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阿·柯切托夫(1912—1973)是苏联著名作家。他的长篇小说《茹尔宾一家》、《青春常在》、《叶尔绍夫兄弟》、《州委书记》、《落角》、《你到底要什么》、《雷电击顶》等都有中译本,有的曾在我国引起较大反响。柯切托夫又是一名有责任心的编辑人员,他曾主编《文学报》和《十月》杂志。本文作者斯特罗戈夫作为副主编,曾与柯切托夫在《十月》编辑部共事十一个春秋。1985年,莫斯科现代人出版社出版了他撰写的专著《柯切托夫的生平与创作》。本文便译自此书第四章的开端部分,标题为译者所加。  相似文献   

2.
读完们《TCL王牌世界》今年出版的20期报纸,不禁心潮激荡,感慨万千。也许是十多年前我曾在惠州工作,对TCL的发展变化早有所闻:也许是我五年前曾采访过李东生董事长,对他的开拓创业精神十分敬佩;也许是我家的彩电用的都是TCL王牌,对这个民族彩电工业的龙头情有独钟……。总之,读了这些报纸,让人听到了TCL  相似文献   

3.
他曾是中国解放区著名的摄影记者。他曾参与创办过《晋察冀画报》、《人民画报》、《中原画刊》、《西南画报》。他曾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与袁尧忠、王中元、李峰等摄影家一起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重大战略转折的重大新闻。他曾编辑出版...  相似文献   

4.
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董事长李·艾柯卡,是美国企业界的传奇人物,他写自己成功经历的《艾柯卡自传》曾风靡一时。本文摘译自他的新著《实话实说》。  相似文献   

5.
有人认为:二十世纪基本上是一个着重革命和对抗的世纪,仅仅在世纪末才出现了全球性的对话和着重经济发展的势头,而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着重经济发展的竞赛的世纪。世纪之交,意味着这两种不同的世界潮流的消长交替。各国各行都在调整自己的位置。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自然也在寻求自己的位置。而要完成这种寻求或调整,就必须用心灵去感受和审视近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现状。是的,少数民族文学曾有过《玛纳斯》、《格萨尔》、《阿诗玛》、《嗄达梅林》、《刘三姐》等,不但是中国文学的骄傲,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是珍品的辉煌。而今,又有在世纪之交中既脱胎于本民族、怀抱于中华、凝视于世界的张承志,他献身于民族文学的彻底,正是媚俗化和疏离现实的困惑中一团熊熊燃烧的圣火,他呼唤和构  相似文献   

6.
范长江(1909—1970),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他是我国著名新闻记者,学生时代曾为《晨报》《益世报》撰稿。1935年5月10日至7月19日,天津《大公报》连载他以“旅行记者”名义写的《旅行通讯》,这是他写旅行通讯的开始。这组旅行通讯,反映了他从天津出发,经烟台、上海、杭州,再返上海,乘轮溯江而上至重庆,再从重庆到成都这一路上的见闻。接着,在这年的7月,他又从成都出发,经过川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翻越皑皑的大雪山,穿过莽莽的原始森林,冒着生命危险,历尽千辛万苦,作惊人的西北旅行。他这次旅行在中国…  相似文献   

7.
香港《大公报》3月20日有一篇文章谈及读书问题,很是值得玩味.文章介绍说,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曾讲到,他所招收的机械专业博士生,首先要学会背诵《老子》和至少半部《论语》,然后才能开题撰写学位论文,否则就不能参加博士论文答辩,其理由是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不能不了解民族优秀文化,同时学理工科的不懂人文科学知识也是一大缺陷.  相似文献   

8.
夏曾佑(1863—1924),字穗卿,浙江钱塘县(今属杭州)人。他是中国近代比较有名的诗人,曾被梁启超视作"诗界革命"三杰之一;学问很好,他的《中国古代史》曾是作为教材;民国后他还曾出任京师图书馆馆长,是风云一时的人物。但在他离世只有七十多年之后,关于他的生卒时间就已经出现了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关于生年共有三种说法:1861年、1863年、1865年。在这三种说法中,生于1863年是正确的。有两条资料可证:一,夏曾佑亲撰的《夏氏世系》(此为手稿,收在《钱塘夏氏杂稿》中)云他出生于"同治癸亥十月二十九日",即阳历  相似文献   

9.
一中华民族对自己的先贤英烈,总是不能忘怀的。正如郁达夫在《怀鲁迅》中所说,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民族;有了英雄而不知爱戴,是永远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在中华民族的大英雄林则徐的身后,不仅清廷给他以哀荣,更有人民给他以怀念,历史给他以  相似文献   

10.
曹立朝 《档案天地》2010,(10):17-18
提起民族抗日英雄马本斋与他的冀中回民支队.实乃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母亲白文冠,更是令人敬仰的巾帼英雄。朱德总司令曾为他们母子挽联“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1959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回民支队》曾轰动大江南北.其中“马母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誓死不劝降.绝食殉国”的情节着实让人感动。  相似文献   

11.
张元济是我国近代很有影响的出版家、目录版本学家和校勘学家。他在编辑出版历史文化典籍,弘扬传播民族文明成果方面所做出的不朽贡献,已经为世人所屡屡称道。而其在收集、整理与编辑出版地方文献工作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虽曾有人涉及,但却很少专门的论述。本文据《张元济书札》、《张元济诗文》、《张元济日  相似文献   

12.
读大学时在《中国青年》上读到《北大,魂兮归来》,淋漓酣畅,切中时弊。只有爱之深,忧之切的人才写得出来。现在读《五百年来谁著史》,才知道此作者正是彼作者韩毓海,时光流逝,他依旧目光如炬,这不是书生意气,才子情怀,而是一位严肃的思想者,身居书斋,心怀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他曾说过“任何民族也必定有它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献身于这个将终生忧心如焚上身清贫的行列”。他正是这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  相似文献   

13.
《声屏世界》2015,(2):126
从《最炫民族风》到《江南style》再到《狐狸叫》,近年来我们几乎每年都会被一些神曲洗脑。一位音乐人方礼君曾指出这种洗脑神曲火热的原因:"一般舞曲都是四三拍的,相对复杂,但《小苹果》和《最炫民族风》等‘神曲’都是四四拍或者四二拍,‘咚咚咚咚’,节奏的律动感更强,也相对简单,特别容易带动情绪。"当  相似文献   

14.
白润生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学者.他孜孜不倦,勤于探索,为我国民族新闻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迄今为止,他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民族报刊研究文集》、《中国新闻通史纲要》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相似文献   

15.
武和平,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曾在开封市公安局长的任上,一举破获全国最大的文物盗窃案;他又是吉林大学的法学博士,是连续创作《血案疑踪》、《掩盖》、《瞒天过海》三部长篇公安题材的作家.  相似文献   

16.
靳智伟长期从事中国广播电视传播、事业政策、技术政策的研究,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法》和《电影法》前期调研和起草工作。他的现任职务是: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研究员;央视市场研究  相似文献   

17.
庾信于承圣三年(554)出使西魏,不久江陵的萧梁政权覆灭,他失去了归路,西魏方面把他软禁起来等待他转身。期间他先后写下了几篇辞赋:最早的是《伤心赋》;稍后的《小园赋》表明他曾设想过死不屈服,但没有下定这样的决心。《枯树赋》则表示愿意重新开始自己在北方的新生活。后来他在《哀江南赋》中总结萧梁灭亡的教训,也说到自己的转变。那时汉族士人在少数民族主导的政权里当官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他们对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曾参与编辑或撰稿的报刊有《万国公报》、《中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风报》、《晨报》、《时事新报》、《庸言》、《大中华》、《解放与改造》等,他的一生积累了大量的办报经验和新闻思想,可以说是他是我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我们研究他的思想,来对比当今报刊的现状,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民国初年,一批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为己任的政治精英拉开宪政救国的序幕,其中张耀曾便是杰出代表。第一届国会期间,他围绕《大总统选举法》的选举方法和大总统职权展开激烈争论,然而在袁世凯强力干涉之下,宪政理想轰然坍塌。民初的宪政虽以失败而告终,但留给后人的启示是久远的。  相似文献   

20.
正孙中山先生是近代国人公认的民族伟人,他的伟大不仅在于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更重要的是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方略、建国大纲等。他用毕生的精力探索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路径和方式。孙中山思考国家建设方面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建国方略》中,其中依据《实业计划》绘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