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统治"到"治理":管理图书馆范式的演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统治和治理是管理图书馆事业和机构的两种基本机制,促成管理图书馆范式从“统治型”向“治理型”的转变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客观要求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对“公共档案事业”这一概念,迄无直接的论述。笔者认为,如果以档案工作直接服务的对象为标准来衡量,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档案事业都可以划分为两种模式、两种类型:一是为各级领导层和国家职能机构服务的部分,可称之为“国家模式”或“机关型”档案工作;二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部分,即所谓“社会模式”或“公共型”档案工作。只要国家存在,这两种类型的档案工作都将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3.
从档案机构设置、机构职能及档案事业发展方向等角度出发,疏理并整合了本轮档案机构改革背景下档案工作的几组关系,即“分”与“合”之关系、“强化”与“弱化”之关系及“一体化”与“多样化”之关系。笔者认为,机构改革背景下,档案行政部门应保证行政管理职能不缺位,档案文化服务机构应强化文化事业机构公共属性,档案社会化服务机构应积极寻求改革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4.
论兰克史学的档案取向及其在欧美和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克被誉为“19世纪世界史学界的泰斗”“、近代史学之父”,而他的史学成就离不开他“如实直书”的治史主张和作为“第一个善于使用档案的人。”由于中国近代史学也深受兰克思想的影响,从本文所举的那些认同兰克思想的学界巨子中,我们读到近代档案“双元价值观”的建立以及内在的哲学根柢和审美取向,也看到兰克思想的深刻影响。认识兰克史学的重档特征及其意义,对于深入分析我国档案事业的近代转型和档案学兴起的文化成因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档案文化历时3000余年而未断绝 ,并对今天的中国档案事业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这是世界档案事业发展史上所仅见的文化景观。本文从其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其本身的文化特质两方面进行了剖析 ,试图从中找到能为我们实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某些启示 ,并强调要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长寿”现象。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方略和“以德治国”思想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的重要指导原则。因此,研究和分析档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对促进和发展我国档案事业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一、档案的“法治”与“德治”是两个不  相似文献   

7.
{一畴稿l 上海城市的活力和进取精神戴鞍钢(3一2) 关于建设国际大都市的一些感想童世俊(3一3) 略说上海城市精神胡晓明(4一2) 公德:城市精神建设的基础郭太风(5一2) 上海的明天:市民与城市社会陈映芳(5一性) “现代化”、“绿化”与“文化’城邦和(6一2) 档案事业与文化建设郭红解(6一3)档案架近代上海典当业史料选辑筹建上海造币厂始末档案选旧上海公用事业机构发展概况资料(一)解放初期上海摊贩管理工作概况吴大徽致翁同款、王豁荣等未刊函稿选辑近代上海参加世界博览会史料选旧上海公用事业机构发展概况资料(二)中国旅行社的过去和现在民…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31个省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进行编码,考察“十四五”期间档案事业在“十四五”规划中的纳入情况。研究发现地方“十四五”规划中,档案事业全面深度纳入公共文化服务,档案参与社会治理格局初呈,档案纳入民生服务开始发力,档案纳入数字政府尚有空间,经济建设成为档案纳入新主题,个别省份以交流合作为突破点,显示出档案事业多维融入、数字转型、资源赋能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档案局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提出“实现一个目标,推进两项建设”的发展思路。“一个目标”即实现传统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转型;“两项建设”,一是新馆馆合建设,二是与公共档案馆建设相适应的档案资源、档案法制、档案信息化、档案业务建设和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以及改善档案事业发展的外部条件等。目前,福建省档案馆新馆项目已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对高层次公共文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公共文化研究具有交叉性和复合型特征,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符合公共文化发展现实需求,又符合公共文化研究发展规律。本文以“公共文化学习共同体”为组织形式,建立“书院制”“导师制”和“学分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形式,在公共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并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公共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策略要点进行深入思考。该模式可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学科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指出“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从法律层面凸显了档案馆的文化功能。档案馆应树立文化惠民服务理念,在做好档案“收、存、管、用”的同时,加大实施档案文化惠民服务,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发挥档案馆文化传承、价值引领、社会教化的独特作用。本文以泰州市档案馆为例,探索档案文化惠民服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何屹 《湖南档案》2014,(2):15-17
近年来,全国档案系统从社会大众的需求中寻找档案文化的活力,加大档案资源建设,推进档案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强省。档案馆作为地方公共文化机构之一,是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储地,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打造文化“好产品”,提供“好服务”,提高社会文化服务力,这才是档案事业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友言在先     
2018年下半年以来,以“局馆分离”为核心、强化档案馆文化事业机构性质定位的地方档案机构改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积极、高效、深入地挖掘档案资源的价值,讲好档案故事,拉近档案馆与年轻一代“数字原住民”间的距离,或许是机构改革后的档案馆打造更具亲和力的文化事业机构的新契机。2019年8月,科技部、中宣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坚持需求导向。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用先进科技手段,助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服务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4.
走出"档案产业化"的误区--与"档案产业化"论者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档案产业化”的观点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和档案的信息属性、文化属性入手 ,对所谓“档案产业化”的概念作了较深入的分析 ,明确提出了档案不是一种产业 ,不能将档案作为产业来办 ,档案事业不能走产业化之路的主张 ,澄清了作者认为当前在“档案产业化”问题上存在的几种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5.
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对高层次公共文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公共文化研究具有交叉性和复合型特征,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符合公共文化发展现实需求,又符合公共文化研究发展规律。本文以“公共文化学习共同体”为组织形式,建立“书院制”“导师制”和“学分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形式,在公共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并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公共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策略要点进行深入思考。该模式可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学科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相关史料分析前联邦时期加拿大档案工作的源头,梳理加拿大公共档案馆的两个前身——档案分部与文书分部之间的竞争及合作的历史脉络,重点解析前两任馆长——布里姆纳和道蒂的公共档案馆思想及其实践活动,从历史文化视角阐释加拿大公共档案馆体系早期发展的基本路径、制度缺陷及其内在原因。研究发现,加拿大公共档案馆在提升国家文化认同方面承担过多的文化资源保存责任,两任档案馆馆长的文化与学术研究情结浓厚,再加上当时资源及技术条件的限制,促成了早期加拿大公共档案馆重视文化功能、忽视政府文件管理职能的不平衡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民问题及其与之相关的农业、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心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包括农村文化建设等问题。而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档案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创新档案事业发展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推动新农村档案文化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适应大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新形势的需要,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档案局结合本地实际,在开展新农村档案建设和促进农村档案文化事业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其经验有着一定的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招兰 《档案时空》2006,(10):15-17
“档案属于一种文化现象,因为档案既反映了上层建筑观念形态,又反映了经济基础物质成功中凝聚的精神价值”。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尊重和运用信息传播规律,交流和传播档案信息,从而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将档案信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以创造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档案馆"资治"、"存史"和"文化传承"功能辩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档案和档案馆的社会功能可以抽象地概括为“资治”、“存史”和“文化传承”。三者之间存在“资治”为源、“存史”为本、“文化传承”为实的辩证关系。“资治”是档案现象的成因 ,也是“存史”和“文化传承”等功能的源泉。“存史”是社会赋予档案馆的最高使命 ,是档案馆的根本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的提出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档案职业的一次“重新发现” ,是对档案馆社会功能的高度涵盖 ,它具体体现在档案馆的“存史”、“资治”功能之中。狭义的档案文化效用不同与广义的“文化传承”功能 ,它只是众多档案利用形态之一。在强调档案文化效用的同时 ,决不可本末倒置 ,忽视甚或忘却档案职业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与连接一切”的特点,引领着档案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在参与其他部门、行业和领域的协同合作中转变服务方式和创新发展理念。以组织机构为视角,面向管理流程改造,是内部档案部门参与其他职能部门协同合作的第一次服务转型。以公民社会为视角,面向公共服务集成,是公共档案部门参与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协同合作的第二次服务转型。以文化自信为视角,面向文化强国战略,是国家档案事业参与其他文化管理部门协同合作的第三次服务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