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代以来,关内向东北的移民在中国移民史上所占的分量极重。而近代东北铁路网的形成,不仅为移民提供了新的出行方式和路径,使其能够深入东北腹地并就近分散于铁路沿线,而且相关铁路优惠政策的推行,减轻了移民的经济负担,助推了移民运动的高涨。近代东北铁路对关内民众向东北移民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代关内移民与松花江流域工商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伴随着清朝东北封禁政策的破产,关内移民大批涌向松花江流域.本文对关内移民与松花江流域工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伴随着清朝东北封禁政策的破产,关内移民大批涌向松花江流域。本文对关内移民与松花江流域工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后,不愿甘当亡国奴的大批东北流亡民众先后逃往关内,仅东北流亡学生即达三、四万之多.从此,形成了以东北军为骨干的,流亡关内各阶层、各团体及广大军人眷属在内的一个庞杂的东北流亡集团.这个集团的宗旨是抗日雪耻,复土还乡.东北流亡民众的抗日情结,对张学良抗日思想的转变,使他由不抵抗到下定决心坚决抗日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道光六年,围绕对关内流民如何处置,吉林将军富俊和宣宗进行了一番博弈,最终使宣宗不得不同意对流民免予驱逐,并进行妥善安置。这一事例是东北地方官员在执行封禁令时与皇帝进行巧妙博弈的典型事例,反映了东北地方官员对封禁令的敷衍执行和君臣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闯关东",关内人口进入东北。就东三省而言,以吉林省为最多;就地区而言,以长春为最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吉长不仅具有吸引关内人口进入的普遍性优势,在天时地利等方面,还具有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相似文献   

7.
<正>在清末移民的基础上,民国时期,东北地方当局继续实行鼓励关内人民迁往东北的政策。辽宁省政府先后出台了《移民和开发计划》,制定了《辽宁移民垦荒大纲》,并实施了一系列安置和救济移民的措施。然而,由于清末以来,东北移民绝大多数进入了东北南部地区,因而,民国时期辽宁省可容纳  相似文献   

8.
在1931—1945年日本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中,中国新闻事业遭受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其损失之严重是难估量的。 ——在辽阔的中国东北大地上,中华民族的新闻事业被日本侵略者摧毁殆尽。日本制造了一个伪满洲国,它的新闻事业完全由日本军方操纵,成为鼓吹战争和进行奴化教育的工具,以宣传“民族协和、王道精神、日满一心一德”和“大东亚共荣圈”为基本任务,欺世惑众。伪满的“弘报处”在日本关东军报道部、调查部的直接指使下,严禁关内报刊输入,严禁收听关内广播,东北人民处于严密的新闻封锁之中。  相似文献   

9.
林文 《兰台世界》1998,(5):38-39
1948年9月15日,东北野战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发起了辽沈战役,至10月1日,先后歼灭了绥中、沙河、兴城、义县之敌,占领了塔山、高桥,把北宁路锦州至秦皇岛段上的国民党军分割孤立在锦州和锦西、葫芦岛以及秦皇岛、山海关三个地区,完成了对锦州的包围,斩断了东北国民党军返回关内的唯一陆上通道.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是日军拉开侵略华北序幕的80周年.1933年日军在占领了中国东北之后.开始准备把罪恶的黑手伸向关内.而山海关是连接东北华北的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为此,日军于1933年初。开展了对榆关的可耻进攻。本期要公布的河北省国家档案馆的珍贵档案.是抗战时期的河北省反帝大同盟执行委员会的一份告兵士书.号召士兵们团结起来停止内战共同抗击日军侵略。档案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东北,中共中央从关内各解放区抽调大批干部和部队进入东北,并成立东北局来加强我党在东北的力量。辽宁地区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我党我军率先进入地区。东北解放战争期间,党在辽宁地区的党建工作经历了错综复杂的艰苦历程,其中,辽宁省委的组建过程及其斗争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回顾并加以总结。一、辽宁省委的组建历程1.辽宁省委的第一次组建。鉴于辽宁对于党占领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在1945年10月19日和21日先后向东北局发出《关于集中主力与国民党争夺辽宁、安东的方针》和《关于加强辽宁、安东两省工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黑龙江省地方当局继续实行支持和鼓励关内人民迁往东北就业的政策,积极推进移民事业的开展。在清末移民的基础上,黑龙江省的移民和土地开垦进入了高潮时期,耕地和人口有了较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黑龙江省地方当局继续实行支持和鼓励关内人民迁往东北就业的政策,积极推进移民事业的开展。在清末移民的基础上,黑龙江省的移民和土地开垦进入了高潮时期,耕地和人口有了较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战争的疑云已笼罩在中国大地,继“九一八”事变日军进占东北以后,本军国主义的魔爪开始伸向关内:冀东地区作为连接关内外的咽喉地带,是日军谋求吞并华北的必取之地。为达到这一目的,日本军国主义先后制造了一起起事端,又扶植起冀东伪自治政权,为武装进占华北进而夺取整个中国作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  相似文献   

16.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是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关内的东北同胞最早建立的抗日救亡团体.由于它抗日救亡旗帜鲜明,宣传鼓动形式多样,武装斗争有声有色,所以它虽然存在不足两年,却对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和东北抗日义勇军坚持战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它的建立与发展都是在张学良的保护与支持下进行的,所以说,救国会既是一个社会基础较为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众组织,也是一个和张学良有着特殊政治关系的抗日救亡团体.  相似文献   

17.
清兵入关后,在对东北的开发上,对他们的"龙兴之地",始终存在着开发与封禁的双重矛盾.他们想开发东北,使之成为经济富庶地区,又怕关内汉人的移入破坏满人的风俗,影响旗人生计.这样,在东北移民问题上,左右摇摆,走了一条招垦--封禁--开放的"之"字形道路[1] 86.  相似文献   

18.
<正>东北抗日义勇军是最早站出来与日寇战斗的自发武装,为创建东北抗日联军提供了条件和经验,推动了东北抗日斗争的发展,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以耿继周为领导的抗日义勇军第四路军和以宋黎为领导的抗日义勇军第三十一路军,在新民地区迅速兴起,声势浩大,阻止、牵制、打击侵华日军以新民为跳板西进锦州及关内的阴谋,对全国的抗日走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的奉天省,各行各业都在洗刷着日俄战后带给社会及民众的耻辱,上层的政府官员们深深地感受到兴国必须重教,各地的办学机构风起云涌。1928年8月,奉天成立了同泽新民储才馆,馆址择定于北关外。东北自开发以来,百姓杂居,人满为患,诉讼案件日渐增多。而“东北司法人才,素感缺乏,关内人士,率因道遥俸薄、裹足不前,以故东北一隅,昔年悬缺待补者,即不在少数。”为了加强司法队伍的建设,造就更多的专门人才,东北法学研究会曾多次上书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张附丽,请求设立司法补助办学机构,以缓解当今司法人才奇缺的现状。而此时,最高法院东北分院院长孔昭炎,也在积极地为此事的顺利进行出谋划策。孔昭炎等许多法学专家普遍认为:“东北法界,  相似文献   

20.
<正>一、近代东北的土地开发近代中国东北地区农业主要特点是开发较晚、人少地多。当关内早已步入人多地少、精耕细作状态时,东北就整体而言,仍然是未开发或半开发状态。除辽河流域有广阔农田外,其他地区基本处于原始状态。东北地区的大规模土地开发是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高潮是清晚期光绪年间。清政府东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