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骨文"一般是指殷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符号,从概念上与"档案"并无对等关系,因此讨论甲骨文是不是档案的命题不应该成立.在殷商甲骨中,除了卜辞甲骨外,还有一种家谱刻辞甲骨,后世的谱牒档案可以说与之是一脉相承,由此我们反推出"刻辞甲骨"可以称作档案,即可作"甲骨档案".  相似文献   

2.
殷墟甲骨卜辞是世界上目前仅存于世的占卜文字记录,记载了中国殷商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在信息获取的途径方式与信息的本质属性上,与后世信息(或称新闻)传播相比,商代信息传播具有极其独特之处,商人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靠占卜,大多数甲骨卜辞所记录的是贞人与时王预测的信息,是关于未来事物发展的信息即预测性信息,真实发生的事件的信息只存于甲骨卜辞的验辞之中,但验辞较为少见.商代以后获取信息(或称新闻)主要不依靠占卜,或完全不依靠占卜(商代以后新闻传播历经三千年发展.情况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言),它是对已发生过的现实信息的采集,其信息大都是现实发生过的事情,属于真实性信息.  相似文献   

3.
殷墟甲骨卜辞,是100年前出土于殷墟遗址的甲骨文字。经考古学家研究后认定,它是我国殷商时期王家卜官在巫术占术活动中形成的,刻写在龟甲、兽骨上并集中收藏予以保管的古代文书记录。对此,历史学家认为:“(1)殷代社会,王和巫史既操纵政治的大权,又兼为占卜的主持者,所以这些卜辞也可视作政事的决定记录;(2)卜辞集中的出土于殷都安阳,而卜辞所记占卜地往往有殷都以外的,可见占卜了的甲骨仍旧档于殷都;(3)殷都的甲骨有很多是储积和累积于一处,可能是当时的储档之所;(4)非卜辞的卜事刻辞,除了记述甲骨的来历整治以外,还有经管的…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最早的皇家图书馆,可说是公元前15世纪中国殷商时期在都城(今河南安阳)设立的档案库。里面珍藏具有史料价值的甲骨卜辞,以供执政者参考。这可看作皇家图书馆的萌芽。而有史可查的皇家图书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没有类似今天的标点符号.古人作文,不论长短,从头到尾,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中间不用停顿符号.古代有些文字,例如甲骨卜辞,有时用分行或间隔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并不普遍.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商代的甲骨档案是我国目前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历史档案,这是中国档案史教材中的结论.但近年来,档案学界对殷商甲骨卜辞是否档案仍有争议.任汉中在<早该走出的误区--析殷墟卜辞是"殷代的王家档案"论>(<档案学研究>2000年第2期)一文中提出:殷墟甲骨卜辞不是档案.主要理由:第一,档案既是一种文化财富,也是文化的产物.商王及其卜官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可能产生将甲骨卜辞转化为档案所必需的档案意识.第二,档案是知识贮存的一种载体,不具有知识含量的档案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李永球 《图书馆》1995,(3):66-69
罗振玉是晚清遗臣和著名学者,他一生对殷墟甲骨卜辞进行了广泛的搜罗考证和刊布,对钟鼎、碑版文字进行了系统地整理,考证编次了珍贵的流沙坠简和敦煌石室遗书,不遗余力抢救了内阁大库档案,编撰了百余部高质量的学述著作,在整理古文献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甲骨卜辞的形成,与当时极为盛行的殷商巫文化密切相关,更准确地说,甲骨卜辞是殷商时代的精神产品。 巫文化,是起源于远古,鼎盛于殷周时期的一种特殊文化,其特征表现为在求神祭祀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和庄严隆重的礼仪制度及以巫为首的专门的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9.
档案的起源是文明起源的重要内容,档案的产生是文明形成和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殷商甲骨档案作为我国现存最早最系统的档案,在学术理论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意义.针对近年来学术界时其档案性质的质疑,本文通过对其档案属性的分析与研究,以历史主义的思想证明了甲骨卜辞珍贵的档案价值.循着甲骨来探寻历史的足迹便可以发现一部厚重的殷商文化史,是甲骨卜辞虔诚地帮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走向几千年以前的王朝.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最早记录文字的档案,要数商代的甲骨档案.甲骨档案就是当时的统治者在迷信和政务活动中刻写在甲骨上的文字记录.  相似文献   

11.
凌玉杰  冯铃 《大观周刊》2012,(52):99-99,101
甲骨文是甲骨学研究的基础。而甲骨文的原始材料是甲骨文赖以存在的依据。如何选择原始材料进行探究,成为研究者们所需要关注甲骨文的起步。1978年《甲骨文合集》的出版,开启了甲骨文字研究的新境界;在这之后,《甲骨文合集补鳊》在《甲骨文合集》的基础上增收、补齐、更换,完善了《合集》并把研究范围扩大;与此同时。《甲骨文合集释文》的出现让人们对殷商时期的认识从抽象转为具体。进入90年代以后,《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的考古及2003年出版的著作,把研究者们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具体表现为把研究目光由“王卜辞”延伸到“子卜辞”。  相似文献   

12.
在甲骨文中,"梦"与"疾"字均已出现。无论是在它们的字形造意上,还是卜辞有关梦象内容上,都已经表现出梦与疾病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生理性关系。殷人的医疗卫生观念虽然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为其宗教迷信思想重重包裹,但亦有一些理性的认识。商代卜辞中所见梦与疾病的关系,堪称后世中医梦学思想的滥觞。  相似文献   

13.
一、不同原料不同形式的书 1、龟甲兽骨的书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历代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采的图书遗产。但早期的图书材料不是纸,而是把文字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人们就把这种文字称作“甲骨文”。甲骨是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河南安阳西北五里的小屯的殷代废墟中发掘出来的,所以又称“殷墟文字”。董作宾在《新获卜辞写本后记》里曾提到发现刻有“册六”二字的龟版,且有穿孔,可能是把许多龟片穿串成册。  相似文献   

14.
名词解释殷墟甲骨 1899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占卜用的龟甲与兽骨刻辞。此地是商代后期的都城,旧称殷,故称殷墟甲骨。从盘庚迁都至纣灭亡,经过了八代十二帝,共270多年,现在发现的甲骨已有十五万多片,甲骨上契刻的文字有四千多个,其中有三分之一至近一半已被认识。甲骨上的文字记载,是研究我国奴隶制社会历史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5.
甲骨文是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一公元前11世纪)中晚期的文化遗存,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历史纪实,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关于甲骨文中贞人是不是卜辞契刻人的问题时至今日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以契刻贞人字体不同为例,指出:甲骨文中的"贞人",就是卜问问龟的史官.而不是契刻甲骨文字的契刻者.而契刻甲骨文字还需有另外一批人.  相似文献   

16.
朱光华 《兰台世界》2012,(27):60-61
盘庚是后世称道的商代盛君,然而史书所载其事迹较为简略。综合历史文献、甲骨卜辞与考古材料,本文论证了盘庚在位时期的迁都活动,并简要阐述了商代的宗教思想、职官制度与都城建制。  相似文献   

17.
《兰台世界》2019,(Z2):94-95
<正>档案是历史的记录,文化的传承。档案起源于人类早期文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档案载体材料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化。一、甲骨、金石上古时代,我们祖先主要依靠结绳记事。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有了文字,特别是国家出现以后为了管理国家和交际的需要产生了文书。这些反映人类活动的文字记录就成为档案的来源。我国古代早期文字书写材料以甲骨为  相似文献   

18.
殷人用龟与用骨,多将卜辞契刻在正面,因此在甲骨学研究领域,对正面卜辞的研究历来都是放在首要地位的。而甲骨背面多施以钻凿,又有刮磨的痕迹,背面卜辞或多为前辞、占辞、验辞,或残泐不清,所以常常被忽视。事实上,这些在正面看不到的前辞、占辞、验辞等,往往可以提供大量重要的信息,如占卜的时间、贞人、事件的发生过程与结果以及其它相关因素。这些重要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辞意,全面把握整版卜辞之间的关系,进而系联相关的同文、成套卜辞并合理地类比、排谱等。本文在全面整理卜骨背面材料的过程中,特别留意背面卜辞反映的相关信息,并利用正面与背面卜辞的残字以及正面与背面卜辞对比等信息,缀合卜骨六组,同时利用这六组缀合,说明背面卜辞对正面卜辞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希望引起学界对背面卜辞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商周甲骨卜辞及金文中虽蕴涵阴阳观念,但其意义直观朴素,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的所指的阴晴两种天象和"山之北水之南"两种地理位置。后世相关阴阳观念的演变,皆是在此基础上增衍而出的。  相似文献   

20.
商周甲骨卜辞及金文中虽蕴涵阴阳观念,但其意义直观朴素,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的所指的阴晴两种天象和"山之北水之南"两种地理位置.后世相关阴阳观念的演变,皆是在此基础上增衍而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