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对推动我国的戏剧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对翻译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中国莎剧翻译第一人,他的翻译风格独特,形神兼备,堪称中国译界的楷模。  相似文献   

2.
朱生豪(1912-1944),浙江嘉兴人,莎士比亚戏剧著名翻译家、诗人.朱生豪英文功底扎实深厚,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人,其译文质量出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业界所公认,译本后期影响深远,对造就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莎翁迷功不可没,被誉为中国前不见尝试者、后不见超越者的翻译莎翁戏剧之王和译界楷模.  相似文献   

3.
朱生豪是我国较早翻译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翻译家。他一生爱好诗歌、戏剧文学,将几乎全部翻译精力都用在了莎氏戏剧的翻译上。朱生豪在艰苦的环境中翻译了30余部莎氏戏剧作品,完成了中国翻译界百年来最艰巨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4.
朱生豪先生是国内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最多的学者,他的译文质量高超,有鲜明的特色,得到了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的一致公认。在战乱年代,他家境贫困、疾病缠身,但依然以强烈的责任感与爱国主义情怀,贡献出划时代的翻译巨献。  相似文献   

5.
今年2月2日,是我国杰出翻译家朱生豪诞辰一百周年。  相似文献   

6.
朱生豪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一生都奉献给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翻译事业。本文从王国维治学"境界说"出发,整体地去探寻朱生豪短暂坎坷的翻译人生,作者认为它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目标的寻找、忘我的追求及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梁实秋在散文和文化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译作颇丰,是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梁实秋翻译了莎士比亚300多万字的全部戏剧作品,其坚持的"信、顺"翻译理念,是中国翻译历史上一座不可遗忘的丰碑。  相似文献   

8.
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已成经典,朱译本的特色在于其独特的浪漫主义气质与古典气质,而文本的气质体现了译者的心态。朱生豪的心态呈现为“混杂的现代性”状态:一端是浪漫主义心态,对应的书籍主要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如雪莱、济慈、拜伦等人的诗作,以及莎士比亚戏剧;另一端则是古典情怀,对应的书籍主要是陶渊明、屈原、庄子等高洁志士的抒情作品。故此,朱生豪的“现代性”心态的建构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对话与理解的过程,通过诗意的自我表达以及“译莎”建构诗意世界来获得自我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9.
出版是现代文学制度中的重要一环,现代出版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生产,出版与文学互动而生。朱生豪在世界书局做过6年的全职编辑,他的翻译创作与世界书局密切相关。文学制度视域下,朱生豪的经济生活大致分为两个阶段:"自我资助"和"寄食"于世界书局。由于世界书局编辑所英文部主任詹文浒的鼓励,朱生豪方得以从事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工作。世界书局的总经理陆高谊与朱生豪有学缘关系,基于这层关系以及朱生豪自身的才华,朱生豪才得以"寄食"于世界书局,在1942—1944年期间全身心地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相似文献   

10.
在两性关系中,书信往来是民国时期最能让后人感受时代风流之处。民国莎剧翻译家朱生豪被誉为情话文豪,与才女宋清如通信十年之后结为伉俪,传为佳话。其书信至今读来仍能感受到才子佳人,柴米夫妻的浪漫与诗情,同时不免为情书这一艺术的消失深感惋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翻译家研究》叙事性强,以当代视角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翻译学派的诸多传统,如一脉相承的艺论、时代责任、从直观印象到理性自觉的译论演进路径、译家的“知行合一”等,从客观上构建了一个翻译家坐标系,藉此可对当下和后来的翻译家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和定位.  相似文献   

12.
王建敏 《兰台世界》2012,(28):15-16
梁实秋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及翻译家,尤其对莎士比亚作品有着翻译方面的权威,其翻译作品主要有《英国文学史》及《莎士比亚全集》等.梁实秋先生对中国的翻译事业有着重要的贡献,其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时表现出和谐圆融的审美情操,并融合了西方古典的美学思想.另外,梁实秋的翻译实践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对话精神,尤其是其对翻译作品中文化内涵的传递,文学形式的输入及语言风格的再现等方面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王法宁 《兰台世界》2012,(25):90-91
萧乾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及知名记者,一生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及西方文学的翻译工作,他向国内的读者翻译与介绍了西方优秀的文学作品,并撰写了300多万字的散文、特写及翻译作品等。萧乾在对西方文学作品翻译的选择与探索上有着其独特的视角,其翻译的《莎士比亚故事集》就是出于对青少年及儿童作品的偏好,并且翻译这个作品也能为青少年做一些启蒙性的工作,很有现实与教育意义。因此,萧乾翻译的《莎士比亚故事集》在1956年出版后,就广受欢迎与热评,并在第二年重新进行了印刷。作为中国知名  相似文献   

14.
翻译人员作为沟通不同语言使用者的重要纽带,在过去和现在均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翻译人员的歪译,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本文探讨了古代翻译人员的种种歪译行为,以期对当代的翻译人员能起到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翻译人员作为沟通不同语言使用者的重要纽带,在过去和现在均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翻译人员的歪译,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本文探讨了古代翻译人员的种种歪译行为,以期对当代的翻译人员能起到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源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积极从事新文化的传播和推介,在他的努力下,普希金、屠格涅夫、高尔基等一系列重要作家的作品被译介至我国,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17.
卞之琳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和诗人。出身中落之家的卞之琳以其勤奋刻苦在求学与学术研究道路上不断攻坚克难、突破自我,在文学翻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徐志摩的高徒卞之琳不仅是近现代著名诗人,还是一位译著等身的翻译家。他早年求学和职业经历让他与外国语言文学结下了深厚的渊源。  相似文献   

19.
南洋公学译书院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大学翻译出版社,短短五年多的时间里在图书翻译出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译书范围广、品种多,特色鲜明,并明确提出了“先章程而后议论”“审流别而定宗旨”“正文字以一耳目”“选课本以便教育”的翻译出版原则.译书院的翻译出版活动解决了南洋公学教学中教材匮乏的问题,为国家的“兴学”和“变法自强”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版权保护和版权贸易活动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苏雪晶 《兰台世界》2015,(9):116-117
被誉为"精于泰西之学"的李之藻以经世致用为思想指导,积极推动了明末清初一系列西学书籍文献的翻译工作,为西方近代天文、历法、地理、水利、军事、算学、理化、宗教、哲学等文明成果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