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建军 《兰台世界》2014,(12):148-149
程颢的"识仁"思想是其理学的重要宗旨,从宋明理学衍伸出的陆王心学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而程颢的"识仁"思想开创了心学一派的源流。程颢的教育理论思想对于北宋书院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教化功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以心学思想著称于史。他心学思想的基础在于"灭人欲、存天理",内涵在于"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两点最终将他心血思想推向"去人欲,存天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王阳明对"思想人格"的界定及实践论,均是他人生经历的真切写照。王阳明吸收了道家、儒家、佛家等对"理想人格"的思想主张,而且将孟子"性善论"作为其"心学"的逻辑基础,确立了"理想人格"之道。  相似文献   

4.
儒家心学理论思想家湛若水,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书法家。他以儒家心学理论为基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对人性、认知、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行了系统的教育心理思想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锋 《兰台世界》2014,(10):95-96
湛甘泉是明代中期极富盛名的儒家心学家和思想家,他以儒家心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并从事了大量的教育实践,此外湛甘泉还提出了“德业”、“举业”合一思想理论,对明朝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韩愈<原道>提出"博爱之谓仁",这个说法在宋代以后产生极大影响,成为儒家仁学中有代表性的阐释.本文梳理了韩愈以"博爱"论"仁"的思想渊源,认为以"博爱"论"仁"的意见,在汉唐时期逐渐流行,反映了汉唐儒学的理论旨趣.韩愈对这一旨趣的继承,反映了其思想与汉唐儒学的复杂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其儒道革新思想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7.
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心学思想的形成是在继承和研究陈白沙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本文介绍了湛若水的生平,对他和陈白沙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加以探究,希望能为岭南学派心学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历史悠久,其理论体系也相对完善。奴隶社会以“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强调等级制度,到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确定了儒家思想作为统治阶级的正统理论依据,对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中华民族仍然受着儒家文化的浸润,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可谓不明,以王阳明先生的心学为例,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待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其理论要抓住本质,不能一味的为了批判而批判。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仁、礼"控制思想是儒家管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在将人看成是"价值人"的人性假设基础上,通过"仁"(道德规约来约束人)和"礼"(外在规则来约束人)来对人进行管理的一种文化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著名理学家和教学家陆九渊在德育思想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他的德育思想源自儒家"天人合一"的观点,具有"本心"和"心学"的思想特点,他"自作主宰"的德育实践,对铸造高尚人才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儒家仁爱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最高标准。其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有"爱人"、"忠恕"、"克己复礼为仁"、"恻隐之心"、"无伤之仁"。爱人包括"自爱"和"爱别人",由于"爱则利之",必然导致许多利益冲突,顺着这一逻辑出发,儒家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以及"忠恕"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孔子仁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仁"是儒家体系的基石,它使仁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儒学的代名词。本文拟从"仁"的创立与内涵出发,考辨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与核心,以期使孔子仁学的核心概念和丰富内涵更加明晰化。  相似文献   

13.
仁礼,一直都是专家学者所研讨的话题热。基于孔子伦理"仁礼"与践履"中庸入礼"两者问题,本文限于仅论孔子之仁,未延及孟子、曾子、子思等有关仁的思想,作为仁学的传承者,他们有关仁的精辟思想可以进一步拓展仁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李颙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在治学道路上以开阔的胸襟从善如流,在扬弃了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明体适用"思想,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愿  徐文彬 《兰台世界》2014,(10):132-133
程颢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名家和教育家,在其观点和学说中,教化观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化实践中,程颢不仅强化了教的内容还注重化的方法,因此促使了其活动教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6.
程颢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名家和教育家,在其观点和学说中,教化观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化实践中,程颢不仅强化了教的内容还注重化的方法,因此促使了其活动教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7.
湛若水在《格物通·慎言动》中集中探讨了政令公文问题。他以儒家心学视角,用"言"的概念,对历代公文言论进行摘疏。通过湛若水的片断式阐释,本文从公文制作、审核、运转及执行等角度,对其片断式公文思想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位武术高手,并且一生从事武术教育活动。孔子以"仁"作为其武学教育的核心思想,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提倡"教民以仁战"。  相似文献   

19.
王阳明的古文献学思想受到其心学体系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割裂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的辩证关系,否定训诂与考据的作用,凭空牵强臆断,导致了明中叶以后整体学风的空疏与务虚,其影响是不好的。  相似文献   

20.
"郭店儒简"是七十子及其后学思想文献的档案汇编。其中,性情论和身心合一是一种新的"仁"学理论,而"郭店儒简"所展现的是七十子及其后学向内的超越性,其民本思想自然也就打上深深的"内向化"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