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园”作为东西方学所共有的艺术原型,在审美认识层面上极富内涵意义,有着诸种清晰表象的形象范式。本拟从“家园”意象的产生、失落及寻找途径等三个方面评析“家园”范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家园”范式的美学价值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集团化办园是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范式。集团化办园的“江东模式”以理念的构建:铸造特色品牌;途径的探寻:推进托幼一体工程;机制的保障:家园社携手共育;发展的智慧:重和谐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家园共育——21世纪世界幼教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之一。有关改善家园沟通、增进家园共育的任何内容稿件,均欢迎投往“家园双通道”栏目。不论园长、教师还是家长,诚望您在“家园双通道”栏目倾吐心声,发表高见。同样欢迎就如何办好“家园双通道”栏目提出意见和建议。来稿请用方格稿纸誊写工整,或打印。信封上标明“家园双通道”栏目。电子文本请投往本栏编辑的电子信箱:haixi@jn-buplic.sd.cninfo.net“家园双通道”,本刊常设栏目,期盼您的来稿。“家园双通道”稿约  相似文献   

4.
“范式”一词从原义上考察是与研究行为活动相联系的,所以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提法,从严谨规范的角度,应完整表述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或“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范式”。从库恩对“范式转移”的阐释来看,范式转换的发生是自然而然的历史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作为惯常在表征传统性意域层面使用并已广泛沿用的“社会哲学范式”并不属于库恩所言的“原有危机范式”;人学范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界里是客观既有的事实,并不存在“转换”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并不能得出人学范式“去意识形态化”的结论,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能也不应存在“去意识形态化”的范式。  相似文献   

5.
“范式”这一概念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范式”的本质内涵是世界观,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具有“不可通约性”,从实现的方式上讲“范式”的转换是一种“革命”,从指向范围上讲“范式”的载体是“科学共同体”。范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库恩对范式的论述也多达21种,但是没有作过明确的一义性的解释,致使不同领域对范式的借用泛化,朱爱军提出了范式借用的原则,以此来规范范式的借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范式在德育中的借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兴伟 《宁夏教育》2023,(Z1):145-147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资源能够高效地促进家园共育工作全面开展。宁夏移民地区要深化家园共育教育理念,拓宽家园共育渠道,挖掘“互联网+”家园共育的优势,顺势而为,建立良好的家园共育合作关系,以此探索家园共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教学研究范式与“五育融合”存在内在关联的必然性,具体表现在教学研究范式的研究主体、研究问题、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等方面。“五育融合”视角下教学研究范式经历了全面发展教育研究范式、“五育并举”研究范式及“五育融合”研究范式构建时期,但“五育分离”的问题始终未能彻底解决。目前,教学研究范式将进入“五育融合”研究范式时期,为解决“五育分离”问题提供了可能性。为此,教学研究范式将从教学研究共同体、教学研究问题、教学研究框架以及教学研究方法等要素方面向“五育融合”研究范式转向,并从这些方面构建“五育融合”教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8.
2023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设立40周年。回首四十年,高等教育学相继踏上“体系范式”与“问题范式”的发展道路,“学科交叉范式”很可能是第三范式。学科交叉范式表现出问题导向、交叉思维与体系化追求的总体特征,是对前两种范式的迭代,其在类型学上包括多学科交叉、跨学科交叉与超学科交叉三种形态。为强化学科交叉范式,高等教育研究需要实现三大转向:在研究主体上,从“个体研究”转向“集体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模糊要求”走向“操作规程”;在研究成果上,从“零散知识”迈向“整合知识”。  相似文献   

9.
以对“范式”和“教学效能”这两个概念的剖析为切入点,从时间发展的维度,对“过程一先前经验研究范式”、“过程一系统性研究范式”、“过程一结果研究范式”、“实验性研究范式”、“过程一过程研究范式”、“过程一过程一结果研究范式”等六种现代西方教学效能的主要研究范式进行了分析.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与高等教育”是国际教育学界的一大研究领域,依据库恩的范式理论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既有研究成果,可以将其归纳为“现代化范式”“批判范式”和“制度范式”。三种范式包含各自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基本理论假设、研究主题和基本政策纲领,分别代表了“自由化的全球化”“不平等的全球化”和“制度化的全球化”三种研究取向。在中国高等教育语境中三种范式之间存在“否定之否定”的内在逻辑,制度范式是前两种范式矛盾对立的辩证统一。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需要更深刻地理解和剖析对外开放与自主发展之间的关系,制度范式为思考如何化解“跟跑”焦虑和摆脱“亦步亦趋”的发展惯性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关于情感性道德教育范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式”概念来源于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科学共同体”思想。本意是“共同显现”,也被称为“模式”、“范型”、“范例”等。道德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道德教育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总是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教育方式。我们把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具有共同性特征的表现方式称之为“道德教育范式”。 从总体特征看,道德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以凸显“道德知识”的价值和地位为特征的“知识性道德教育范式”、以凸显“道德行为”的价值和地位为特征的“行为性道德教育范式”和以凸显“道德推理能力”的价值和地位为特征的“能力性道德教育范式”等。这些道德教育范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2.
库恩的范式理论产生了超出科学哲学界的巨大影响。然而,库恩在“范式”定义上的模糊性也招致了大量批评。库恩在晚年放弃了“范式”一词,但为时已晚,他承认“范式”一词已失控。鉴于“范式”一词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在各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理性主义立场重新考察该概念及其定义就具有重要意义。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展现出的矛盾的立场,为反驳相对主义的“范式”定义提供了线索。无论是在范式的诞生还是崩溃阶段,技术实践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家园共育”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幼儿园来说都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只要用“心”去捕捉每位家长的“心”,对不同家长给予不同的支持,家长参与“写”的意识就会变强,家园之间的距离就会拉得更近,幼儿在家园双方的共同教育下才会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回望近五年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2002年的“丝绸之路题”,2003年的“长城题”,2004年的“全球一体化题”,2005年的“民族主义题”,2006年的“中华文明题”,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史学界广泛流行的生产力范式、近代化范式、整体史范式、全球化范式、文明史范式等新的史学范式理论在高考试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医患关系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医疗伦理范式主要有“专制主义”的医疗伦理范式、“患中心主义”的医疗伦理范式和“患权利托付”的医疗伦理范式。“专制主义”的医疗伦理范式属于传统的范畴,“患中心主义”的医疗伦理范式属于人类理想的范畴,只有“患权利托付”的医疗伦理范式才是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聚焦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知误区,立足儿童本位,发挥学园“行走”特色,展开幼小衔接中家园共育的实践探索。通过“家园对话、家园行走、家园共建”三个层面,层层递进,构建幼小衔接家园协同机制及幼小衔接特色课程体系,形成幼儿园、家庭、社会、幼儿“四位一体”的幼小衔接模式,破解幼小衔接中家园共育的难题,守护幼儿从容步入小学。  相似文献   

17.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潜的理想家园,宁静而自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是孟浩然的理想家园,淳朴而自然。“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这是杜甫的理想家园,清新而恬淡。“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这是杨素的理想家园,精致而幽雅。家园,是心灵的圣地,是避风的港湾,无须金玉点缀,但求馨香温暖。家园,是情感的栖所,是灵魂的依托,无须高墙深院,但求舒心快乐。“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家园如斯,岂不温馨?“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家园如斯,岂不舒心?君不见,阿房宫中泪淋淋。君不见,长生殿中冷…  相似文献   

18.
活动内容:1.通过“赞歌颂家园”“诉说忧家园”、“爱心绘家园”等形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环境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文学理论共同体普遍认可的文学活动模式构成文学活动范式。文学活动理论的演进史不过是文学活动范式不断革命的历史。在西方和中国当代文论史上,发生了从“世界-作家-作品”范式到“作家-作品-读者”范式再到“世界-作家-作品-读者”范式两次文学活动范式的重要革命。文学传媒要素在文学活动中的本体地位的显聊.,为文学活动范式第三次革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寒风吹彻》的教学内容普遍聚焦于“主题解读”或“文本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作为拥有独特语言形式的散文,《寒风吹彻》呈现了一种可称之为“哲性表达”的语用范式。这一范式在语文学科教学逻辑上应当成为该文的核心教学价值点,由此可围绕“范式学习”展开具体的语用教学活动,其主要教学行为包括范式解写、范式模仿和范式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