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与社会的互动史就是人与社会由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的历史;在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必须遵循生存原则、需要原则、利益原则和发展原则;从需要和发展的维度来构建人与社会关系的模式,从而达到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实践活动涉及三个领域:自然、社会、人自身.故人类社会就是一个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所构成的矛盾体.社会的和谐相应地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任何社会只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才能稳定发展,其中任何一个维度的弱化或缺失,都会导致社会的失序和混乱.  相似文献   

3.
人的幸福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关联。马克思紧密联系具体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制度来考察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并指明其实现的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以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为价值之维,表现为人的内在精神、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发展的要求,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视野下的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和谐社会发展的主体,要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人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有一个平衡的精神世界,才有可能实现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并最终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心理学视野下,和谐社会必然是社会和谐与心理和谐高度一致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建设与人的建设,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本身的发展相辅相成;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状况,是人的建设和人本身发展的基础,人的价值观念、主体性功能、能力素质、道德修养状况制约着社会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必须进行人的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6.
职业规范是人类职业活动必需遵循的标准和准则,是与人的劳动、职业行为有关的行为规范。职业规范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对其意识、生活技能、行为、生活目标、社会角色等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人的社会行为,并以此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和稳定。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从“自然-社会-人”的内在联系中提出了自然解放、社会解放和人的解放的整体性解放思想,显示其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体性逻辑。马克思、恩格斯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置于全面揭示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人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生态文明视为人类自觉地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所呈现出的文明状态。马克思、恩格斯将生态问题放到自然解放、人的解放与社会解放的视域中考察,揭示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生态文明系统失衡以致引发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进而彰显出生态文明时代必定是人与自然和解、人与社会和解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审美和谐美育教学需梳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审美和谐教育,对消解人与人对立、人与社会对抗,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丰富、提升社会美、自然美、人的美、艺术美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也具有直接的作用。启发学生自觉提高审美认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审美观,找到一种现实的融入途径,能无限地亲近自然并尽快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9.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社会建构理论是构建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社会建构理论的形成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并对道德教育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社会建构理论认为,道德教育离不开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指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自我身心和谐的社会。其前提和基础就是社会和谐。社会和谐的关键就是人与社会的权界建构是否科学、合理。这正是探析“群己权界”的要旨所在。划为“群域”就要做到民主,划为“己域”就要尊重自由,和谐社会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依据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分析,积极社会心态在促进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具有重要理论价值。鉴于积极社会心态的现实需要和理论价值,政府应从三个方面着力培育积极社会心态,从而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传统精神教育对培养学生和谐人格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人,社会关系的确立与维系是以人为核心的,社会矛盾问题的出现、处理和缓和也是以人为基础的.因此,构建和谐,也是以人为本的,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界定、矛盾认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关于自然界、思维及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从世界历史角度,从自然界、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辩证地考察和探索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发展问题,系统地分析和解答了发展的本质、发展的动因、制约因素,提示了什么是发展,为何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等一系列根本性和终极性问题,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展世界等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依据。在构建和谐世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应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系统把握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发展的目的、过程、结果及意义等问题,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基本矛盾和永恒主题,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在生活中感受、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但在现实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忽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现象,教学方法等极易陷入空洞的说教,  相似文献   

16.
社会规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人与人之间、组织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彼此的约定。社会规则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社会要想有组织、有秩序并能健康地协调和发展就应该有完备的行为准则、规章制度、风俗习惯、道德法律和价值标准等社会规则。而遵守社会规则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儿童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儿童的社会规则意识也影响到整个社会规则的建立和遵守,同时,儿童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是儿童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和谐思想内蕴于其共产主义思想,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作为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研究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社会和谐的基本内容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社会和谐必须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社会和谐的核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源远 《考试周刊》2013,(58):182-182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对人的培养,是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培养就是要实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完成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人的发展是根本问题,人的发展对于社会与教育提出了相应要求。由此可以看到教育、社会、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而人又是社会中的人,对人的教育就是使其最终融于社会、改造社会,而教育也就通过对人的教育完成对社会的服务与影响。这三者相互关联,人在社会中的发展使教育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受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最终使人全面且具有个性地丰富社会,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和谐思想内蕴于其共产主义思想,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作为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研究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社会和谐的基本内容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社会和谐必须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社会和谐的核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最终指向的学说.人作为社会进步的创造者,参与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就必须从以人为主体的角度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关于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对其最突出的贡献是强调人的社会性.同时人作为社会中的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依赖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而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公正.因此可以说社会公正是马克思人与社会统一思想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