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盟新近推出了一项旨在促进欧洲国家与中国科技合作的“中欧合作研究网络计划”(CO-REACH)。CO-REACH实际上是欧洲相关科技政策和资助机构的一个网络式组织,它的建立是为了促进欧洲各国与中国在自然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工程学、社会及人文科学方面的合作。该计划试图通过进一步协调欧洲各国的对华政策和相关研究资助计划,并把这些工作与欧洲的其他多边计划(包括欧洲委员会的项目和协议)整合起来,在欧洲和中国之间建立一种协调一致的科技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与英国研究理事会(RCUK)发起、组织和实施的第一个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大气污染与健康效应"在北京正式启动,这是基金委有史以来自上而下组织的第一个重大国际合作计划,标志着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工作开启了新的篇章。1重大国际合作计划项目的实施背景重大国际合作计划项目是指国际双边或多国基金资助机构发起的、为解决全球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或实现重大科学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突破,投入大  相似文献   

3.
制定战略规划对科学资助机构的发展至关重要。2022年3月,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UKRI)首次发布五年期战略,以促进英国成为全球科学超级大国,其下属机构同时发布了一系列配套实施规划,形成清晰完整的战略规划体系。以UKRI的战略规划体系为研究对象,梳理和分析其战略目标实施举措、进展监测、绩效评估和经费投入等内容和要点,指出其在总体战略、下属机构合作规划、各机构的实施规划这3个层面的战略框架设计保持一致,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对人才资助计划方面的经费预算大幅增长,联合下属机构集中力量应对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重大需求,也将增加对其提出的七大技术群以及国内区域均衡发展等方面的投入。基于此,从对战略实施开展监测与评估、单独制定科学资助机构国际合作战略、加强科学资助机构内部组织管理、基于科学资助机构战略规划促进中英双边科技合作等4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科学资助机构的战略规划制定与实施、促进中英科学资助机构的双边合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张恒荣 《云南科技管理》2014,(4):F0002-F0002
<正>2014年6月6日上午,首次中国-南亚国家科技部长会在云南昆明举行,此次会议是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召开的。通过深入探讨,与会者一致认为,各方充分重视中国与南亚的科技合作,双方合作互补性强、潜力巨大,符合各自发展的迫切需要。与会各方一致同意进一步完善双边与多边科技合作机制,丰富政府间合作渠道和企业间合作平台,构建更密切的科技伙伴关系。会议为适时启动中国-南亚科技伙伴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2015年,中国科技部和欧盟科研与创新总司共同设立了中欧联合资助计划,以支持各自的科学家开展联合研究。学界对该计划的评估和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基于“十三五”中欧联合资助计划绩效评估的展开,通过综合的评估方法,对联合资助计划的目标定位、资助现状、资助成效和管理现状进行评估,以期为中外联合资助计划和合作计划的评估,以及未来中欧科技合作的布局和发展提供参考。评估结果显示,中欧联合资助计划具有多边合作优势,产出多样、成果瞩目,促进了中欧间合作网络关系的深化和拓展,为合作多方带来了收益,促进多边发展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最后,结合中欧科技合作的机遇和挑战,对中欧未来科技合作提出加大重视程度和合作力度、以平等的机制推动开展项目合作、增设中欧间软科学合作项目、加大宣传力度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学基金国际评估的实践——中德科学中心评估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德科学中心概述 中德科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德中心)成立于2000年10月19日,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NSFC)与德国科学基金会(以下简称DFG)共同建立,共同投资,共同管理,专门资助中德科学家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领域开展合作与交流的机构.中德中心的任务是通过资助中德双边研讨会、合作研究项目、合作研究小组、人员互访、出版物等项目,推动中德科学家之间的合作,培养青年科研人才,改善中德科学合作的基础环境.这是我国与国外科学基金组织合资合办的第一个科学资助机构,一个新形式的合作实体,一种全新的国际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科技快讯     
不久前,中国—APEC科技产业合作基金正式启动。该基金是由中国政府拨款1000万美元设立的,其宗旨是促进中国与APEC其它成员政府及企业的多双边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该基金主要用于资助我国组织或参与的APEC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特别是科技产业合作项目。其优先支持领域是:APEC发展的有前景的科技产业合作项目;APEC科技产业合作示范项目;双边、多边以及政府与工商界联合出资研究开发的项目;APEC经济技术合作等重要问题的研究;人力资源开发项目。该基金首批资助的7个项目在去年9月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公布。为保证基金的高效使用,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基金使用范围和原则,申报和审批程序,资金的运作和监督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政府机构和科技计划两个层面,对中国政府于2008-2012年资助的中欧合著SCI论文的数量、国别、领域、联合资助、高影响因子论文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政府资助的中欧合作研究规模大、领域宽,超过半数的合著论文受到了中国政府的资助;国家科技计划资助的中欧科技合作呈现出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合作特征。同时,也发现中国政府资助高影响论文数量少、重复资助、对多边合作资助比例低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中国科技计划加强对欧盟开放合作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妍  曹亚君 《学会》2023,(2):10-14
<正>【学会名片】中国宇航学会为国家一级学术性机构和法人社会团体,1979年由钱学森、任新民、张震寰发起,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民政部联合批准成立。办会宗旨为促进航天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推动航天科学技术推广普及。学会下设45个分支机构,拥有2个国际组织分支机构、179个团体单位会员和10万多名个人会员。学会积极开展国际、国内航天合作交流活动,与众多国际航天组织机构及国内有关组织建立双边或多边关系,  相似文献   

10.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对外合作以双边交流为主,大多数合作是科研人员的自发行为,而且是实验室层面的合作,虽然可以得到一定的资助(包括科研中心国际合作局的辅助资金,以及法国外交部的集中行动计划,或欧盟科研计划的资助),但这些自发行动缺乏跨部门、跨学科的组织和协调,支持强度也不够(享受一次性的年度基本文持)。近年,法国科研中心强调开展实质性合作,有意识地提升合作层次,采取的合作的形式主要有:“国际科学合作计划”、“欧洲协作实验室”、“姐妹实验室”、“国际混合实验室”和“欧洲科研集团”等。  相似文献   

11.
研究印度的科技系统及其科研基本情况,分析印度国家科技计划的开放程度,得出建立双边、多边或区域间的外交关系是其对外合作的主要形式,以及印度国家科技计划开放度不高的结论,最后得出对我国科技开放及国际科技合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奖简介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主动与中国科学院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国外机构和外籍人员不断增加。许多著名外籍科学家与中国科学院积极开展科技合作,在传授科学思想、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促进双边或多边战略合作以及开展项目合作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信息》2000,(4):18-19
1999年6月,德国联邦经济部发布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促进计划PRO INNO。该计划虽然仅对德国中小企业提出的科研开发项目提供资助,然而,中方企业或科研机构一当他们承担了项目中部分工作时一也可从中间接受益。因此,让中国中小企业界和科技界了解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该计划,将对开展优势互补的双边科研开发项目合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PRO INNO德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促进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技信息》2000,(3):18-19
1999年6月,德国联邦经济部发布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促进计划PRO INNO.该计划虽然仅对德国中小企业提出的科研开发项目提供资助,然而,中方企业或科研机构-当他们承担了项目中部分工作时-也可从中间接受益.因此,让中国中小企业界和科技界了解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该计划,将对开展优势互补的双边科研开发项目合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武兰芬  余翔  周莹 《科研管理》2010,31(6):80-90
摘要:专利领域的区域协作已经成为21世纪加强区域科技合作,推动区域科技、经贸发展的重要趋势。美日欧中韩等主要国家知识产权局就推动专利审查达成多边或双边的合作计划。在海峡两岸日益友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下,开展专利审查合作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海峡两岸可以采取持续推进的模式发展专利审查合作。  相似文献   

16.
2009年9月21日,美国著名的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布了一份由该学会的约翰·桑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李侃如(Kenneth G.Lieberthal)博士撰写的题为<美中清洁能源合作:路在前方>的报告.该报告探讨了中美关系中的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议题,并对中美在双边和多边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李侃如是美国研究当代中国问题的权威专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第一期(2006—2010年)5轮中加(NSFC-CIHR)健康研究合作计划资助且已结题项目发表SCI论文为研究对象,根据科学基金项目结题报告,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平台,从研究项目发表的SCI论文的数量、文献类型、期刊影响因子、被引频次以及合作情况等方面,开展数理统计分析和文献计量研究,以期考查中加健康研究合作计划项目的进展运行情况,总结该合作计划项目在促进合作交流、提升研究水平等方面的绩效特点与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未来继续推进中加双方务实合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我国首轮“双一流”建设中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国际科研合作发展态势,进一步促进高校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利用InCites数据库中国际合作论文数据,运用科学计量、文献计量等方法,从发文数量、合作国别、合作学科、资助机构/计划等4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着重对比2011—2015年与2016—2020年2个5年间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近10年,特别是2016—2020年期间,42所高校的国际科研合作呈现以下特点:合作规模显著扩大;合作国家集中度较高;主要合作学科领域相对固定;资助机构/计划有所优化。对此,提出高校后续深化国际科研合作的建议:优化国际科研合作网络布局;改进国际科研合作学科领域结构;丰富国际科研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多元资助机构/计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子午工程的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以正在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为平台,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协调全球空间天气联测及共同研究,推动国际空间研究的发展,促进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实质性的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中国对人类科学发展的贡献度。它是一项由中国科学家率先创意,以我为主建设的一项双边/多边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目前已取得多项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正>科学研究正在日益成为全球化的事业,科技国际合作是促进各国科技发展和加强国家间关系的有效途径。为加强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各国科学基金资助机构全面战略规划国际合作,资助本国科学家以各种形式组织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积极推动本国科技进步,突出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地位,强调通过国际合作培养人才并积极吸引外国优秀人才为己所用。科技和经济发达国家科学基金资助机构多在国外设立办公室,延伸其影响力,为本国科学家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