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划时代的大事,那么,社会主义制度是何时在中国建立的?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呢?中学历史教科书作了明确的回答。人教社2000年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104页写道: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样, 国家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人教社200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第四册第118页指出:  相似文献   

2.
课本第84页:“孙刘联军胜,形成三国鼎立局面。”表述不准确。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胜,只是为日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基础,220~222年魏蜀吴三国先后建立,才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课本第77页有明确表述。另据《小学历史教师手册》第61页“赤壁之战”条:“……基本形成了日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说失诸简单$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21页:“《凡尔赛和约》连同这些条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第25页:“华盛顿会议……签订的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从这两段表述中不难看出,编者将“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体系”表述成一系列条约构成的整体,而不是国际关系体系或格局。这种表述与课本第66页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系”)明显不一致。这给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带来困难。《世界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版,…  相似文献   

4.
课本第72页“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6页“东欧的变革”、第115页“东欧剧变”,其内容都涉及“东欧”这一概念。《教学参考书》第157页“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一目关于“东欧”的定义是这样的:“战后初期,中欧和东南欧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现在一般习惯称它们为东欧各国。”据此课本第72页指出:“在战争后期和战后初期,东欧建立的人民民主国家有: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第96页“东欧的变革”指出南、波、匈、捷等国家的变革情况,实际上也…  相似文献   

5.
课本第 8 4页 :“用史实分析武昌起义取得胜利的原因。”《教学参考书》第 164页的答案提示提出了三点 ,却漏掉“最主要”的一点 ,而1996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第 12题 ,恰恰考这点 ,就是 :“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少“最主要”的一点$福建省永春侨中@潘贤铺  相似文献   

6.
1.一组用题初中《代数》课本第二册11.3二次根式的除法之后,在“想一想”(第184页)中有如下一组题: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判断完成之后,你有什么体会于2.冲出“牢笼”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35页:“荷兰人在北美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即后来的纽约。”《教学参考书》第92页:“英国得到它已占领的新阿姆斯特丹,后来,英国以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之弟约克公爵的名字命名为新约克,即纽约。”新阿姆斯特丹是曼哈顿岛的一个贸易据点,新尼德兰殖民地是在哈得孙河流域,为避免发生疑问,将课本中的“纽约”改为“纽约殖民地”是否更妥当?可否给“纽约”加上“殖民地”?$山东省青州市第六中学@张彦  相似文献   

8.
课本第15页评论新经济政策:“列宁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这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第16页:1927年后不久“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既然正确,何以取消?原因何在?“新经济政策”缘何被取消?$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相似文献   

9.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其特点之一是许多试题源于课本,高考命题要考查的数学思想、解题方法都分布在课本中,这意味着我们要重视例习题的教学.过去我们对例习题的教学,往往采用一讲“一题多解”,二讲“一题多变”,三讲“一题多用”,用这三讲来体现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能力.现在,笔者在总结原“三讲”的基础上,想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结合《解析几何》课本中第102页的复习题,谈谈例习题的新“三讲”. 题:(解析几何第102页)过抛物线焦点的一条直线与它交于两点P、Q,通过点P和抛物  相似文献   

10.
课本第89页:“为以后隋唐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应改“隋唐”为“隋朝”。课本第99页:“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不是“隋唐”统一中国。“隋唐”与“隋朝”$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11.
课本第35页:“1933年初,美国……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至1700万人。”实际上这一数字应是失业及半失业人口的总和。课本第36页:“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仍然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实际上胡佛政府已采取了许多反危机政策。课本第36页“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的提法不严谨,应用全称“富兰克林·罗斯福”。并非“完全”$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相似文献   

12.
“相继”?     
课本第130页:“德国社会民主党、法国工人党、美国社会主义工党等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相继建立。”“相继”者,次序先后、依次的意思。事实上几个政党成立时间则是:德国社会民主党成立于1890年,其前身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于1869年;法国工人党成立于1879年;美国社会主义工党成立于1877年。如此,怎能“相继”?“相继”?$江苏省铜山郑集中学@彭松建  相似文献   

13.
“古”印度     
课本第95页:“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表述与课本第69页“佛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宗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表述有出入。“印度”和“古印度”不是同一概念。古印度是历史地理名词,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佛教诞生于“古印度”(今尼泊尔)而不是“印度”。张骞通西域前,西域某些国家已经信奉佛教。可见,佛教传入西域是在西汉前期;传入内地是在西汉末年。课本第69页的表述更为严谨。“古”印度$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14.
课本第74页写道: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从此……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并没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而是历经了几年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直到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社会才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思想不仅为史学界所公认,且在高级中学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中有明确的表述。如此前后思想观点不一致,让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对学生作出自圆其说的解释,学生会莫衷一是。因此,我建议将“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  相似文献   

15.
课本第 64页 :“战国初期杰出的建筑师鲁班 ,被后代奉为建筑工匠的祖师。”紧接着 ,课本第 65页 ,又说鲁班是“春秋末年鲁国人”。鲁班生卒年不详 ,活动于战国初期 ,有人推论他出生于春秋末年。课本两处说法应一致。“战国初期”?“春秋末年”?$陕西省长安县第十中学@姚林庆  相似文献   

16.
课本第 5页 :“以公元元年做为开始纪年的标志 ,在这以前发生的事 ,由元年开始向前推算 ,……。”“公元元年”当然不能做为“开始”纪年的一种“标志”。以年代尺来说 ,公元前和公元的年代的“开始”即分界线是用一条竖线来标示的。公元元年是公元后的第一年 ,从竖线右边向右开始累积计算 ;公元前的年代 ,则应从竖线左边向左开始向左累计计算。如果“以公元元年做好“开始”纪年的“标志” ,就越过了竖线即分界线 ,把公元元年计算两次了 ,会产生一年的误差。所以 ,课文表述、年代尺标示法、第6页第三道练习题都应研究 ,统一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7.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所选的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一尊还酹江月”句,其中的“尊”字,课本注解为“通‘樽’”。其他参考书,也有这样注的。如山东师专教学法校际教研组1982年6月编的《语文教材研究》第384页注解(13),刘允声、彭格人合编的《全日制十年制语文课本古诗文译注》(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1年2月出版)第276页注解⑨第。也有直接把“尊”与“樽”归到“通假字”中的。如上述《古诗文译注》(见该书第342页“通假字”第66条),再如《中学古汉题基础练习》(见该书第66页“同音假借”的练习语。吴祖兴等编,北京出版社1980年9月出版,1981年7月再版。)  相似文献   

18.
少“国”字     
课本第81页有“以色列建立”,而我们知道,“建立”的是以色列“国”。少“国”字$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相似文献   

19.
问题1.初级中学课本《代数》第一册第123页上,对于方程同解原理1,有如下叙述:方程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原理所述“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是否会给学生以这样的感觉:“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与“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是同一种情况,即数与整式是两回事?问题2.职业高级中学课本《数学》(理工类)上册第274页习题十七第七题如下:  相似文献   

20.
课本第 117页 :“元朝的……建康、杭州、成都的丝织业很发达。”此处的“建康”应为“应天即江苏南京”。课本第 15 1页《元末红巾军起义和朱元璋势力的发展》图右侧 :“应天 :今江苏南京。”课本第 15 2页 :“13 68年初 ,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课本这两处都对 ,并没有出现“建康”字样。人教社 1990年版《中国历史》第二册第 3 6页 :“13 5 6年 ,朱元璋攻占集庆(注 :集庆 :今江苏南京 ) ,改名为应天府。”《辞海》1979年缩印本第 499页 :建康 :①晋建兴元年 (公元 3 13年 )因避愍帝司马邺讳 ,改建邺为建康。即今南京市。……隋灭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