露的风险、概率却比敏感数据更高,成为一种"现实悖论"。作者运用西方学者关于全球性的"人类尊严"和"生命神圣"等"原生规范"解释这种悖论与差异,并建议从隐私的"尊严"和"财产"双重属性视角重新定义敏感数据。  相似文献   

1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档案执法检查工作,作为档案部门维护档案法律法规尊严,保障档案工作健康、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笔者多年工作实践来看,前期准备工作完备是充分发挥档案执法检查效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三昧》2008,(1):21-21
1999年元旦,所有的<南方周末>读者都被深深打动着:"当你面对足以影响人们一生的社会不公,你就明白正义需要多少代价,正义需要多少勇气……我们无言与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这篇充满温暖和关怀的新年献词,把尊崇关爱、平等、正义和尊严的传媒理想张扬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17.
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保障,也是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的重要措施。任何组织或公民只要是违反了法律,都必须受到追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必究",要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于一切档案违法现象,不管是任何组织任何个人所为,都必须严格按照档案法律的规定坚决予以追究查处,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允许任何组织任何个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坚决杜绝"人情"查案,绝不允许存在"法外之人",维护档案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相似文献   

18.
档案学的学术尊严不是孤立的,它同时还包括档案工作者的职业尊严。档案学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实践品质。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在档案学科建设与档案实践方面有所作为。如果档案工作者职业尊严缺失,那么所谓档案学的学术尊严也就不复存在,档案学的学术尊严就必将是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9.
张亮 《新闻实践》2010,(5):11-13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尊严",迅速成为近期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尊严意味着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幸福感与自由度,而全民的尊严需要全社会的细节提升,这就意味着大众媒体新闻传播的出发点与归宿,须把"尊严"置于新的一个高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人文关怀"一词频频出现在理论文章和各类评论当中.那么,何为"人文关怀"呢?从理论上讲,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