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奉天电话局     
《兰台世界》2014,(7):F0002-F0002
奉天电话局成立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地址位于盛京故宫南军署前胡同内,即今天的沈阳路附近。 187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问世,1881年电话传人中国,落户上海,1901年,电话传入东北,落户大连。1906年,盛京将军赵尔巽奏请清朝廷,请在奉天安装电话,获准后,特拨奉洋808610元,由盛京电报分局架设电话裸线215公里,在军署胡同内设置机房,装设德国西门子磁石式电话交换机1部、终端话机30余台,同年7月,电话正式开通使用,同时由东三省电报总局筹建奉天电话局。  相似文献   

2.
<正>沈阳历史上的第一所中学,是今天位于大东区的沈阳市第五中学,其前身为"奉天省立第一中学"。"第一中学"历史悠久,创办于清朝末年。1905年9月,盛京将军赵尔巽下令开办奉天普通学堂,校址位于盛京北大门外依大人胡同,租用协领佟裕书旧宅30余间作为校舍,杨新畲担任监督。1906年2月,学校易名为奉天中学堂,增设校舍80余间,戴裕忱、郑鼎臣、邹大镛先后担任监督。1909年,学校新建楼房38间,将原租用佟裕书的房屋归还。1910年,学校更名为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档案汇编工作中,经常遇到电报载体的档案。中国电报的产生可追溯到一百多年以前,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作为先进的通讯手段逐渐被清政府所采用。中国自办电报始于1879年(光绪五年),李鸿章在天津至大沽北塘炮台之间试设电报,“号令各营顷刻响应”。1880年李鸿章以电报有利防务、便利通讯为由,奏请清廷照准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并在天津、上海间架纵贯南北3000余里线路,促使南北信息畅通。全部架线费用由北洋军饷筹垫。随后上海至南京至汉口,以及天津至营口、旅顺、奉天的电报接通,接着由奉天经吉林、伊通州、宁古塔接线到珲春,又经伯都纳、齐齐哈尔到黑河,至此东北境内已有全长3000余公里的电报线路。1898年清政府正式下令,规定“嗣后明降谕旨,均著电报传知”,使电报获得了与一般公文同等地位。清政府为加强辽南沿海的军事防御,于1884年由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奏准,令津海关道盛宣怀等派员架设线路。从当年6月开工,次年3月竣工,共架设山海关——锦州——营口——旅顺,经过辽阳至奉天,电报线路计1778华里,共用白银107316两,同时由奉天劝业道黄开文在奉天德胜门内公署前胡同借金银库房  相似文献   

4.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没收沙俄的电话设施,自1906年起改为民用设施,并收买原由沙俄经营的营口电话局,全部开放营业。中国政府为了与日本争夺辽宁电话业务经营,创办了奉天电话局。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最早在大连地区建立东亚最早的自动电话局,随后将其电话业务推广到奉天、抚顺等城市,与中国政府的电话经营业务形成了竞争。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辽宁的电话经营业务被日伪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所控制。  相似文献   

5.
《兰台世界》2015,(2):3
<正>1906年,盛京将军赵尔巽在奉天设置东三省讲武堂,培养军事人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停办。它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列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此为奏设东三省讲武堂暂行章程。  相似文献   

6.
<正>奉天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是盛京将军赵尔书巽令奉天学务处创办的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只招收女性学员。清未实行新政,进行教育制度改革,各地纷纷创办各种新式学堂或学校,并开始出现了专门招收女生的学校,女孩子从此有机会走出家门接受近代教育。奉天官立女子学校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办起来的。该校创立于1906年7月,最初称奉天官立女子学堂,  相似文献   

7.
<正>东三省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东三省等处地方兼管三省将军、奉天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在清末总管奉天、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军民政务。前身为康熙元年所置的奉天将军,后改为盛京将军。光绪三十三年,谕令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随时分驻三省行台,增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巡抚,并以徐世昌补授东三省  相似文献   

8.
洮南市档案馆馆藏第2号全宗档案,收录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盛京将军赵尔巽给洮南府知府孙葆瑨的札文和孙葆瑨报送盛京将军的呈文。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设洮南府,隶属奉天省,先后辖静安(今白城),开通(今通榆),安广(今大安),镇东(今镇赉),醴泉(今突泉)等县。孙葆瑨,字幼谷,福建省侯官人。孙葆瑨自幼读书,20岁中乡试,由内翰外调。起初到奉天(今沈阳),充当矿税局差使,接着管理盐税。光绪甲辰乙己(1904年)日俄战  相似文献   

9.
《盛京时报》是日本在华创办的历时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从1906年10月18日创刊至1944年9月14日改为《康德新闻》奉天版《,盛京时报》垄断东北报业长达38年。虽然对于《盛京时报》已有研究,但鲜有人关注到该报对“皇姑屯事件”的呈现。张作霖的日籍顾问町野武马认为,皇姑屯事件是“九·一八事变的开端,更是太平洋战争的远因”。①分析《盛京时报》对“皇姑屯事件”的报道,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看清日办华文报纸为日本侵略利益代言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奉天图书馆     
<正>奉天图书馆是今天沈阳图书馆的前身,它始建于1907年,是东北地区第一家公共图书馆。奉天图书馆由奉天提学使张鹤龄倡议创办。目的是为保存国萃、振起文风、辅助教育,开启民智,为普通读书人提供一个借书及阅读的场所。张鹤龄的提议得到盛京将军赵尔巽的支持,特拨银5000两,用于工程建设。经过近半年的筹划,最终选定小南门里宗人府胡同汉军正黄旗第三佐领程牛录官厅旧址,作为馆址。1907年夏,特聘陈炳焕为图书馆总理(即馆长),总揽图书馆筹设、修建及制定规章等一切事宜。图书  相似文献   

11.
奉天电灯厂     
《兰台世界》2015,(3):2
<正>奉天电灯厂创办于1908年。当时东三省银元总局奉命停止铸造铜元,9月,银元局总办舒鸿贻奉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之命,用铜元的赢利投资创办奉天电灯厂,全称为官有营业奉天电灯厂。厂址设在东三省制造银元总局,原奉天银元局院内。奉天电灯厂并不是生产电灯炮的小厂子,而是拥有发电机组的电厂,收入以电费为主。同时经营租灯、装灯等业务。1915年4月,电灯厂以新设路灯收入为担保,由财政厅作保向兴业银行贷款小洋六万元,从其所在地大东边门开始,先后在奉天城大小东关、南关、西关各胡同装设路灯共计1182盏:10月底全部竣工发光,后来,又从兴业银行  相似文献   

12.
《兰台世界》2015,(6):161
<正>奉天造币厂历史悠久,它的前身可以迫溯到始建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的盛京机器局。盛京机器局由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奏请设立,厂址选在奉天省城大东边门里一座旧军营,主要从事银圆铸造和军火制造,厂内机器设备全部从德国引进。建厂之初,盛京机器局并未制造军火,只于建厂第二年进行了银圆的试铸,并于1898年正式生产出一圆、五角、二角、一角和半角等不同规格的银币。银币具有生产工艺先进、成色固定、形制统一、重量一致、便于携带和计算简便等特点,相较过去国  相似文献   

13.
1896年8月兴建的盛京机器局,涉足造币、军工行业。1902年,将机器局内制造银圆的部分与生产机器部分分开,分别设立奉天机器局、奉天制造银元总局。1903年,机器局从事军械生产,奉天制造银元总局开始制作铜元。1914年,经合并成立奉天造币厂。它开创了沈阳近代民族工业的先河,并成为沈阳历史上最早的近代民族工业。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图书馆座落在沈阳城里东华门附近,是一座巍然壮观的绿脊黄瓦宫殿式建筑,建于一九二三年左右。抗战胜利后,才改为图书馆。沈阳市图书馆是一九○八年由清朝提学使张鹤龄创办的。最初命名为奉天省城图书倌,从创建到解放,曾几次更名为奉天公立图书馆、奉天市立图书馆、辽宁省立图书馆、奉天市立沈阳图书馆、沈阳市人民图书馆,直至一九五四年才正式定名为沈阳市图书馆。馆舍也几经变迁,最初在小南门内宗人胡同,后迁到西华门学务  相似文献   

15.
奉天同善堂     
<正>奉天同善堂源起于1881年左宝贵在奉天创办的慈善事业,1896年正式定名为同善堂,堂址位于奉天省城大西关外高台庙胡同(今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住院处)。它历史悠久,是奉天地区最大的慈善团体,在救助弱势群体,改善民众不良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881年至1894年间,鉴于太子河、浑河水经常泛滥成灾,贫民百姓流离失所,传染疫病流行,总兵左宝贵先后在奉天省城内创设了牛痘局、养老院、义学馆、栖留所、育婴堂、施粥厂、  相似文献   

16.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10,32(2):F0002-F0002
盛京是满族肇兴之地。清太祖努尔哈赤于天命十年(1625年)定都于此。太宗天聪八年尊为盛京。世袒定鼎北京,以盛京为留都。康熙皇帝为“追述祖宗功德。纂修《大清一统志》,以昭示来兹。爱敕奉天府尹先修《盛京通志》.以便汇辑,为诸省弁冕”。奉天府尹董秉忠“檄令各属咸至.量能援事,分类采辑;更取各属新志,增删订正,数月而稿成。”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图书馆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七日召开庆祝建馆七十五周年大会。沈阳市图书馆是1908年,由清朝奉天提学使张鹤龄创办的,当时叫“奉天省城图书馆”,旧址在沈河区小南门内宗人府胡同,1945年迁至现馆址。庆祝会上,市馆馆长李绍平同志讲了话,他简略地回顾了市馆所走过的路程,概述了解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图书馆所取得的成绩。图书馆的藏书由解放前的十  相似文献   

18.
<正>奉天法政学堂位于奉天省城大西门内,是奉天地区出现的第一所专门培养法政人才的学校。学校存续时间虽不长,却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培养了大批政治、法律及经济领域的人才。奉天法政学堂的前身为奉天仕学馆,它是由盛京将军赵尔巽主持创立的。20世纪初,清朝廷为形势所迫,决定走变法维新之路,包括推行新法、改革官制、废科举、设新学等,这些举措都急需大批具有新思维、新知识的官员来  相似文献   

19.
<正>东三省官银号原名奉天官银号,创办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1932年停业,它是东北地区最早创办的近代官办银行。在近代奉天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末,东北地区私帖泛滥,为整顿币制,盛京将军赵尔巽于1905年上奏清朝廷,议请创设官银号。同年11月1日,清廷准奏,特拨官银30万两,同时集商股数万两,作为官银号资本金,租赁盛京城内钟楼南路东原德兴永门市房作为办公场所,奉天官银号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20.
<正>奉天医科大学是东北地区最早并最有影响的西医院校,由英国传教士司督阁创办。它连续办学达半个世纪之久,是近代东北西医人才的摇篮。奉天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司督阁于1892年创办的盛京医学堂。司督阁于1883年创建盛京施医院后,西医逐渐为国人所接受,到医院就珍者日渐增多。但当时东北医学人才极度缺乏,司督阁感到凭一己之力难以应付日益加的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