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9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首要渠道和有力措施。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从小就逐步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是思想教育的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突出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阐述了在当代必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应重视的几个方面。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是青少年一代,强调对青少年要进行热爱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居安思危的民族忧患意识等,并提出了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本身所要完成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民族英俊,爱国志士那种爱国忘我的精神激励青少年,以中华民族创造的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增强他们的民族尊心和自信心。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注意有利于民族团经,要注意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一致性。同时还要注意发挥乡土教育的作用,要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历史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4.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与任务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思想感情,广大教育工作者采用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影视教育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作为一种娱乐与传播媒介,电影以艺术的手段传达着某种思想理念,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让人们在艺术欣赏中接受思想教育。可以说,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生动的集体责任感,也是全国人民最纯洁、最朴素的情感目标,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核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涵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重中之重就是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各学校要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培养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骨干教师队伍,着力培养新时代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用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扬爱国之情、担爱国之责、立强国之志、育爱国之才,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落到实处,将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的爱国之情融入到生活的一言一行之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这堂"必修课"遍地生根发芽,在爱国教育滋养的旗帜下开出民族花,结出爱国果。  相似文献   

6.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晓林 《考试周刊》2010,(54):194-195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数千年的奋斗中,中国人民以其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奏响了一曲曲民族精神的壮美旋律。中国人民形成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靠的是什么?是千百年来一代代中国人民继承和弘扬的民族之魂——爱国主义。"团结诞生希望,凝聚产生力量"。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历过无数次巨大灾难,在大的自然灾害和强敌入侵面前从未屈服过,而是更加坚忍顽强。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青少年做起,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对青少年学生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之一,积极探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式方法,旨在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人人主动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责,个个积极做忠实的爱国主义践行者。这是撰写本文的目的及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历史课的3项任务之一,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能够进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因此,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本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课拥有丰富、详实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历史课堂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8.
一、成人高校要搞好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澄清两点模糊认识习惯上,人们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两点模糊认识: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成人的世界观已经形成,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是既然成人学员的人事关系多在原单位,学习时间有限,应集中精力学好专业技术知识,即使要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原单位的事,与学校关系不人。显然,这两个问题不澄清,势必成为成人高校进行爱国了义教育的拦路虎。《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规定:“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机关、企事业、乡村等基层单位直接负有培养社…  相似文献   

9.
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精神等方面的教育。目前全国各高校都已全面开展起了国防教育,明确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国防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客观需要;更是振奋青年学子的民族精神与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保证。探析高校在开展国防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将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在中小学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易县老区优势,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历史与传统教育之中,从培养造就四有新人的战略高度出发,本着对党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线。  相似文献   

11.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需要,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新型人才的需要,是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振奋民族精神的需要。其主要途径和方法是:建立健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制度;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健全人格的迫切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因此,要努力探索在历史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中国古代辉煌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屈辱抗争的历史、典型的历史人物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孙雁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6):206-207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放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历史教学要求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从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及自强不息四个基本方面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当他们建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使他们维护和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汲取和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怎样做才能使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感情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呢?也就是说,爱国主义教育的根基在哪里,它又是什么呢?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根基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横向比较各地学校,会发现各个学校都在进行着内容相同、方法相近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不读史慢无以爱其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爱国主义是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人格的迫切需要;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坚持不懈地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疑有着非常生要的意义,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时机。文章在对江苏省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应切实实现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综合化,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国防教育是对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知识的全民性教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学校来说,国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是增强公民国防观念、提高公民国防素质的基础工程和中心环节.如何在广大青少年的国防意识如此淡薄的和平年代深入开展好国防教育,如何通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是每个国家的人们对祖国和民族情感的集中体现.是以祖国和民族为本位的人生价值取向,是祖国和民族的灵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可见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学校应怎样才能更好地担负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其中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任务,爱国主义教育应是贯穿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通过历史课教学,使青少年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振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