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徐继畬(1795—1873),字健男,号松龛,山西五台县人,道光六年(1826年)丙戌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转御史,出守广西浔州府,升福建延建邵道,再迁广东按察使、福建布政使,二十六年擢福建巡抚。咸丰元年(1851年),因福州神光寺案去职。同治四年(1865年),以三品京堂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管理同文馆,八年告病归里。徐继畬作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任职福建期间,五阅寒暑,编著出版了著名的世界历史地理著作《瀛环志略》。对徐继畬的研究,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徐继畬任职期间留下的数百件奏折,大多保存在本馆,是徐继畬研究的重要史料。1995年,由本馆与山西省社科院等单位合作编辑出版了《徐继畬集》,其中第3册《奏折》共收录其奏折(折、片、单)540余件,但当时检索遗漏较多。今从馆藏档案中检出《徐继畬集》未收录奏折30余件,予以刊出,以供研究者利用。  相似文献   

2.
正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与一国兴衰紧密相联。实现和平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走向海洋。党的十八大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海洋强国梦已经自然地融入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指向的"中国梦"之中,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践行海洋强国梦,不仅需要强大的海洋经济、海洋军事和海洋科技等硬实力,更需要强烈的海洋意识、悠久的海洋文化、深远的海洋影响力等软实力。伴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媒体作为社会意识的教育者、社会文化的传播者,应勇担责任并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1840年到1861年间,中国共著有22种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书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徐继畬的《瀛寰志略》,无数学者对两者见解不一,或肯定《海国图志》,或肯定《瀛寰志略》。  相似文献   

4.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随着国力的增强,我国对海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国内的海洋意识教育发展迅速。但现阶段的国民海洋意识以及海洋意识教育依然存在诸多不足。要实现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迈进,研究新时期我国海洋意识教育现状,对提升国民海洋意识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中国拥有1.8万公里长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宣传海洋强国战略是媒体应有的责任担当。本刊特别约请了相关专家学者,从第1期开始,以"广播电视与海洋强国战略"为主题,在《专题讲座》栏目连续发表相关文章,为海洋战略的宣传报道工作建言献策。讲座分别从海洋意识与海洋报道、文化引领、媒体传播策略、媒体与公众互动、海洋权益维护的媒体使命、国民海权觉醒的媒体责任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海洋出版产业是海洋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洋强国"战略及"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推进,我国公民海洋意识在不断提升,海洋出版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基于海洋出版产业的发展现状,从内容生产、品牌建设、营销策略和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分析海洋出版产业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海洋...  相似文献   

7.
正在7月7日举行的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加强海洋意识培养,提高全民族海洋素质,是实现海洋强国的精神指引。中宣部为此印发《关于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方案》的通知(中宣发〔2014〕15号),成为当前海洋意识宣传教育的指导性文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公众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发挥网络传播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着力推动海洋维权向统筹兼顾型转变,重建海洋大国,重塑海洋意识,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艰巨而光荣。自"海洋强国战略"被写入肃重的"十八大"报告,到近期中国的军事力量在与国外存在争议海岛和海域频繁现身宣示主权,再到中央高层就如何建设海洋强国进行密集的集体学习和讨论,可以这样说,围绕"海权"的政策研究、舆论散布、军事布局等重大事项已紧锣密鼓地被列入国家高级层面的议事日程,并予以全面部署。这些迹象一方面足以说明,国家对于"海权"在全球政治格局中的重大地位建立了深刻认识,一方面也说明,我们曾一度在对万里蓝疆的治理、开发和利用方面是有所缺失和疏漏的。  相似文献   

9.
海洋图书出版是建设海洋强国、提升全民海洋意识的重要一环。文章对2010年以来海洋类图书的出版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海洋类图书存在选题面和受众面较窄、内容同质、形态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首先应当打通海洋科学与海洋科普的壁垒,创新内容、鼓励原创;其次需要树立海洋传播理念,拓宽选题范围,扩展目标受众;最后要依托新媒体技术,提升用户"体验值"。  相似文献   

10.
世界海洋强国无一不是海洋管理强国 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海洋所覆盖,浩瀚的海洋是由世界各地万水汇聚而成的连续整体,与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从这个意义说,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也许应叫做"水球"更为恰当. 海洋对于人类如此重要,联合国已经把21世纪确定为"海洋世纪",并把每年的6月8日确定为"世界海洋日".目前,国际社会已有20多个国家发布了新的海洋发展战略,在"十八大"报告中,我国也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张华 《出版广角》2013,(13):50-52
做好海洋类大众图书的策划与编辑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在策划选题时避"热"就"冷",精准定位;二是要以专业的视角做大众图书,突出人文精神,提升图书的文化底蕴,有精品意识;三是要充分发挥编辑的主导性,在出版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化程度,注重细节。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认识海洋、了解海洋、保护海洋成为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新闻出版业是普及海洋知识、提高公民的海洋保护意识的重要窗口。近年来,许多出版社对海洋类大众图书的选题越来越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出海     
《中国新闻周刊》2012,(43):24-25
中共十八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多次提及海洋,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海洋强国"概念,首次进入党的报告中,彰显中国从"大陆国家"向"海洋国家"转型的战略思维,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样的转型思维和宏伟蓝图,要真正落到实处,则亟须全方位的配套和长远布局。过去,中国曾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海洋,由此形成了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基础调研等方方面面的掣肘和缺失。如今,在新的战略思维指引下,相关机构改革、法律修改与完善、海洋科研的推进、海洋经济的合  相似文献   

13.
海洋强国背景下公众对海洋文化的认知需求日益增强,在面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海洋意识培养和海洋素养提升上,海洋主题动画发挥着普及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和传递海洋文明的重要功能。本研究回溯我国海洋主题动画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思考,以期国产海洋主题动画产业能够产出更多优质作品,为公众提供常态、专业和有效的海洋传播内容。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媒的传播盲点:国民海洋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向海则兴,背海则衰",不是海洋经济强国的国家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管辖海域面积世界列第十位的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海洋强国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海权是涉及一个国家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领域范围的一种权利,是世界军事强国的标志。中国作为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但回民的海权意识薄弱,缺乏对海洋发展、海洋权利、海洋防务的有效思考。大学生作为全社会思想最前沿的群体.海权意识却相对较为淡薄,需要加强普及与教育。在当代大学生中普及海权教育可明显提升我国的海洋建设.间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发达国家的步伐,现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全国新书目》2018,(6):145-145
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世界海洋法译丛》共14卷,约500万字,丛书涵盖了100多个国家的海洋立法、海洋边界实践以及国际海洋争端解决的经典案例,是全国系统译介世界六大洲沿海国家海洋法律法规的工具书。利于拓宽全球海洋视野,助推海洋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两会声音     
《出版参考》2011,(9):6
全国政协委员、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建设出版强国重在"三个提高"建设新闻出版强国,有激情更要有理性,必须全面提升质量意识,重点要在"三个提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发展战略是最近的事,但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始终关注着海洋资源和海洋权益。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之一的周恩来经略海洋的思想特色鲜明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19.
向海而荣,背海而衰,这已被不同历史时期大国崛起的事实所证明。 1994年,《国际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全球海洋的1/3已成为各国专属经济区,深海大洋的竞争更激烈。韩国成立海洋部、日本出台海洋战略、美国部署海洋新政……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正日益摆上世界各国尤其是沿海国家的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中,海洋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海洋被列为超前部署的全国五大重点战略技术领域之一;经济方面,2006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对GDP的贡献超过10%。然而,作为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管辖30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的海洋大国,人们的海洋意识还比较薄弱。那么对媒体而言,应如何在加强海洋宣传、增强公众海洋意识方面有所作为?应怎样挖掘报道资源?有哪些注意事项?本期专题"海洋新闻与公众海洋意识"试图回答以上问题,并期待读者来稿继续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陈更亮 《编辑学报》2022,(4):355-359
建设科技期刊强国是提升我国科技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支撑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意识是行为的先导,面对动荡、变革、竞争的世界格局,必须首先统一我国期刊人的意识观念,才能保证科技期刊强国建设的中国特色和正确方向。我国建设科技期刊强国的整体性、复杂性、国际性、协同性、艰巨性等特点,要求期刊人必须具备敏锐的政治意识、警觉的风险意识、自信的平视意识、勇毅的担当意识、坚定的初心意识和不辍的创新意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道路,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