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两位前辈分别写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和<一只特立独行的狗>,这回轮到我写"猴子"了.但是无论是特立独行的"猪"、"狗",还是"猴子",都是切实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只是请不要拘泥于我们所描绘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倪宝诚 《寻根》2004,(1):77-83
自然界的猴子机智灵敏,顽皮可爱,滑稽幽默,模仿能力极强,有着与人类极为相近的习性。因此,猴子得到了人类的关注、宠爱和保护。崇猴中国至今还存在着尊猴为“祖神”的一些少数民族,并保留着相应的禁捕、禁食和节日祭祀等传统习俗。西藏古称吐蕃,其先民即以猴为祖图腾。据《唐书  相似文献   

3.
猴邮:尼日利亚的贝喀萨地区,使用猴子来送信。这种猴子的母猴和子猴形影不离,人们分别把母猴和子猴送到不同的地方,并常常把子猴放出去找母猴,使它们熟悉邮递路线。通过训练后,如果需要同母猴所在地通信,便将信放在竹筒里,让子猴背上竹筒击见母猴。  相似文献   

4.
纽约一所大学的科研小组在研究了肯尼亚国家公园的猴群后说:猴群在遇到危险时能用一种语言互相警告,而且会用不同的声音来报告不同危险的敌人。当猴子看到诸如豹子、老鹰或蟒蛇时,会使用差别明显的各种声音。看见豹子,会发出类似犬吠  相似文献   

5.
远去的猴群     
"亲爱的小猴哥,我好想你.你现在生活得可好,你走了许多日子,怎么还不见你的身影?"无意中打开儿子的课外练习,发现老师布置下来"给远方朋友写封信"的作业,竟是一封给猴子的信.读来情真意切,让我一同陷进对远去的猴群的挂念里.  相似文献   

6.
动物对游戏情有独钟刘立群编译海龟“彼戈菲斯”常常令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游客们忍俊不禁,流连忘返。为了引逗“彼戈菲斯”的兴致,动物园饲养员先扔给他一个球,出人意料的是这家伙竟然毫无顾忌地独自玩耍起来,而且似乎乐此不疲。海龟对玩球情有独钟,猴子对戏水神痴心...  相似文献   

7.
有趣的猴     
有趣的猴随着第一台詹妮织布机的出现,机器便逐渐开始代替了人类的手工劳动。现在,在亚州的种植园中,又兴起了一种新的耕作法:不是机器代替人,而是猴子代替人。在泰国的有些村庄,10%的土地用于种植椰树。这种植物每个月需要采摘一次,每棵树一年能产结70个椰子...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的一切都活了过来,霸王龙和匈奴王破坏了大理石走廊,雄狮和猴子在陈列柜中漫步,古罗马军团还有牛仔们轮番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这是来自经典科幻电影《博物馆奇妙夜》的场景。这部2006年上映的影片不仅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好评,还激发了人们对夜间博物馆的无尽想象:夜幕笼罩下的博物馆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相似文献   

9.
耍猴人     
曹永 《大理文化》2016,(1):4-22
正一曹寿先带着几只猴,顺着路基往编组站走,准备扒火车去东莞,寻找丢失的孙子。从黔西北到东莞,没有直达的火车,需要到广州转。耍猴人挣钱辛苦,舍不得花钱坐火车。即使舍得花钱买票,也没法带着猴子上旅客列车,所以他只能扒乘火车。曹寿先七八岁的时候,家里太穷,吃不上饭,他被送到姑妈家里。姑爹是个耍猴人,他跟着姑爹到处耍猴卖艺。从河南回来,媒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狙”击的“狙”字,其本义为一种非常狡猾的猴子,而在欧洲,英文狙击为shipe,其本义为一种身体娇小,飞起来非常迅捷的小鸟,要想射中它必须要有精准的枪法。18世纪初,英军在印度边区经常举行猎杀这种鸟的活动,后来就把shipe作为这种活动的称谓。“一战”时期,狙击战术被广泛采用,狙击手队伍迅速扩大,shiper就成了狙击手的名称。  相似文献   

11.
“血压一直很好,胆固醇、中性脂肪也都恢复正常,这样就没有什么问题啦!”患者听了医生这番话,一定会喜形于色的。“是吗!这是我注意养生之道的结果呀。最近,宁可连贝类、虾类都不吃、还不是为了不致于造成动脉硬化吗?”言之有理,可是即使体检结果很好,也决不能疏忽大意,掉以轻心。正如美国韦克·福雷斯特大学动脉硬化研究中心的杰伊·卡普兰先生所说:“即使在胆固醇、中性脂肪等都非常正常的情况下,当连续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处于紧张状态时,也会造成动脉硬化的。对猴子进行实验的结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古今不少文学家酷爱动物,有的把动物作为写作的题材。现摘其几例。英国大诗人拜伦一生孤寂高傲,愤世嫉俗,落落寡合,但却非常钟爱动物。他在流亡意大利期间,养了猫、狼、猴子、狐狸、鹦鹉、乌鸦、孔雀、狗等动物。他的寓所几乎成了一个小小的动物园。拜伦最喜欢的动物是狗,他短暂的一生各个时期几乎都养着狗。20岁时,他养了一条机灵的新西兰狗。后来这条狗染上了狂犬病,拜伦想方设法为它治疗,不顾危险地日夜守护在它身旁,不停地替它揩去嘴上冒出的涎沫。狗死后,拜伦伤心地说:“除了墨瑞(他的仆人),我再也没有喜欢的伙伴了。…  相似文献   

13.
动物的智慧     
传统观念认为,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有头脑、善思维。然而,随着对动物不断地深入了解,我们仿佛慢慢醒悟到,原来动物也很聪明,有时甚至会有过人的智慧。美国威斯康星州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们故意让一只小黑猩猩独自看到工作人员在园中某处埋下葡萄,接着再把它和几十个同伴放到园区。知情的小黑猩猩与同伴同行时,始终装得若无其事,三个小时后,等同伴们全睡着了,它才悄悄起身,摸黑挖出葡萄吃个精光。英格兰有只猴子,由于平时被人用链条缚在木杆上,所以常常爬到顶端蹲着,连吃东西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4.
纤维与人类     
如果把人送到博物馆里去展览,这个不长毛的动物一定是很新奇的。人类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穿上服装的呢?是如同猴子那样全身长毛的猿人在毛脱落后才穿衣服的呢,还是因为穿衣服才把毛磨掉了呢?大概不外乎这两种可能性。遗憾的是化石也难以表明和有助于判断,因而人们对此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至今还流传着几种奇妙的学说。一种说法是,人类放弃流浪生活改在山洞里定居后,皮肤遭到寄生虫的侵害而脱毛变光以适应其环境条件;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发明了火,人类不再需要遍布躯体的毛;还有一种则解释为人类曾经历过在水中生活、以鱼和贝类为主食的时代,如同其它在海水中  相似文献   

15.
动物的葬礼     
不少动物学家发现,很多动物对死亡的同类怀有“恻隐之心”、“悼念之情”,并且出现五花八门的“葬礼”,有些“葬礼”还是很隆重的。大象表现最为突出。老象一死,为首的雄象用象牙掘松地面的泥土,用鼻子卷起土块,朝死象投去。接着众象也纷纷照办,很快将死象掩埋。然后,为首的雄象带着众象踩土,不多时就筑成一座“象墓”,此时雄象一声号叫,众象便绕着“象墓”慢慢行走,以示“哀悼”。猴子的情感更深沉。老猴断气后,猴儿们会围着它凄然泪下,然后一齐动手挖坑掩埋。它们把死猴的尾巴留在外边,然后静悄悄地注意观察动静。如果吹来…  相似文献   

16.
不忍画完     
偌大的画室,偌大的画布,白发的老画家。他在作画,他在画她。她皱纹密布。然而画布上,他笔下的她,非常年轻。日光西斜时,他歇了手,他说明天接着画。他与她便手牵着手,走到林荫道上去。这样有好些时日了,这幅画,他画得真是慢吞吞的,以致于画布上的她,老像是多年以前的那个她。那时,他是美术学校的学生,她是他的同学。她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兼做学校的模特。她对他极好,他也喜欢她。可她年龄比他大。懵懵懂懂地,他带着另一个女孩去征求她的意见。她含泪祝福他,然后离开了学校。谁知不久另一女孩仅仅是因为他的家庭出身的原因离他而去。这时他…  相似文献   

17.
田野葱翠,雪山莹白,村廓宁静,烟霭四合。晴岚舞动于苍山之巅,瑞气萦回于洱海湖畔。山色空濛,天远地近,吉祥的村落,雄峻的大山,袅然的清气,淡定的田园,诠释着诗意栖居的深邃内涵。最古老的爱情,最纯净的表白,从众神看护的苍山之巅飘落。炫目而炽热的爱意,让山脚下的村落,诗意氤氲,心旌摇荡。蓝天空阔依然,白云飘渺依然,白雪圣洁依然,村庄安详依然。此间,是乐土;此间,是桃源。此间之外,世界如山顶的流云浮动,充满变数,一日千里;此间的岁月,安静平和,千年一日。  相似文献   

18.
红玫瑰     
迟娟 《大理文化》2013,(2):22-26
一 小丽醒来,枕边空荡荡的,泪水浸湿了枕头。天还没亮,她揭起窗帘,看了看天,星光依然璀璨。再看看街道和房屋,一切都在静静地沉睡。夜是如此孤独和漫长,她只能等待天亮。又是一个美丽的清晨,太阳依然鲜红。人行道两边的柳树郁郁葱葱,清风轻摇着它那慵懒的枝条,行人匆匆。这一切都与她无关,她只不过行尸走肉而已。她还需要这个身体,因为她还有一个儿子,一个稚嫩的生命。上班的路是那么漫长,修长的双腿显得那么无力。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呼喊着她,声音越来越来清晰。她放慢了脚步,久违的惊喜盈满心问,继而又是悲痛和绝望缠绕着她。她加快了脚步……  相似文献   

19.
不讲情面,但不冷酷无情。他一贯坚定不移,目标明确,坚决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但与此同时,他对周围的同志决非冷酷无情,力求不丧失自己的怜惜、好感和同情。简言之,他勇往直前,去实现目标。坚持原则,但公平合理。在作不容改变的决定时,虽然领导者时常势必不顾某些人的意见和利益,但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决不会忘记自己对下级所承担的责任。他力求公平合理,从而使自己的坚定性变得温和了。正如多次社会学民意测验所证实,正是这种作风使领导者赢得普通工作人员的极大尊敬。与此相反,冷酷无情的领导者却常常在下属中寻觅亲信,借以压制其它人的不满情绪。不讲情面而公平合理的领导者则避免自己周围有一帮红人,竭力做到论功行赏,任人唯贤。  相似文献   

20.
“仁、义,中、和”是中国传统的做人的伦理道德中心。四字四义,两段一体。先讲仁、义。仁者爱人。爱是为人的本质属性,但人的爱是社会性的,这就是推己及人,己立立人,己达之人,仁者安人。爱的行为准则是义。义者宜也,事之宜者,行必利。因之,义是利之合,因和而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