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第一部分"草圣"称谓的定义和第二部分张芝对草书技艺的创新改造和对当时社会及后世书法的深远影响的论述,肯定了东汉书法家张芝为当之无愧的"草圣"。  相似文献   

2.
张芝作为中国草书的创始人,为中国书法的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张芝在草书上的艺术造诣得到了后代书法家很高的赞誉,而且其高岸的品质和节操也得到了世人的钦佩和赞扬,研究张芝的书法道路和成就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东汉张芝的"匆匆不暇草书"一语,后人主要有两种解释:大多数人的主流看法,认为它是指因时间仓促而来不及或顾不上用草书字体书写;另有一小部分人则认为它是指因时间匆促来不及先起草稿而直接写信,与使用哪一种字体并没有直接关系.本文研究认为,乃是由世人特地将张芝之书法墨迹冠以"匆匆不暇草书"一名,即人们借用张芝本人在书信中这一句很普通的客套话,从中引申出特定的语义,用以称颂这位"草圣"的书法.  相似文献   

4.
北宋名臣蔡襄是"宋型文化"背景下北宋士大夫形象的典型代表。蔡襄的人格精神在他的诗歌与书法创作中呈现出审美情趣及风格特色的共性,其诗文创作与书法创作有着互通互补的关系:诗歌倡"文以明道"的思想,书法尚"中和"的审美观念,诗歌和书法"中庸"的儒家品格互补。诗歌博采众家,书法转益多师,诗书"有意复古"的创作实践互通。诗歌重"道",书法重"神",诗书注重主体思想的创作倾向趋同。  相似文献   

5.
唐媛  余毅 《兰台世界》2015,(3):125-126
金农擅长诗文、书法、绘画、刻印,并且独创了"漆书",在金农的绘画中融入了金石味的书法笔意。尤其是其醇厚、高逸的绘画风格通过"以书为画"和"涉笔即古"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书法的国度,历史上出过许多赫赫有名的大家,其中最受推崇的当数东晋的王羲之,他是公认的中国书法第一人。在几千年的书法史上,他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王羲之被世人尊为"书圣",足见其书法之高之精妙。  相似文献   

7.
"书品"的"书",本指书法,以此为书名的,历代都有.南朝梁有一位叫庾肩吾的,在他的<书品>中,曾把汉至梁的书家一百二十余人,分为三等,每等再分三级,逐一评论,在书法理论史上颇有影响.这里说的可不是书法,而是图书.  相似文献   

8.
1932年出生的老书法家聂能卿,6岁起开始学习书法,七十多载春秋以来,秉承孔夫子"学,然后知不足"的教诲,自言"愈学愈感不足",总结其数十年学习书法的心得,作诗曰:"学海无涯难跨渡,霜加两鬓仍涂鸦。"  相似文献   

9.
《报林求索》2012,(12):157-159
<正>"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显得特立独行,老子言"上善若水",孔子讲"智者乐水",而"水"亦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生命所系。水墨画中最为讲究的"润含春雨,干若秋风",书画作品中笔触的苍润、浓淡、干湿、虚实的种种变化,离开了"水"的调和,都无从下笔。许多书法家将"水"作为文房第五宝,引入书法创作之中,以"墨分五色"的水墨之法,使得书法作品在墨色的浓淡枯润之间变化万千!而以普通毛笔、普通宣纸、普通写法,  相似文献   

10.
郝强 《兰台世界》2020,(2):154-157
对材料处理、史事评论、人物褒贬,其原则、体例,名之"书法",也可谓之"笔削"。以发展中的人为中心,对校武英殿刊本《明史》及诸版本《明史稿》中"何真传"的内容,辅以《明实录》及其他明清时期的相关史料进行互校,异同之处得以管窥近百年间明史相承修撰的书法痕迹。  相似文献   

11.
黄权才 《图书馆界》2012,(1):35-37,50
提出在文献学版本体系中增加"书帖本",并以5种书法墨迹为例证明了书帖本具有独特的稿本价值。从书法墨迹中辑录出补《全宋诗》14首,整合《全宋诗》1首,校勘《全宋诗》5首。  相似文献   

12.
“飞白”原是书法上的一个术语,是指一种特殊的笔法:笔画中露出一丝丝的白地,象用枯笔写成的样子。修辞学上的"飞白",就是借用了这一术语名称。不过,修辞学上的所谓"飞白",  相似文献   

13.
黄婧  孙光 《今传媒》2010,(6):118-122
2009年,著名书画家孙光做客中国新闻人网"新闻人访谈",分绘画书法和生活三部分进行专访,内容很精彩,视频在中国新闻人网播出后许多视频网站纷纷转载,好评如潮本期杂志,我们《中国名家》栏目刊出绘画和书法部分。  相似文献   

14.
书法与禅     
北鱼 《报林求索》2009,(1):42-45
<正>书法一词,日本称为书道,不管这一名词产生于何时,显然它是把文字的书写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指称。既然把书贯之于"法"和"道",在这里"法"  相似文献   

15.
宋徽宗和宋高宗父子二人在艺术上均有天赋,尤其是在书法方面二人均取得了较高成就,二人均善于使用花押,徽宗花押为"天下一人",高宗花押为"人中王"和"德寿殿(宫)"。  相似文献   

16.
李隆基是我国唐朝第七位皇帝,由于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史称"唐明皇"。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诗歌、书法、音乐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尤其是音乐方面,李隆基为唐朝音乐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这里有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展览,这里有别开生面的书法笔会活动,这里还有生动活泼的百姓文化课堂,这就是石景山区第四届"档案馆日"活动现场,百姓眼中"古老"的档案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众多市民朋友走进档案馆,看"旧物",忆历史,品文化,零距离感知档案世界,体验档案文化,感受档案魅力。本次活动以"弘扬档案文化、践行北京精  相似文献   

18.
9月日上午,以收集保存宜昌文艺作品及专业著作为主要内容的"宜昌人作品库",在宜昌市档案馆正式启动,来自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38名书法、绘画、摄影、作曲及小说、散文作者,向"宜昌人作品库"捐赠作品73件,中共宜昌市委常委、秘书长李亚隆向捐赠作品的作者颁发了"收藏证书".市委书记孙志刚也将其专著<城市功能论>捐赠给作品库.  相似文献   

19.
说到宋徽宗首先想到的是"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灭亡的统治者;提起赵佶让人想到的是古玩典藏、花鸟绘画和自成一派书法"瘦金书"的独创者,成功的书画大师。身为帝王,宋徽宗赵佶因爱丹青甚于爱江山的错位人生,最终国破家亡。  相似文献   

20.
杨丽容 《兰台世界》2016,(20):146-149
两宋士人间竟相传播女仙"吴彩鸾"与书生"文萧"遇合的"传奇"。究其原始出处,正是唐人裴铏所著《传奇》一书。此后,元、明士人也津津乐道,接连转述。毕竟是神仙传闻,未免疑惑重重。在故事的真、伪方面,笔者认同元末明初陶宗仪的主张:留有众多小楷墨宝的"谪仙",很可能只是个同名的唐代民间女子。所作字书,无论宋、元、明,都予以了极高的评价。而真实的书法遗存,半真的书法作者,几乎可说是半杜撰的主人,这三者构成了真正"传奇"的"魅力"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