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弓箭体育文化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最初的弓箭发明阶段,弓箭主要应用于人类的狩猎活动当中.在夏商周及原始社会后期,弓箭逐渐开始从狩猎工具转变成战场远射兵器,并且弓箭在商周时期被赋予较为深刻的人文内涵,形成了射礼这种礼仪制度.商周贵族对射礼十分推崇,特别是乡射礼与大射礼在贵族生活当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于史实之上,将对宋代"弓箭社"的保家安境历史功用进行探析。首先对宋代"弓箭社"进行简单的概述;其次叙述"弓箭社"功用的前后变化;再次对"弓箭社"保家安境史迹进行分析;最后对"弓箭社"的功用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全世民 《兰台世界》2014,(3):120-121
本文立足于史实之上,将对宋代“弓箭社”的保家安境历史功用进行探析。首先对宋代“弓箭社”进行简单的概述;其次叙述“弓箭社”功用的前后变化;4I-次对“弓箭社”保家安境史迹进行分析;最后对“弓箭社”的功用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汉代以步兵与骑兵作战为主,因此,弓箭成了汉代战场的主要兵器。弓箭具有射程远、杀伤力强、便于携带的优势,是短兵器无法替代的,因此弓箭手的数量决定汉代战争的胜负,善射者得到高度重视。汉代的射术主要分为步射与骑射两种。  相似文献   

5.
一、弓箭的发明与使用 弓箭是人类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抛射兵器.中国古代弓箭的出现,由来已久,诸多文献均有记载.例如<越绝书>上记载:"黄帝以玉为兵."<山海经>日:"少嗥生般,始为弓矢."根据这些古籍,黄帝时代弓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善,箭的制作材料是坚玉(奴右)石,其穿透能力要优于木矢.  相似文献   

6.
<正>弓箭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人类自直立行走以后一次重要的飞跃;也是人类开始改变自身的命运,开始主动与大自然抗争以求得生存与发展的一项伟大的成就。1963年,考古人员在山西朔县发现的、距今约28700年前的峙峪人文化遗址中找到了原始人使用过的弓箭箭头——石镞。弓箭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原始人的生产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也证明了我们的祖先是最早掌握射箭这门技术的群体之一。我国古代流传着许多关于射箭的故事,如神话传说中的射日英雄后羿、春秋时代楚国“百步穿杨”的  相似文献   

7.
跨越时空的文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与记录文化(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玄武开篇 国之大事 1963年,中国考古学界在"峙峪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距今28000年前的原始弓箭"石镞".但那时的弓箭显然还不是用来对付同类的,而是属于狩猎文明进化链条中一个相对高级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黑生林 《兰台世界》2012,(33):91-92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朝的衰落及各诸侯国常年混战,造就了一个充满血腥与残酷的诸侯争霸时代。就是在当时的背景下,春秋战国时期的弓箭的制造与射艺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姜广义 《兰台世界》2016,(24):117-120
文章通过文物考察、文献史料、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考证论述了我国周代弓箭的制造技术。从构成完整弓箭的弓、矢、侯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史料考证。包括弓、矢、侯的含义、分类、构造、制作以及规格等方面。并对射侯制度进行阐述分析,旨在继承发展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弘扬古老的工匠精神和技术文明思想,促进现代制造文明。  相似文献   

10.
弓箭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劳动工具,也是最早作为打猎和战争的工具,因此,射箭最早并非是一种运动,而是用来练习射杀技巧的"军事训练"项目.在现代发现的原始部落当中,都存在着使用弓箭的情况,而且他们当中很多也将射箭作为一种娱乐,可以说,射箭在人类使用过程当中既有军事使用的功能,也有生活娱乐使用的功能.射箭运动是经历了由在生产实践当中广泛使用生产技能逐渐演变成国家战争和军事训练当中的重要军事技艺,之后又逐渐演变成竞技运动的过程,是最为古老的运动项目.世界历史上,各民族在原始阶段,几乎都有由原始的石器和棍棒演化出弓箭的历史,因此其传承关系很难查寻清楚.  相似文献   

11.
陈雅娟 《兰台世界》2012,(24):15-16
中国是最早发明弓箭的国家,且作为重要技能的射艺活动是最重要且受到广泛传播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阶段,常年的军事战争对射艺活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射柳,又称"扎柳",即用弓箭射柳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射箭活动。于两晋南北朝时期从鲜卑、匈奴等北方民族传入内地,直至清中叶仍十分盛行。"射柳"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周时期。庚信在《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中第一次提到:"藏松宝剑、射柳琱弓"。射柳活动本身则可以上溯到鲜卑、匈奴等北方民族古老的  相似文献   

13.
乘龙佳婿秦穆公最小的女儿出生时,正巧有人进献一块美玉,当她周岁生日时,在宫中摆设盘(一种旧俗,婴儿满周岁时,用盘盛弓箭、珍宝、玩器等物,让婴儿抓取,以卜其一生的志趣),里面放有多种物品,让她抓取,可她唯独抓取美玉,爱不释手,于是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弄玉。弄玉善于吹笙,嗜爱  相似文献   

14.
上架新书     
《当代图书馆》2010,(2):78-79,72
《有味》是汪涵的首部文字作品,他通过寻访湖南、北京等地的“现代隐士”,拜访各处传统手工艺民间作坊,用老散文的笔法,描写了糍粑、弓箭、古琴、木盆、秤杆、墨条、香于等物件的制作过程,这些手艺大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失的边缘。汪涵用悠远的文字回味着过往,玩味着这些物件和老手艺,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对亲情的眷恋、对事业的感悟,以及对老手艺人及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相似文献   

15.
弋射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狩猎活动,其方法是用弓发射木弋、由木弋牵带很细的绳索在空中缠缚飞禽,目的是把那些体大、飞行较慢的候鸟水禽如天鹅、大雁、野鸭子等活捉。它大约产生于原始社会弓箭发明之后,文献记载最早到夏代,止于南北朝,与士人修身有关联是从西周到东晋这段时间。遗憾的是唐宋学者注疏先秦两汉文献,对弋射已经讲不清楚;清人虽然善于考证,也只是重复旧说;现代学者根据考古发现的古代弋射图像和器具,进行过一些专门的研究,而在弋射为着活捉飞禽等关键问题的解释上,仍然犯了错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汉画解读》一书中收录的一百幅汉画拓片,用举证的方式进行了分析解读。本文特别是对拓片中有明显常识性错误的,如早期造纸工艺流程和设备,套用了潘吉星先生研究造纸论文中的插图;收录了从未见过的"铸钱图";不近情理的车马结构;汉代的兵器,特别是短兵器刀的形制特征、射远武器弓箭的使用方法;汉代人日常生活中的跪和坐的姿态;酒具的组合和使用情况;汉代的服饰特征和着装打扮以及纪年法和干支记日等等,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证明这些拓片为伪造,以提醒读者,不要被蒙蔽。  相似文献   

17.
英国的米尔斯—布恩出版有限公司于1908年创立。80多年来,它青云直上,鼎盛不衰,现在已发展为拥有400多家公司的跨国集团,它每月出书28部,每天平均销售量为41,096册,平均每两秒钟售出一册,年销售量1500万册。它几乎垄断了英国55%的图书市场。它出版的书籍被译成20种文字,流传到100多个国家。 米一布出版公司创建时出版发行的第一部小说《黑暗中的弓箭》,是一部充满浪漫色彩的爱情小说,十分畅销,当年就为该公司带来了16,650英镑的纯利。于是该公司就把出版爱情小说作为它的永恒的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汉画解读》一书中收录的一百幅汉画拓片,用举证的方式进行了分析解读。本文特别是对拓片中有明显常识性错误的,如早期造纸工艺流程和设备,套用了潘吉星先生研究造纸论文中的插图;收录了从未见过的"铸钱图";不近情理的车马结构;汉代的兵器,特别是短兵器刀的形制特征、射远武器弓箭的使用方法;汉代人日常生活中的跪和坐的姿态;酒具的组合和使用情况;汉代的服饰特征和着装打扮以及纪年法和干支记日等等,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证明这些拓片为伪造,以提醒读者,不要被蒙蔽。  相似文献   

19.
《巴黎圣母院》有一个情节非常完美、丰富的故事:背景是15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波希米亚女郎爱斯梅拉达带着一头会杂耍的小羊在巴黎街头卖艺为生。圣母院教堂副主教克洛德对她动了邪念,指使敲钟丑人加西莫多劫持她,被弓箭队队长腓比斯救出。爱斯梅拉达就此爱上这个轻薄的军官,引起克洛德更大的妒恨。他在这对男女幽会时刺伤了腓比斯,并嫁祸少女。少女被判死刑,行刑之日,加西莫多从法场把她救出,安置在圣母院顶楼避难,并以爱慕和谦卑之情对她关怀备至。此时,教会掀起了宗教狂热,波希  相似文献   

20.
清代造办处是专门掌管宫中器物的制造、修理和贮存的机构。本文主要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造办处档案,就其组织机构和匠役问题试作探讨。一组织机构光绪《会典事例》1173卷载:“初制,养心殿设造办处,管理大臣无定额,设监造四人,笔帖式一人。康熙二十九年增设笔帖式一人。康熙三十年奉旨:东暖阁裱作移在南裱房,满洲弓箭亦留在内。其余别项匠作俱移出,在慈宁宫茶饭房做造办处。”当时称为外造办处。康熙朝造办处尚属初创阶段,组织机构尚不完善,除了承办活计的作坊外,从官书和档案看,未见有其它管理机构。接办、督催、查核、奏销活计的机构都是在雍乾时期设立的。在这些机构设立前,领用材料需要管理造办处的亲王、郡王下谕,尚无专门机构来办理。如雍正元年二月造办处传广储司:恰亲王、信郡王谕“为做备用活计,用宝砂五十斤、各色漏(纟不)一斤,送至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