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鹏 《科教文汇》2007,(10S):2-2
在科教兴国的历史潮流中,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与必要基础,建设和谐教育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说建设和谐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科教兴国的历史潮流中,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与必要基础,建设和谐教育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造就出社会需要的各种和谐发展的人,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说建设和谐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先后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定。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在启迪心智、传授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致力于和谐校园的创建。  相似文献   

4.
侯霞 《科教文汇》2013,(29):22-23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教育为本。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不仅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西藏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西藏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提出西藏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对策,以期为西藏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和谐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万玉琴 《科教文汇》2011,(29):15-16,31
爱国主义教育是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繁荣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方法。在和谐社会中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政治意义。通过树立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更新国家安全教育,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和整合民族地区特色资源,多渠道加强民族地区爱国主义教育,进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韩卉冉 《中国科技纵横》2014,(10):285-285,287
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我国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选择。分析和谐视野下的教育公平问题,既是保证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本文论述教育公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分析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缺失的主要原既并提出改善教育公平缺失现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黄倩 《中国科技信息》2008,(11):302-3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个重大任务。高等教育通过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输送各类人才、促进和谐文化的形成及自身的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8.
民办高校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正确理解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一种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民办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统一的社会。这种多元统一性体现在哲学上就是一种和谐辩证法;体现在文化上就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多种社会意识和谐统一的文化;和谐社会的意义主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种多元统一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统一的社会。这种多元统一性体现在哲学上就是一种和谐辩证法;体现在文化上就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多种社会意识和谐统一的文化;和谐社会的意义主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种多元统一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