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痴"作为一个概念,走入艺术领域,成为一种喜爱,一种依恋,一种生活态度,在中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所体现和折射的是中国传统文人人格精神、艺术情调、哲人深思。中国古代所体现出的对"痴"的审美与文化认知,已经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养料,规范着文人士子们的艺术生活和文学创作,塑造着儒家传统所希冀的理想人格。相较于西方的"酒神"精神说和"疯"的范畴,"痴"具有更为深广圆融的审美与文化价值内涵,也显示了中华思维的固有模式。  相似文献   

2.
印学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深厚的东方艺术特色,表现着传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思想,是中国人精神象征之一。其产生发展、理论体系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从传统文化的视域对印学进行阐释、研究,深入挖掘印学思想的学理内涵、文化背景,解读印学以"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理想人格为终极目标,以"天人合一""气韵生动"的审美思想为生命意蕴,以"含蓄表意""情景交融"的尚意精神为艺术灵魂,彰显出印学丰富的审美意蕴和高远的人生追求,论述了印学兼具金石文化与意蕴深邃的人文内涵。紧密结合传统文化,发掘印学所蕴含的审美精神、思想根源、文化本源,同时,结合印学艺术的现代语境,探究印学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如何实现印学艺术的当代转型。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它是建立在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观念上,追求一种通过心物交融的审美过程,达到一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境界。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苏轼的《前赤壁赋》的审美特性,指出作品既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内核——哲学观念,又阐发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格理想和人生修养准则,以及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和艺术旨趣。  相似文献   

5.
曲艳玲 《中国教师》2009,(Z1):19-19
审美功利主义就是以审美的超越性和普遍性使国人的本能和情感得到解放和升华,摆脱物欲和私欲,最终形成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德性[1]。民间美术的审美功利主义与中国下层文化中的民间文化观念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它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善"美"转化观念。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关照是民间美术审美功利主义的中国特色,也是其艺术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士大夫审美人格的建构及其艺术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化中,对于理想人格建构的强调与重视,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进而发展出儒、道、禅各具特色的的审美人格理论,人的价值与尊严得到了最光辉、最充分的显现。由于中国士大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特殊社会角色与实际处境,他们将审美理想人格的思想、观念投射到、表现为文学艺术的艺术人格的建构,从中实现自我心灵、精神的超越与自由。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文化审美意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是一种物质产品 ,具有实用功能 ;建筑又是一种艺术创作 ,具有审美意味。建筑作为艺术 ,是一个社会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和观念形态的视觉外化 ,是抽象观念的具象暗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是中化民族智慧、文化精神、审美心理、宗教意识的集结体 ,又是主体与客体、外形与内蕴的统一体 ,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一) 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附属于陵园建筑的艺术部类。似乎没有哪一类艺术形式如同中国封建帝王陵墓雕刻群那样,直接地依附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漫长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牢固的宗法制度在古老中国的长期统治,在政治上形成了君王至上的统治思想,造成森严的等级差异和限定,以“仁”和“礼”为中心的儒学思想经历代统治者提倡和扶持,也被纳入封建君王治国安邦的轨迹。作为正统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地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地上,使得中国古人世世代代观念中沉积着一种万众之心皆归向高高在上的君王之意向。艺术是人类理想之结晶,一个民族的精神往往体现在它的艺术之中,换言之,艺术也往往被认为是凝聚着民族精神的象征。典型的东方封建文化特征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群和陵墓建筑雕刻群设计与施工中体现无疑,甚至在中国传统书画和宗教艺术中也渗透着与西方文化殊异的中国艺术精神的审美意向。陵墓雕刻群在中  相似文献   

9.
气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气又是具有审美意义的,这种建构在对生命的感悟基础上的审美理论,以一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来实现着具有东方独特的审美情趣的“求意“的审美观照,对后世美学及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人最高的艺术境界和人生理想中无不包含着气的观念,即一种趋于形而上的中国式的审美观照--灵性之气.它融人在人与自然的生存关系之中,凝聚着古人的无穷智慧.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中的人物,既有对勇武尚力英雄人格的崇拜。又有对温柔敦厚君子形象的赞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范型得以在《诗经》中共存,反映了商周各自信仰观念的差异引起的审美变化。从审美理想层面看,英雄蛮武是商早期游牧文化的积淀,君子人格则反映了周代礼乐文化精神和人文色彩。两种文化的相互激荡、融合,使《诗经》中的人物形象趋于丰富和生动。  相似文献   

11.
审美人格是人在审美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理想人格或趋于理想的现实人格。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日渐迫切,各行各业都需要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审美人格。演艺工作者作为美的宣传者、文化艺术传播者的主流群体之一,他们担负着引领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激发民族创造精神的重任,因此,构建正确、高尚、符合时代要求的审美人格,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对他们进行审美人格的研究,不仅能发现演艺工作者在创作、表演、发掘作品内涵时的审美人格倾向,还能够发现演艺群体自身审美人格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才能使演艺工作者树立健全、完善、高尚的审美人格;才能够按"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要求,引领社会文化健康有序的发展、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激发民族的创造精神,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内涵要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及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之人格精神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反映,它对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塑造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价值。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自身内涵要素的陶养培育过程中,从古近代一批文士的隐逸人格精神中汲取了自由精神及批判精神的滋养。隐逸人格精神是独在中国形成传统的隐逸文化的最大精神价值所在,其建构与彰显是在隐士和准隐士独特的生活实践尤其是文艺审美实践中完成的。从此意义上来看,隐逸人格精神实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重要的内涵要素。  相似文献   

13.
卧虎·汉罐·汉文化——艺术气象间是种互相渗溶的关系。艺术史上,文化对艺术文学审美品格从内容到形式的渗透是种普遍的存在。作为“中国文化精神和美学精神之子”的贾平凹,卧虎·汉罐的苍莽旷达与简拙大度启悟着其散文创作对宇宙人生与“时代精神”的感应与追求,以及朴素自然,神、气、韵合谐的艺术表现境界的建构。特定生存环境传统·汉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乡下人”的气质心态,对世纪末中国文学虚浮媚俗的忧虑等因素,都在无形地熏染着贾平凹散文创作对卧虎·汉罐审美品格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戏剧艺术本身的独特性,使其与社会政治之间产生了一种难以割离的天然联系,对此,无论是欧洲戏剧史还是中国话剧史,都提供了有力的解释。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戏剧在发挥政治参与和社会批判功能之时,如何将政治移情与审美转换合理调配,既发挥其社会功用,承载一定的政治符码、社会担当,又不至于解构艺术底线,呈现出文化意味和审美品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面对四川大地震,作为社会良心的文艺工作者积极应对,以坚实的艺术实践对这一公共性社会事件及其呈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集体人格进行了表现,人艺的新话剧《生·活》在艺术如何面对社会生活,如何处理政治移情与审美转换之关系等层面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一、素描教学要有新观念新的生活将呼唤出新的观念 ,新的观念将使艺术绽放出新的生命。抓住这个本质就是抓住了审美的本质 ,也才可能使我们的美术教学始终处于新鲜灵动的局面。自上个世纪西方绘画的理念 (焦点透视、光与影、解剖、构造、质感等 )传入中国以后 ,便植根于我们的美术教育之中。这是一种进步 ,但时间长了它又成为一种局限。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用科学的概念观察世界的合理性 ,但观察方法的固定化和图视化又导致了艺术创造力的苍白和无力。时至今日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神、强调“贵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主张又重新得到尊重 ,回…  相似文献   

16.
张莉 《华章》2011,(29)
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核心原则.通过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使学生充分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确立民族的审美取向和审美追求,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特质;并通过艺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以敬畏之心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平和的心态与人和谐相处,以超脱的境界实现内心世界的和谐;使学生在艺术的熏染之下,实现自身和谐的全面发展,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古人处理天人关系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精神,虽然这一命题的内涵在不同时期不同哲人的思想中各有差异,但也恰好说明“天人合一”的观念是贯穿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整个历程。这一观念不仅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日用伦常的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审美和艺术观念,从而成为中国传统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8.
“比德”说是先秦儒家关于自然美的一种观点,它将自然物的外观特征伦理化、人格化,从观念上将其纳入社会范畴,从而使自然美与伦理的善联系起来。作为一种从社会性、伦理性出发去评价、观照自然物象的审美原则,它积淀、孕育着中华民族“向心文化”所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美学精神。它是自然向人生成的“人化自然”的作品,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的伦理本质的感性外化,通过个体感性形象(物象)的显现表现了理想人格的神圣和艺术的无限。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类精神产物的艺术意识形态 ,具有艺术作品深层的内涵 ,反映着各种各样的理性观念。在艺术活动中 ,不管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理性思维 ,都在主宰着我们的创作、创造行为 ;在欣赏者中都在发挥审美体验的美感效应。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戏剧艺术本身的独特性,使其与社会政治之间产生了一种难以割离的天然联系,对此,无论是欧洲戏剧史还是中国话剧吏,都提供了有力的解释.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戏剧在发挥政治参与和社会批判功能之时,如何将政治移情与审美转换合理调配,既发挥其社会功用,承载一定的政治符码、社会担当,又不至于解构艺术底线,呈现出文化意味和审美品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面对四川大地震,作为社会良心的文艺工作者积极应对,以坚实的艺术实践对这一公共性社会事件及其呈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集体人格进行了表现,人艺的新话剧<生·活>在艺术如何面对社会生活,如何处理政治移情与审美转换之关系等层面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