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冬行刑制度创设于春秋战国时期,正式形成并以制度化的形式确立下来是在西汉时期。汉代的秋冬行刑制度对保证农业生产、巩固统治秩序起了重要作用,但其本质是把封建司法神圣化,同时也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2.
“秋冬行刑”学说尽管肇始于先秦时期,但进入立法和司法领域并法制化却是在汉代.汉代推行“慎刑”法制文明建设的历史潮流和刘安、董仲舒对“秋冬行刑”学说的创新推动了“秋冬行刑”学说从理论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的最早尝试,近代少年监的感化模式不仅是监狱行刑方式变革的典型体现,而且为现代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范式。  相似文献   

4.
档案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问题,制约着我国档案事业的顺利发展,档案法与刑法之间的科学衔接是法律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对于档案违法犯罪的规制,档案法是刑法的前置基础,刑法是档案法的有力保障,二者的有效衔接至关重要。但是,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档案安全行刑衔接制度在立法衔接、案件移送、证据转换、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档案执法部门与公安司法机关在处理档案违法犯罪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遭遇堵塞。为实现档案安全领域行刑衔接制度的公正、高效运行,加强对档案违法犯罪行为的规制,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档案安全行刑衔接立法以及完善案件移送机制、健全证据转换规则、构建行刑衔接的信息共享平台、完善监督机制等制度规范,保障档案安全,促进档案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宋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司法领域的治理,如果发现司法官违法审判案件或者违法执行刑罚,便会认定司法官的责任并予以相应惩戒。《宋刑统》中规定的司法官责任制度是宋代法律制度的重要亮点所在,规定了司法官的司法管辖与调查取证的责任、限时审结案件和回避的责任、据状审理和依法刑讯的责任、依法定罪量刑和廉洁审案的责任、告知义务与依法行刑的责任,对司法官依法办案、依法执行刑罚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司法腐败、司法黑暗,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6.
"秋冬行刑"学说尽管肇始于先秦时期,但进入立法和司法领域并法制化却是在汉代。汉代推行"慎刑"法制文明建设的历史潮流和刘安、董仲舒对"秋冬行刑"学说的创新推动了"秋冬行刑"学说从理论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通常是"秋冬行刑",即死刑只在秋冬两季执行,这其中的原因涉及到阴阳五行以及"天人感应"理论。春夏执行死刑,会引起社会舆论的非议和谴责,甚至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窦娥在盛夏六月被处斩,明显违背了"秋冬行刑"的惯例,但也不是随意捏造。窦娥蒙冤受戮,其重要原因是她被认定为药杀公公,此系封建社会最严厉的罪行"十恶"中的"恶逆",此种罪行可以"决不待时";另外,元代法律较为特殊,它推翻了中国古代"秋冬行刑"的惯例,四季均执行死刑。  相似文献   

8.
徐航 《中国出版》2023,(9):43-48
对于严重侵犯短视频著作权的行为,应该通过构建合理的刑事司法政策予以处罚。著作权保护的刑事立法以及总体刑事司法政策是其构建的基础。在此之上,短视频著作权保护的具体刑事司法政策得以生成。文章以涉及短视频著作权保护的刑事司法政策为主题展开研究,提出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总体指导思路下,对当下的短视频著作权保护的刑事司法政策进行优化。优化路径包括坚持能动司法和能动检察理念、对构成要件要素的坚守与明确以及健全行刑衔接的刑事司法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徐映雪 《新闻世界》2011,(7):247-249
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是体现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准确把握时代特点,扎实做好新时期监狱工作的宣传,有利于充分展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行刑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档案方面违法犯罪的规制主要体现在行政罚与刑事罚两个层面,由此产生档案安全领域行刑衔接,而行刑衔接有效推进直接影响到档案违法犯罪的规制成效。档案安全行刑衔接主要包括实体衔接和程序衔接两个方面,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档案安全行刑衔接存在法律体系缺乏有效衔接、不同部门之间缺乏协同性、案件移送标准不明确、证据转换衔接不畅等突出问题。因而,有必要从实体法层面拓展档案违法犯罪的范围。同时,在程序法层面建立健全档案安全行刑衔接的各参与主体之间协同机制、案件移送制度以及证据认定与运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档案服务外包已经成为新兴的服务产业,有关档案服务外包的司法纠纷值得关注。对2008年至2022年法院受理的139起档案服务外包纠纷展开分析发现,档案服务外包纠纷呈现出数量波动式上升、地域分布不均、法院层级下移等特点,案件类型涉及民事、刑事、行政等领域。档案服务外包法律法规可操作性较弱、档案主管部门对安全与风险管控的关注较少、档案服务外包行政执法水平有待提高、档案服务外包行刑衔接不畅、档案服务外包合同双方维权意识不足等问题频发。未来,需优化档案服务外包立法保障,完善法律风险管控监督工作,提高档案服务外包执法水平,保障档案服务外包行刑衔接顺畅,加强合同主体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2.
王清  杨萍 《出版科学》2018,26(3):105-110
通过解读印度"德里大学影印案"司法判决,探讨该案所涉印度版权法教育使用例外制度的立法规范与司法解读,解释该制度的价值取向及其历史渊源,阐释该案所体现的反转例外制度解释规则与道德理论内置型司法推理方法之司法审查智慧.  相似文献   

13.
民国政府司法官选拔制度,对近现代司法体系的建构以及司法原则的确立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到了民国初年,在司法建设者们积极努力之下,先进的司法选拔制度逐步确立并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法律援助制度,也称法律救助,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司法救济制度,它作为实现社会正义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行为,在一个国家的司法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94年初,司法部首次公开提出建立中国司法法律援助制度的设想,并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等城市开始了法律援助制度的试点。2003年7月21日,为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  相似文献   

15.
通过改革陪审员制度和创设人民监督员制度,中国正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司法之门,并可望成为“司法改革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6.
汉代的论心定罪原则产生于汉初的特定的政治历史背景,是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秩序而制定的司法原则。这一原则留给中国的司法诸多良益,同时也有许多弊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制度影响了整个封建司法审判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吕磊 《大观周刊》2013,(12):56-56
漠视对被害人权益的保障必定导致法律正义的天平失衡,作为一项国家保障性制度,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建立既是我国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增强民众对国家、对公权力、对司法的信心的有力保障,使遭受犯罪行为伤害的无辜者能够享受司法关怀及社会温暖。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对若干制度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新《档案法》对司法档案开放利用的规制,考察我国司法档案开放利用现状、限制,借鉴国外司法档案开放利用经验,结合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和司法公开制度实践,对我国司法档案开放利用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抗战全面爆发后,为稳定后方社会秩序从而支持抗战,国民政府在西南边区大力推动司法改革,作为川边重镇的西康,自然是改革的重点之一。国民政府将西康司法设施建设作为司法改革的重点工作,尤其是在司法官的任选和管理上采取了很多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措施,既克服了战时司法经费紧张的困境,又提高了司法审判的效率,这对当前司法官选任制度也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小勤 《大观周刊》2010,(46):107-108
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国形成了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局面。尽管在民事、仲裁方面已经达成了司法协助协议,然而在刑事司法协助方面却进展缓慢,目前尚未达成任何协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法域之间的法律制度及法律文化背景不同。本文通过分析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困境,以及区际刑事司法协助模式应遵循的原则,从而构建出我国区际行事司法协助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